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皴
词语释义
像鳞片般的皲皮或裂痕。
词语解释
像鳞片般的皲皮或裂痕。
唐 袁高 《茶山》诗:“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鳞皴。” 宋 范成大 《巫山高》诗:“ 西真 功高佐 禹 跡,斧凿鳞皴倚天壁。”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二:“轩姿古镜黑如漆,锦华鳞皴秋雨湿。”
引证解释
⒈ 像鳞片般的皲皮或裂痕。
引唐袁高《茶山》诗:“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鳞皴。”
宋范成大《巫山高》诗:“西真功高佐禹跡,斧凿鳞皴倚天壁。”
元刘祁《归潜志》卷二:“轩姿古镜黑如漆,锦华鳞皴秋雨湿。”
鳞皴的网络释义
鳞皴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鱼,粦(
)声。本义:鱼甲)(2) 同本义
鳞,鱼甲也。——《说文》
鳞罗布烈。——扬雄《羽猎赋》
鳞浪层层。——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鳞爪飞扬。——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朱鳞大鬣。——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鳞爪(喻残存、零碎或无足轻重之物);鳞沦(水纹相次连接的样子);鳞接(密接如鱼鳞);鳞萃(荟萃如鱼鳞)
(4) 鳞片状物
鳞,甲也。——《广雅》
其动物宜鳞物。——《周礼·大司徒》
(5) 动物学名词。为被覆在动物体表的硬质小形薄片,是一种多样性的构造。如:鳞鼠(野鼠的一种。身有鳞甲,故名)
(6) 植物学名词。如:鳞叶
(7) 鱼的代称
鳞集仰流。——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注:“鳞集,相次也。”
呷浪之鳞。——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锦鳞游泳。——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8) 又如:鳞族(鱼类);鳞羽(泛指鱼类和鸟类);鳞物(指鱼类);鳞鸿杳绝(杳无音信);鳞集仰流(鱼群迎向上游。比喻四方之民慕德来归)
(9) 有鳞动物的总称
鳞虫三百六十而龙为之长。——《孔子家语·执辔》
介鳞夏食冬蛰。——《易·主命》
(10) 又如:鳞介(泛指有鳞片介甲的水生动物);鳞虫(有鳞的动物)
(11)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罗因5 罗安5 ,ling5 lang5(lîng lâng) [揭阳]lêng5 lang5(lêng lâng)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皮肤坼裂
皴,皮细起也。——《字略》
(2) 如:皴劈(粗皱龟裂);孩子的手皴了
(3) 打皱;皱缩
客皴眉而俯,不复抽言。——宋· 盛均《真龙对》
名词
(1) 〈方〉∶皮肤上积存的泥垢 。如:几天没洗澡,满身是皴了
(2) 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淡干墨涂染以表现山石纹理,峰峦折痕及树身表皮的脉络、形态 。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un1 [客英字典] zun1 [台湾四县腔] zun1 [宝安腔] zun1 [客语拼音字汇] cu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逡 | 七倫 | 清 | 諄 | 平聲 | 眞 | 合口三等 | 諄 | 臻 | chyn/cvin | tsʰĭuĕ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