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禽

míng qín [ ming qin]
繁体 鳴禽
注音 ㄇ一ㄥˊ ㄑ一ㄣ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鸣禽 míng qín

1.  先天就有或后来学得有鸣歌能力的鸟。

songbird;

2.  鸟的一类,叫声悦耳,如伯劳、画眉、黄鹂等。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鸣声悦耳的鸟类。 晋 谢混 《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宋 陆游 《鸣禽》诗:“新晴池馆春来早,帘外鸣禽圣得知。” 清 顾炎武 《居庸关》诗:“车穿褊峡鸣禽里,烽点重冈落雁前。”

引证解释

⒈ 鸣声悦耳的鸟类。

晋谢混《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宋陆游《鸣禽》诗:“新晴池馆春来早,帘外鸣禽圣得知。”
清顾炎武《居庸关》诗:“车穿褊峡鸣禽里,烽点重冈落雁前。”

鸣禽的国语词典

泛指善鸣的鸟类。多属雀形目,特征为身小、嘴上全包以角质,发声优美,如燕、雀等。

鸣禽的网络释义

鸣禽

  • 鸣禽为雀形目鸟类,种类繁多,包括83科。鸣禽善于鸣叫,由鸣管控制发音。鸣管结构复杂而发达,大多数种类具有复杂的的鸣肌附于鸣管的两侧。鸣禽是鸟类中最进化的类群。分布广,能够适应多种多样生态环境,因此外部形态变化复杂,相互间的差异十分明显。大多数属小型鸟类;嘴小而强;脚较短而强。鸣禽多数种类营树栖生活,少数种类为地栖。
  • 鸣禽造句

    跟你说的简单点吧,我们族内从鸟类按照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可分为八大类,他们分别是走禽、游禽、涉禽、鸠鸽、鹑鸡、猛禽、攀禽、鸣禽。
    水木清华出自西晋诗人谢混《游西池》“莲池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这是一片具有湿地特点的浅水湖,湖上站立、游弋着成千上万只水禽、涉禽,天上飞着鸣禽、攀禽。
    他的作品用笔用线细腻勾勒,采色淡雅透明,构图疏密有致,飞鸟鸣禽往往用细笔刻画,背景环境则用水墨渲染,两种结合得自然和谐。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我也没有像鸣禽一般地歌唱,我只静静地微笑,笑我自己幸福无涯。
    尽管鸣禽与非鸣禽的发声特性和发声器官解剖学差异较大,但是两者发声运动控制模式相似。
    不过,红狐也会捕食鸣禽,红狐一旦变多,意味更多的鸟类将被牺牲。
    比如,同是燕子,雨燕属攀禽,家燕和金腰燕属鸣禽。
    、体形娇小的柳莺,以及昼夜鸣叫迁徙的蓝歌鸲、红点颏等珍稀鸣禽。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春分时节传短信,祝君快乐好心情!
    应用光镜和电镜放射自显影方法,对成年雄性鸣禽白腰文鸟脑中新生神经元的起源和分布进行了研究。
    成年鸣禽前脑的某些区域具有神经元的再生现象。
    伐木清溪寒剥啄,鸣禽高柳晓缗蛮。
    一旁的树丛中,大山雀、柳莺等鸣禽、攀禽上下翻飞,在树丛中穿梭往返。
    这种行为常常可以在几种雀科鸣禽中看到。
    在鸣禽或者座头鲸之间,雄性相互竞争的手段似乎是模仿对方的叫声。
    对近年在鸣禽发声器官功能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业馀及专业研究者好意地捕捉鸣禽,帮它们秤重及上环志。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南朝宋谢灵运。

    汉字详情

    míng [ming]
    部首: 514
    笔画: 8
    五笔: KQY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RPYM
    四角: 67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口,从鸟。本义:鸟叫)

    (2) 同本义

    鸣,鸟声也。——《说文》

    鸟兽之音曰鸣。——《管辂别传》

    鸣鹤在阴。——《易·中孚》

    凤皇鸣矣。——《诗·大雅·卷阿》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诗·鸡鸣》

    狗吠深巷中,鸡呜桑树巅。——陶渊明《归园田居》

    (3) 又如∶鸣管(鸟类的发声装置);鸣凤(凤鸟鸣叫);鸣雁(雁鸣叫)

