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鳇

xún huáng [ xun huang]
繁体 鱘鰉
注音 ㄒㄨㄣˊ ㄏㄨㄤˊ

词语释义

亦作'鱏鳇'。 鱼名。一名鳣。

词语解释

  1. 亦作“鱏鰉”。鱼名。一名鳣。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肉铺》:“大鱼鮓、鱘鰉鱼鮓等类。” 明 徐渭 《送娄某丞丹阳》诗:“应怜道路疲迎送,莫买鱘鰉糜俸钱。”《红楼梦》第五三回:“一面忙展开单子看时,只见上面写着:‘大鹿三十隻……鱘鰉鱼二个。’”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鲟鳇》:“鱘鰉,一名鱣,产江河及近海深水中。无鳞,状似鱘鱼,长者至一二丈,背有骨甲,鼻长,口近頷下,有触鬚。脂深黄,与淡黄色之肉层层相间。脊骨及鼻皆软脆,谓之鱘鱼骨,可入饌。”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鱏鳇》:“ 奉天 之鱼,至为肥美,而鱏鰉尤奇。巨口细睛,鼻端有角,大者丈许,重可三百斤,冬日可食,都人目为珍品。”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鱏鰉”。鱼名。一名鳣。

宋吴自牧《梦粱录·肉铺》:“大鱼鮓、鱘鰉鱼鮓等类。”
明徐渭《送娄某丞丹阳》诗:“应怜道路疲迎送,莫买鱘鰉糜俸钱。”
《红楼梦》第五三回:“一面忙展开单子看时,只见上面写着:‘大鹿三十隻……鱘鰉鱼二个。’”
徐珂《清稗类钞·动物·鲟鳇》:“鱘鰉,一名鱣,产江河及近海深水中。无鳞,状似鱘鱼,长者至一二丈,背有骨甲,鼻长,口近頷下,有触鬚。脂深黄,与淡黄色之肉层层相间。脊骨及鼻皆软脆,谓之鱘鱼骨,可入饌。”
徐珂《清稗类钞·动物·鱏鳇》:“奉天之鱼,至为肥美,而鱏鰉尤奇。巨口细睛,鼻端有角,大者丈许,重可三百斤,冬日可食,都人目为珍品。”

鲟鳇的网络释义

鲟鳇

  • 鲟鳇,拼音是xún huáng,亦作"鱏鳇"。鲟鳇鱼学名达氏鳇,系白垩纪时期保存下来的古生物,曾与恐龙在地球上共同生活,有水中活化石之称,是中国淡水鱼类中体重最大的鱼类,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流域。
  • 抚远、同江是达氏鳇的主要产地,但由于水质的变化和过度捕捞等原因,野生鳇鱼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
  • 汉字详情

    xún [xun]
    部首: 810
    笔画: 14
    五笔: QGVF
    五行:
    仓颉: NMSMI
    四角: 27147

    详细解释

    名词

    鲟鱼 。属于鲟属( Acipenser )和其他有关属的各种通常是大型的硬鳞鱼,广泛分布于北温带的淡水或咸水水域中,体形细长,有歪形尾,延长的头部下面有一个可伸缩的无齿的嘴。如:鲟嘴(鲟鱼的嘴)

    英文翻译

    sturgeon

    方言集汇

    ◎ 粤语:cam4

    宋本广韵

    huáng [huang]
    部首: 810
    笔画: 17
    五笔: QGRG
    五行:
    仓颉: NMHAG
    四角: 26114

    详细解释

    名词

    鲟鳇鱼 。属于鲟科的一种鱼,产于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等处,体长约四米。本属其他各种产于欧、亚一些大河流中,形状像鲟鱼,古名“鳣”。体形为长纺锤状,唇突出,背面色在茶褐与黄灰之间,腹面灰黄,有斜方形硬鳞,尾鳍不正,头有软骨,叫鲟骨,生活在近海。如:鳇糟(糟渍的鳇鱼);鳇冰(鳇鱼的软骨)

    英文翻译

    sturgeon

    方言集汇

    ◎ 粤语:wong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