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阵

yuān yāng zhèn [ yuan yang zhen]
繁体 鴛鴦陣
注音 ㄩㄢ 一ㄤ ㄓㄣˋ

词语释义

古代阵法名。兵马两翼分列,相互联络拴伴。

词语解释

  1. 古代阵法名。兵马两翼分列,相互联络拴伴。

    明 戚继光 《练兵实纪·练营阵》:“外围兵将马退入队后,仍照鸳鸯阵,二马一列,联络拴伴如式,务要队伍分明,兵俱趋出马前,立成鸳鸯阵势,鸣锣坐定。”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 谭纶 、 戚继光 之鸳鸯阵法,即土兵之法。如一参将领三千人为一营,十人为队,队有长,百人为哨,哨有长,五百一把总,六总一参将。儻一营全退,斩参将;一总全退,斩把总;一队一哨全退,斩哨长、队长。如是则将与长无敢不奋死矣。”

引证解释

⒈ 古代阵法名。兵马两翼分列,相互联络拴伴。

明戚继光《练兵实纪·练营阵》:“外围兵将马退入队后,仍照鸳鸯阵,二马一列,联络拴伴如式,务要队伍分明,兵俱趋出马前,立成鸳鸯阵势,鸣锣坐定。”
清魏源《圣武记》卷十四:“谭纶、戚继光之鸳鸯阵法,即土兵之法。如一参将领三千人为一营,十人为队,队有长,百人为哨,哨有长,五百一把总,六总一参将。儻一营全退,斩参将;一总全退,斩把总;一队一哨全退,斩哨长、队长。如是则将与长无敢不奋死矣。”

鸳鸯阵的网络释义

鸳鸯阵 (中国古代阵法)

  • 鸳鸯阵,中国古代阵法之一。中国明代军队抗击倭寇时采用的一种疏散的战斗队形。戚继光创立。
  • 火器广泛运用于战场后,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显著提高,大而密集的战斗队形难以适应作战需要。明代军事将领戚继光,根据东南沿海地区多丘陵沟壑、河渠纵横、道路窄小和倭寇作战特点等情况,首次应用了此阵。以形似鸳鸯结伴而得名。
  • 汉字详情

    yuān [yuan]
    部首: 514
    笔画: 10
    五笔: QBQ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NUPYM
    四角: 2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鸟,夗( yuàn)声。本义:“鸳鸯”的省称)

    (2) 同本义

    鸳,鸳鸯也。——《说文》

    鹊好外反,鸳好内思。——陆佃《埤雅》

    鸳鸯于飞。——《诗·小雅·鸳鸯》

    鸳鸯,水鸟,凫类也。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思而死,故曰匹鸟。——晋· 崔豹《古今注·鸟兽》

    (3) 又如:鸳鸯瓦脊(互相成对的瓦建成的屋脊);鸳鸯拐(两脚向左或向右踢起);鸳鸯客(同在一桌饮酒、吃饭的两人)

    (4) 比喻同事,同僚

    芸阁编充栋,鸳班礼绝邻。——明· 李东阳《寿琼山邱先生》

    (5) 又如:鸳行鹭序簿(在职官员的名册。鸳行、鹭序指朝官井然有序的行列);鸳班(文武朝官的排列)

    (6) 比喻配偶,夫妻

    鸳会阻,夕雨凄飞。——宋· 柳永《两同心》

    (7) 又如:鸳帏凤枕(喻夫妻床上枕边事);鸳枕(夫妻共眠用的枕头);鸳侣(配偶,夫妻);鸳鸯偶(比喻和睦的夫妇)

    英文翻译

    male mandarin duck (Aix galericulata)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1

    宋本广韵

    yāng [yang]
    部首: 514
    笔画: 10
    五笔: MDQ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LKPYM
    四角: 50127

    详细解释

    (2) ——见“鸳鸯”( yuānyang)

    英文翻译

    female mandarin duck (Aix galericulata)

    方言集汇

    ◎ 粤语:joeng1

    宋本广韵

    zhèn [zhen]
    部首: 212
    笔画: 6
    五笔: BLH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LKQ
    四角: 742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阜( ),从车。土山前摆满了战车。字本作“陈”。“阵”为后起字。本义:两军交战时队伍的战斗队形)

    (2) 同本义

    阵,旅也。——《玉篇》

    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阵。——《史记·淮阴侯传》

    先登陷阵。——《史记·樊哙传》。

    (3) 又如:阵脚(战阵的前沿阵地);阵圆(战阵布置完毕);阵图(作战时所摆列的军阵图形);阵梢(战斗队列的尾端);阵杀(军中诛杀)

    (4) 阵地

    大王尝与吴人战,五战而三胜,阵卒尽矣。——《史记》

    (5) 。又如:阵殁(在战场上死去;阵亡);阵场(战场);阵门(军营之门);阵俘(战场上俘获的敌兵);阵云(战地气氛,战阵烟云。又称“战云”)

    (6) 又指战争或战斗

    鲜于仲通六万卒,征蛮一阵全军没。—— 唐· 白居易《蛮子朝》。

    (7) 又如:阵阵赢(仗仗取胜);叫阵;怯阵;出阵;阵败(战败);阵率(战士)

    (8) 雷阵雨来临前乌云翻滚、雷电交加的现象

    阵急如酣战,点粗成乱沤。——唐· 李咸用《和殷衙推春霖即事》。

    (9) 又如:阵头雨(雷阵雨);阵影(阵云的阴影)

    动词

    (1) 布阵,列阵

    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岳飞传》

    量词

    (1) 表示事物经过的一定时间段落

    每一阵至。——《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2) 又如:一阵雨;一阵风;一阵寒潮;一阵喧哗;一阵尘暴

    英文翻译

    column, row or file of troops

    方言集汇

    ◎ 粤语:zan6

    宋本广韵

    鸳鸯阵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