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鹰

yú yīng [ yu ying]
繁体 魚鷹
注音 ㄩˊ 一ㄥ

词语释义

鱼鹰 yúyīng

(1) 鹗的总称

sea eagle;fish hawk;osprey

(2) 鸬鹚的总称

cormorant

词语解释

  1. 鹗的通称。

    《本草纲目·禽四·鹗》﹝释名﹞引《禽经》:“王雎,鱼鹰也。尾上白者名曰鷢。” 宋 韩琦 《荣归观莲戏成》诗:“红包密障鱼鹰坐,緑盖低容水马游。”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关雎》:“﹝ 李公弼 ﹞初任 大名府 同县 尉,因检验村落,见所谓鱼鹰者,飞翔水际。” 叶圣陶 《日记三抄·内蒙日记》:“又观同人发枪打鱼鹰。”参见“ 鶚 ”。

  2. 鸬鹚的通称。

    《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又走到一个僻静的所在,一船鱼鹰在河里捉鱼。”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不远的水面上,有几个老乡划着‘鹰簰子’在放‘鱼鹰’,只听见‘呜--噢儿’一声叫,好些个鱼鹰哗的飞起来,在空中乱转,一下都钻进水里逮鱼去了。”参见“ 鸕鷀 ”。

引证解释

⒈ 鹗的通称。参见“鶚”。

《本草纲目·禽四·鹗》﹝释名﹞引《禽经》:“王雎,鱼鹰也。尾上白者名曰鷢。”
宋韩琦《荣归观莲戏成》诗:“红包密障鱼鹰坐,緑盖低容水马游。”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关雎》:“﹝李公弼﹞初任大名府同县尉,因检验村落,见所谓鱼鹰者,飞翔水际。”
叶圣陶《日记三抄·内蒙日记》:“又观同人发枪打鱼鹰。”

⒉ 鸬鹚的通称。参见“鸕鷀”。

《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又走到一个僻静的所在,一船鱼鹰在河里捉鱼。”
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不远的水面上,有几个老乡划着‘鹰簰子’在放‘鱼鹰’,只听见‘呜--噢儿’一声叫,好些个鱼鹰哗的飞起来,在空中乱转,一下都钻进水里逮鱼去了。”

鱼鹰的国语词典

通称能捕鱼的鸟类。

鱼鹰的网络释义

鱼鹰 (鸬鹚的别称)

  • 鱼鹰 (Phalacrocorax carbo)学名鸬鹚,属鸟纲鹈形目鸬鹚科,中国有5种,几乎遍布全国各地。该鸟体羽黑色,并带紫色金属光泽。肩羽和大覆羽暗棕色,羽边黑色,而呈鳞片状,体长最大可达100厘米。嘴强而长,锥状,先端具锐钩,适于啄鱼;下喉有小囊;喉部具大 白点。生殖期中,胁下有大形白斑,头及颈密生白丝状羽。后头部有一不很明显的羽冠。幼鸟的下体黑色,杂以白羽。眼绿色,嘴端褐色,下嘴基部灰白色,而裸区及喉暗红色,脚黑色。脚后位,趾扁,后趾较长,具全蹼。
  • 鱼鹰 (词语释义)

  • 鱼鹰是鹗的总称,也是鸬鹚的总称。
  • 鱼鹰造句

    孩子们自由的在河边跑来跑去,他们看见鸭子、鱼鹰、皮艇和帆船,这些都促使他们迸发出丰富的想象。
    撑船和挑鱼鹰用的蒿杆,看似简单,实则十分讲究,比如对长度,重量,材质的要求,一点也马虎不得。
    再然后就是三仙观一丈红绡绯红衣祖师出手,诛杀鱼鹰门满门,血洗紫龙海,杀绝紫龙海中所有妖修。
    鱼鹰翼极狭长,脚上长蹼,后弓明显,翼面在腕处折屈,善鼓翼欲飞,喜欢在水域低空以短距离滑翔。
    现场,欢乐泼水活动和龙舟表演赛、抢鸭子、抢尿脬、鱼鹰表演、马术表演等水乡民俗活动,让成都市民感受到水的乐趣与激情。
    鱼鹰,学名“鸬鹚”,俗称“鱼老鸹”,被誉为潜水捕鱼高手,聪明的打鱼人驯化它们来捕鱼。
    这时候,一只鱼鹰迅速游过来,一口把它吞下肚去了。
    陈逍边走还忍不住地回头看了像是只弃犬一样巴望着眼睛,可怜兮兮被留在路边的鱼鹰“他是你的追求者?”。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园内目前开放的主要项目有斗马、斗鸡、小猪跳水、小猪跨栏、小猪游泳、鱼鹰抓鱼等,精彩刺激的斗架、妙趣横生的演绎,带给您轻松好心情。
    鱼鹰和蓝鹭一起白头鹰也可以看出。
    他的鱼具既不是鱼杆,鱼钩,也不是鱼网,更不是那一只只黑黝黝地蹲视在船头的鱼鹰。
    这一群油黑发亮的鱼鹰,脖子上长着白色的细丝一般的羽毛,细长的嘴巴尖上有一个小钩。鸬鹚捕鱼时,像一只鱼雷,在水中拼命地追捕着鱼儿,鱼吓得丢魂失魄,胡乱地逃窜。
    那鱼拼命的挣扎,想要逃脱鱼鹰的利嘴。
    “鱼鹰”掠地飞行“鱼鹰”掠地飞行。
    天霸又叫鱼鹰子相见,各通姓名,序了年庚,互相问好。
    鱼鹰猛扑到池塘抓鱼作午餐的时候惊起了一只鸭子。
    秃鹰和鱼鹰在砾石河岸边的棉白杨林中栖息下来。
    通过对以光滑鱼为猎食的鱼鹰进行研究发现,它不象其它的食肉鸟类,它有四只同样长而非常有力的爪,并且最外边的一只是可以钩回和前后旋转。
    第三张照片由彼得·凯恩斯所拍摄,称其为“工作的鱼鹰”,它曾为一时的轰动,因为它捕获了一只鱼。

