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铃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振铃使发声。
《周礼·春官·巾车》:“大祭祀,鸣铃以应鸡人。” 孙诒让 正义:“恐鸡人所呼未徧闻,故车人復鸣铃和之以警戒众。”
指鹁鸽铃。
宋 范成大 《自晨至午起居饮食皆以墙外人物之声为节戏书四绝》之一:“已被两人惊梦断,谁家风鸽鬭鸣铃?” 周汝昌 注:“《四朝闻见録》:‘东南之俗,以养鵓鸽为乐……寓金铃於尾,飞而颺空,风力振铃,鏗如云间之珮。’ 杭州 至有专卖鵓鸽铃为业者。”
引证解释
⒈ 振铃使发声。
引《周礼·春官·巾车》:“大祭祀,鸣铃以应鸡人。”
孙诒让正义:“恐鸡人所呼未徧闻,故车人復鸣铃和之以警戒众。”
⒉ 指鹁鸽铃。
引宋范成大《自晨至午起居饮食皆以墙外人物之声为节戏书四绝》之一:“已被两人惊梦断,谁家风鸽鬭鸣铃?”
周汝昌注:“《四朝闻见録》:‘东南之俗,以养鵓鸽为乐……寓金铃於尾,飞而颺空,风力振铃,鏗如云间之珮。’ 杭州至有专卖鵓鸽铃为业者。”
鸣铃的网络释义
鸣铃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口,从鸟。本义:鸟叫)
(2) 同本义
鸣,鸟声也。——《说文》
鸟兽之音曰鸣。——《管辂别传》
鸣鹤在阴。——《易·中孚》
凤皇鸣矣。——《诗·大雅·卷阿》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诗·鸡鸣》
狗吠深巷中,鸡呜桑树巅。——陶渊明《归园田居》
(3) 又如∶鸣管(鸟类的发声装置);鸣凤(凤鸟鸣叫);鸣雁(雁鸣叫)
(4) 泛指发声
震为鸣。——《易·说卦传》
萧萧马鸣。——《诗·小雅·车攻》
鸣玉者,佩玉也。——《南子·贾经》
驴一鸣。——唐· 柳宗元《三戒》
虽大风不能鸣也。——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又如∶鸣石(撞击则会发出声响的石头);鸣玉(古人佩于腰间的玉饰。行走时相互撞击而发声);鸣琴(指琴。又比喻瀑布的声音);鸣鞭(挥鞭发出声响);鸣銮(车上的銮铃鸣响。指天子或贵族出行)
(6) 震惊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 越甲鸣吾君。—— 唐· 王维《老将行》
(7) 申告
重者鸣官究治。——明· 祁彪佳诗
(8) 言说;称说
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庄子》
(9) 闻名,著称
以其技鸣。——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以技鸣者。
(10) 又如:以文鸣江东
(11) 〈形〉 假借为“明”。光明,明亮
里社鸣而圣人出。——李康《运命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令声。本义:金属制成的响器。又为打击乐器。形似钟而小)
(2) 同本义
大祭祀,鸣铃以应鸡人。——《周礼·春官·巾车》
(3) 又如:铃杵(一种有柄的铃);铃语(风铃的声音);铃铎(挂在楼阁寺院檐角的铃);铃铛寿星(小儿帽子及手镯上的点缀饰品。寿星钉于帽上,铃铛挂于镯上,因此用于譬喻一切零星的点缀物品)
(4) 铃的鸣响或声音,可作为信号 。如: 上、下课铃
(5) 铃状物 。 如:铃柝(打更用的梆子);棉铃; 杠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