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鰲峰”。
1.指翰林院。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十一:“ 宋景文公 守 益州 ……为承旨,又作诗曰:‘粉署重来忆旧游,蟠桃开尽海山秋。寧知不是神仙骨,上到鼇峯更上头。’” 元 黄溍 《上都分院》诗:“暮投玉堂署,鼇峯屹中央。”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步趋丹陛,入鹤籞而知严;手校紫泥,临鼇峯而滋惕。”
指江海中的岛屿。因如巨鳌背负山峰,故名。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山语·灵洲山》:“ 西 北 二江之来,至 广州 ,先以 灵洲 为砥柱,次以 海珠 ,次以 海印 ,次以 禺珠 ,皆在水中央,所谓鰲峯也。”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鰲峰”。 指翰林院。
引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一:“宋景文公守益州 ……为承旨,又作诗曰:‘粉署重来忆旧游,蟠桃开尽海山秋。寧知不是神仙骨,上到鼇峯更上头。’”
元黄溍《上都分院》诗:“暮投玉堂署,鼇峯屹中央。”
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一:“步趋丹陛,入鹤籞而知严;手校紫泥,临鼇峯而滋惕。”
⒉ 指江海中的岛屿。因如巨鳌背负山峰,故名。
引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山语·灵洲山》:“西北二江之来,至广州,先以灵洲为砥柱,次以海珠,次以海印,次以禺珠,皆在水中央,所谓鰲峯也。”
鳌峰的网络释义
鳌峰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淮南子·览里》
(2) 又如:鳌里夺尊(做杰出人物中的佼佼者)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ngau5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山,峯(
)声。本义:山顶)(2) 同本义
峯,山耑也。——《说文新附》
夹岸高山…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吴均《与朱元思书》
(3) 又如:山峰(山的突出的尖顶);高峰;孤峰;峰岫,峰朵,峰头;峰腹(山峰中部)
(4) 最高点;顶点 。如:洪峰;眉峰;登峰造极;主峰(山脉的最高峰)
(5) 拔地而起的高山 。如:峰脚(山麓);峰岚(山中云雾);峰岭(山岭)
(6) 突起 。如:驼峰;峰牛(封牛)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fung1 [客语拼音字汇] fung1 [客英字典] fung1 [台湾四县腔] fung1 [东莞腔] fung1 [宝安腔] fung1 [海陆丰腔] fung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峯 | 敷容 | 滂 | 鍾 | 平聲 | 冬 | 開口三等 | 鍾 | 通 | phyung/phivng | pʰĭwo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