    汉字详情

    [yu]
    部首: 810
    笔画: 8
    五笔: QG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WM
    四角: 271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鱼形。本义:一种水生脊椎动物)

    (2) 完全水生并在水中呼吸的有头冷血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板鳃类和具有软骨或硬骨骨骼的高等有鳃水生脊椎动物

    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说文》

    豚鱼吉。——《易·中孚》

    鱼木精。——《论衡·指瑞》

    鱼十有五。——《仪礼·特牲礼》

    鱼网之设。——《诗·邶风·新台》

    鲜鱼曰脡祭。——《礼记·曲礼》

    鱼上冰,獭祭鱼。——《吕氏春秋》

    白鱼跃入王舟中。——《史记·周本记》

    (3) 又如:鱼鲩冠儿(女道士戴的鱼脑骨似的尖形帽子);鱼鳞册(“鱼鳞图册”的简称。官府为征派赋役而编造的土地薄册);鱼烂(像鱼鳞那样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鱼轩(用鱼皮装饰的一种车辆,为贵妇乘用);鱼脍(切得很细的鱼肉。特指生食的鱼片);鱼市(批售鱼类的市场);鱼质龙文(外貌似龙,而实质为鱼。比喻虚有其表);鱼米(鱼类和米粮);鱼秧(比鱼苗稍大的小鱼);鱼鱼雅雅(形容威仪整肃的样子。因为鱼贯行,鸦飞成阵)

    (4) 某些像鱼的水生动物

    鱼甲烟聚,貝胄星罗。——《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5) 又如:鱼甲(鲨鱼皮铠甲);鱼须(鲨鱼的须);鲸鱼;鳄鱼;甲鱼;鲵鱼

    (6) 两眼白色的马

    (7) 中医穴位名。指手拇指(或足姆趾)后方的掌(或跖)骨处有明显肌肉隆起,状如鱼腹的部位

    大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腧。——《灵枢经》

    (8) 唐代作为符信用的铜鱼符 。如:鱼契(鱼形的符信);鱼符(意同鱼契)

    (9) 古代木制成鱼形的信函 。如:鱼素(书信);鱼书(书信);鱼沉雁杳(比喻音信断绝);鱼肠尺素(指书信);鱼鸿(代指送信人);鱼幅(书信);鱼封(书信)

    (10) 姓

    动词

    (1) “渔”的古字。打鱼,捕鱼

    以佃以鱼。——《易·系辞下》

    公将如棠观鱼者。——《左传·隐公五年》

    抛掉一官如粪壤,好随鱼舸此中间。——宋· 孔武仲《自实丰仓归》

    (2) 又如:鱼罟(鱼网);鱼户(捕渔之家);鱼船(钓鱼或捕鱼的船只);鱼钓(钓鱼);鱼榔(捕鱼时用来惊鱼入网的木棒);鱼舸(渔船。又作“鱼舲”);鱼罩(捕鱼竹罩)

    英文翻译

    fish;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95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宋本广韵

    yīng [ying]
    部首: 514
    笔画: 18
    五笔: YWW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OGM
    四角: 0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鸟。本义:鹰属的各种鸟) 同本义 许多白天活动的隼形目(Falconiformes)隼亚目(Falcones)猛禽,是鹰科(Accipitridae)部分种类鸟的通称,一般指鹰属各种鸟

    鹰翅疾如风,鹰爪利如锥。——唐· 白居易《放鹰》

    (2) 又如:鹰鸷(猛禽);鹰人(驯鹰的人);鹰师(训练老鹰的人);鹰架(用竹木制成、用来提取重物的支架;亦指老鹰栖立的架子);鹰拿燕雀(比喻容易攫取捕捉);鹰觑鹘望(形容眼光如鹰鹘般锐利)

    (3) 比喻爪牙 。如:鹰儿爪(爪牙;帮凶);鹰犬(比喻为虎作伥供人指使行恶的爪牙)

    (4) 形容勇猛,激进 。如:鹰胜(喻指勇士);鹰派(国际名词。好战派)

    (5) 形容凶狠,贪戾 。如:鹰视狼顾(形容窥视而欲有所攫取);鹰扬(喻大逞淫威);鹰视(飞鹰欲攫取食物时,露出凶狠的目光。比喻贪戾之人,瞻视如鹰);鹰视狼步(视物如鹰,行步如狼。形容外貌凶狠);鹰瞵鹗视(视物如鹰鹗。形容威猛凶悍,伺机猎取的样子)

    (6) 威武,雄健 。如:鹰武(威武。比喻大展雄才);鹰扬(威武,逞威,如鹰之飞扬)

    英文翻译

    falcon; Accipiter species (var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ji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