鸴鸠

xué jiū [ xue jiu]
繁体 鷽鳩

词语释义

鸟名。即斑鸠。也称鸣鸠。多用以比喻小人。

词语解释

  1. 鸟名。即斑鸠。也称鸣鸠。多用以比喻小人。

    《文选·江淹<杂体诗·郊阮籍“咏怀”>》“鸒斯蒿下飞” 李善 注引《庄子》:“蜩与鸒鳩笑之。”按,今本《庄子·逍遥游》作“学鳩”。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 庄周 著书,以寓言为主……至如鼃鳖竞长,蚿蛇相怜,鸒鳩笑而后言,鮒鱼忿以作色。”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阮龙光》:“不意鸒鳩伎俩,决飞祇枪榆枋,白髮青衫,竟作道旁苦李。”

引证解释

鸟名。即斑鸠。也称鸣鸠。多用以比喻小人。

《文选·江淹<杂体诗·郊阮籍“咏怀”>》“鸒斯蒿下飞” 李善注引《庄子》:“蜩与鸒鳩笑之。”按,今本《庄子·逍遥游》作“学鳩”。 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下》:“ 庄周著书,以寓言为主……至如鼃鳖竞长,蚿蛇相怜,鸒鳩笑而后言,鮒鱼忿以作色。”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阮龙光》:“不意鸒鳩伎俩,决飞祇枪榆枋,白髮青衫,竟作道旁苦李。”

鸴鸠的网络释义

鸴鸠

  • 也称鸣鸠。多用以比喻小人。
  • 汉字详情

    xué [xue]
    部首: 514
    笔画: 10
    五笔: IPQG
    仓颉: FBPYM
    四角: 90127

    详细解释

    名词

    鸴,翰鸴山鹊,知来事鸟也。从鸟,学省声。

    学,干鹄,知来而不知往。——《淮南子·泛泡》。注:“人将有来事忧喜之征,则鸣,此知来也;知岁多风,卑巢于树枝,人皆探知卵,故曰不知往也。亦名干鹊。”

    鸴鹏虽异,风月是同。——南朝梁· 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

    英文翻译

    oriental bullfinch, weaver bird; Pyrrhula species (var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hok6

    宋本广韵

    jiū [jiu]
    部首: 514
    笔画: 7
    五笔: VQY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KNPYM
    四角: 470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鸟,九声。本义:鸟名)

    (2) 鸠鸽科的鸟的泛称

    鸠,鹘鸠也。——《说文》

    维鸠居之。——《诗·召南·鹊巢》

    维鸠盈之。

    维鸠方之。

    (3) 有“雉鸠”(普通单称鸠)、“祝鸠”、“斑鸠”等,古时说有五种鸠:祝鸠、鸤鸠、爽鸠、雎鸠、鹘鸠,祝鸠和鹘鸠是鸠类,鸤鸠是攀禽类的布谷,爽鸠是鹰类,雎鸠是鹗类。如:鸠鸩(喻指专门诬陷好人的人);鸠杖(刻有鸠形的杖);鸠夺鹊巢(鸠性拙,不善筑巢,往往等鹊筑好巢后夺为己有。常喻指强占他人的地方)

    (4) 一种行于沙中的运载工具

    水用舟,陆用车,涂用楯,沙用鸠,山用欙。——《吕氏春秋》

    (5) 姓

    动词

    (1) 聚集,使聚在一起

    鸠,聚也。——《尔雅》

    共工方鸠僝功。——《书·尧典》。传:“聚也。”

    以鸠其民。——《左传·隐公八年》

    鸠宗族僮奴。——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2) 又如:鸠工(招集劳工);鸠民(聚集安定百姓);鸠率(聚合率合);鸠采(搜集);鸠聚(聚集)

    (3) 使安定

    若鸠楚竟,敢不听命?——《左传·定公四年》

    内抚凋残,外鸠离散。——三国魏· 张既《答文帝问苏则》

    (4) 通“究”。度量;计算

    度三林,鸠薮泽。——《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英文翻译

    pigeon; collect, assemble

    方言集汇

    ◎ 粤语:gau1 kau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