    (4) 泛指发声

    震为鸣。——《易·说卦传》

    萧萧马鸣。——《诗·小雅·车攻》

    鸣玉者,佩玉也。——《南子·贾经》

    驴一鸣。——唐· 柳宗元《三戒》

    虽大风不能鸣也。——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又如∶鸣石(撞击则会发出声响的石头);鸣玉(古人佩于腰间的玉饰。行走时相互撞击而发声);鸣琴(指琴。又比喻瀑布的声音);鸣鞭(挥鞭发出声响);鸣銮(车上的銮铃鸣响。指天子或贵族出行)

    (6) 震惊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 越甲鸣吾君。—— 唐· 王维《老将行》

    (7) 申告

    重者鸣官究治。——明· 祁彪佳诗

    (8) 言说;称说

    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庄子》

    (9) 闻名,著称

    以其技鸣。——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以技鸣者。

    (10) 又如:以文鸣江东

    (11) 〈形〉 假借为“明”。光明,明亮

    里社鸣而圣人出。——李康《运命论》

    英文翻译

    cry of bird or animal; make sound

    方言集汇

    ◎ 粤语:ming4

    宋本广韵

    qín [qin]
    部首: 220
    笔画: 12
    五笔: WYBC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YUB
    四角: 8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本义:走兽总名)

    (2) 同本义

    禽,走兽总名。——《说文》

    禽者何?鸟兽之总名——《白虎通》

    命主祠祭禽于四方。——《礼记·月令》。疏:“兽之通名也。”

    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飞俯走,谓之禽兽。——《列子·黄帝》

    六禽。——《周礼·庖人》。注:“宜为羔豚、犊、麝、雉、鴈。凡鸟兽未孕曰禽。”

    终日而不获一禽。——《孟子·滕文公下》

    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三国志·华陀传》

    虎亦诸禽之雄也。——汉· 王充《论衡·遭虎》

    (3) 鸟类的总称

    二足而羽谓之禽。——《尔雅》

    六禽。——《周礼·庖人》。司农注:“鴈、鹑、鷃、雉、鸠、鸽也。”

    田有禽虞。——《易·师》

    执禽者左首。——《礼记·曲礼》。疏:“鸟也。”

    越禽不恋 燕。—— 李白《左风五十九首》

    (4) 又如:鸣禽;禽言(鸟语。指鸟类啼鸣);禽语(鸟语;鸟鸣);禽卵(鸟卵);禽戏(禽鸟嬉戏);家禽

    (5) 鸟兽总称 。如:禽门(鸟兽的境界); 禽畜(禽兽牲畜);禽猎(当作鸟兽一样猎取);禽犊(指鸟兽疼爱幼仔,比喻父母溺爱子女)

    动词

    (1) 捕获鸟兽

    之日狩,允禽。——《甲骨文合集》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战国策·燕策二》

    (2) 又如:禽色(田猎与女色);禽荒(沈迷于田猎)

    (3) 通“擒”。捕捉

    外仆髡屯禽之以献。——《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一时收禽。——《后汉书·张衡传》

    将军禽操。——《资治通鉴》

    (4) 又如:禽囚(被擒获的俘虏);禽夷(擒灭);禽制(捉拿制伏);禽殄(擒获歼灭);禽俘(擒获);禽疾(指需要迅速擒拿的人);禽剪(擒灭);禽虏(擒捉敌人)

    (5) 战胜

    虞、 虢共守之, 晋不能禽也。——《新序》

    英文翻译

    birds, fowl; surname;; cap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kam4
    ◎ 客家话:[宝安腔] kim2 [台湾四县腔] kim2 [梅县腔] kim2 [海陆丰腔] kim2 [客语拼音字汇] kim2 [陆丰腔] kim3 [客英字典] kim2 [沙头角腔] kim2 [东莞腔] ki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巨金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gʰĭĕmgim/g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