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羹
繁体
鮑羹
注音
ㄅㄠˋ ㄍㄥ
词语释义
1.用腌鱼做的羹汤。
词语解释
用腌鱼做的羹汤。
汉 焦赣 《易林·豫之小畜》:“蝙蝠夜藏,不敢昼行。酒为酸浆,魴臰鲍羹。”
引证解释
⒈ 用腌鱼做的羹汤。
引汉焦赣《易林·豫之小畜》:“蝙蝠夜藏,不敢昼行。酒为酸浆,魴臰鲍羹。”
鲍羹的网络释义
鲍羹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盐腌的鱼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孔子家语·六本》
(2) 又如:鲍舍(存放鲍鱼的房舍);鲍室(存放鲍鱼的房室);鲍肆(鲍鱼之肆。卖盐渍鱼的商店。比喻小人聚居之所)
(3) 鲍鱼,鳆鱼的别名。即石决明 。腹足纲软体动物,海味珍品,贝壳入药
(4) 腹足纲前鳃亚纲鲍科鲍属海产贝类
(5) 古代鞣制皮革的工人 。如:鲍人(主管治皮革之官。又用以称治皮革的工匠)
(6) 姓
英文翻译
abalone; dried fish;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baau6
◎ 潮州话:bau6
◎ 潮州话:bau6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羔,从美。古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所以用“羔”“美”会意,表示肉的味道鲜美。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食物。《说文》:“五味和羹。”按:上古的“羹”,一般是指带汁的肉,而不是汤。“羹”表示汤的意思,是中古以后的事情)
(2) 调和五味的汤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告子上》
(颖考叔)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左传·隐公元年》
(3) 煮熟带汁的蔬菜也叫羹
藜藿之羹。——《韩非子·五蠹》
(4) 又如:菜羹(煮熟的菜,加上米屑,古代贫者所食);羹食(羹汤和饭);羹粥(菜羹和稀饭);羹藜(煮野菜羹。泛指饮食粗劣)
(5) 汤
英文翻译
soup, broth
方言集汇
◎ 粤语:gang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ang1 [东莞腔] gang1 [梅县腔] gang1 [陆丰腔] gang1 [宝安腔] gang1 [客语拼音字汇] gang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ang1 [东莞腔] gang1 [梅县腔] gang1 [陆丰腔] gang1 [宝安腔] gang1 [客语拼音字汇] ga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庚 | 古行 | 見 | 庚二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二等 | 梗 | 庚 | kɐŋ | krang/ke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