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鵽

míng duò [ ming duo]
繁体 鳴鵽
注音 ㄇ一ㄥˊ ㄉㄨㄛˋ

词语释义

鵽鸠。今名沙鸡。

词语解释

  1. 鵽鸠。今名沙鸡。

    汉 张衡 《南都赋》:“归雁鸣鵽,黄稻鱻鱼,以为芍药。”《新唐书·五行志一》:“ 调露 元年,鸣鵽羣飞入塞,相继蔽野,至二年正月,还復北飞。”

引证解释

⒈ 鵽鸠。今名沙鸡。

汉张衡《南都赋》:“归雁鸣鵽,黄稻鱻鱼,以为芍药。”
《新唐书·五行志一》:“调露元年,鸣鵽羣飞入塞,相继蔽野,至二年正月,还復北飞。”

鸣鵽的网络释义

鸣鵽

  • 鸣鵽,是汉语词汇,解释为鵽鸠。
  • 汉字详情

    míng [ming]
    部首: 514
    笔画: 8
    五笔: KQY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RPYM
    四角: 67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口,从鸟。本义:鸟叫)

    (2) 同本义

    鸣,鸟声也。——《说文》

    鸟兽之音曰鸣。——《管辂别传》

    鸣鹤在阴。——《易·中孚》

    凤皇鸣矣。——《诗·大雅·卷阿》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诗·鸡鸣》

    狗吠深巷中,鸡呜桑树巅。——陶渊明《归园田居》

    (3) 又如∶鸣管(鸟类的发声装置);鸣凤(凤鸟鸣叫);鸣雁(雁鸣叫)

    (4) 泛指发声

    震为鸣。——《易·说卦传》

    萧萧马鸣。——《诗·小雅·车攻》

    鸣玉者,佩玉也。——《南子·贾经》

    驴一鸣。——唐· 柳宗元《三戒》

    虽大风不能鸣也。——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又如∶鸣石(撞击则会发出声响的石头);鸣玉(古人佩于腰间的玉饰。行走时相互撞击而发声);鸣琴(指琴。又比喻瀑布的声音);鸣鞭(挥鞭发出声响);鸣銮(车上的銮铃鸣响。指天子或贵族出行)

    (6) 震惊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 越甲鸣吾君。—— 唐· 王维《老将行》

    (7) 申告

    重者鸣官究治。——明· 祁彪佳诗

    (8) 言说;称说

    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庄子》

    (9) 闻名,著称

    以其技鸣。——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以技鸣者。

    (10) 又如:以文鸣江东

    (11) 〈形〉 假借为“明”。光明,明亮

    里社鸣而圣人出。——李康《运命论》

    英文翻译

    cry of bird or animal; make sound

    方言集汇

    ◎ 粤语:ming4

    宋本广韵

    duò [duo]
    部首: 1104
    笔画: 19
    五笔: CCCO
    仓颉: EEEEF
    四角: 7742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三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丁括入聲合口一等tuɑttuat

    鸣鵽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