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杆

yú gǎn [ yu gan]
繁体 魚杆
注音 ㄩˊ ㄍㄢˇ

词语释义

钓竿。

词语解释

  1. 见“ 鱼竿 ”。

引证解释

⒈ 见“鱼竿”。

鱼杆造句

他来到一个河边,将鱼杆放上饵,往地上一插,自己却拿了书挡住脸,躺在了草地上睡了起来,不久便传来了呼噜声。
爷孙三代一起出去钓鱼,孙子看见爷爷拿着鱼杆发愣就对爸爸说:你看你爸在那愣神呢,傻乎乎的!爸爸特别生气说:你扯蛋,你爸才傻乎乎呢!
一个风和日丽的中午,一位中年人,左手提着钓鱼杆,右手提着一个鱼篮,嘴里不停地念着什么,一摇一摇地向鲤鱼岩头走去。
水平如镜的湖面没什么特别之处,为了不引起森林公安的注意,我们化装成游客在湖边垂钓,又安排两个伙计在附近放哨,几十根鱼杆排成一排。
杨珞等肖去病走远,悄悄上了画舫,为防肖去病回来撞破,蹑手蹑足地绕到画舫后面,却见一名妇人站在船尾,手中握了根鱼杆,对着湖面,一动不动。
小朋友们把老师说出来的单词或短语用钓鱼杆把相应的图片钓起来。
星期天我们去河边钓鱼,河里的鱼抢着吃虾苗,我趁机把鱼杆一拉,一箭双雕钓上了两条鱼。
由于拉簧的弹性和鱼杆本身弹性的缓冲作用,钩住的鱼不易逃脱。
竹竿就是鱼杆,大头针就是鱼钩,缝纫机线就是钓鱼线,芒草扫帚抽一根出来切出一截就是鱼漂,而牙膏壳就烧制成铅锤。
她在钓鱼杆后边的墙角,胡乱寻出一双夏天干透了的雪鞋。
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容易操作,适合各种鱼杆上使用,最适合底钓、浮钓。
再钓鱼般用鱼杆钓上去大便和小便。
他的鱼具既不是鱼杆,鱼钩,也不是鱼网,更不是那一只只黑黝黝地蹲视在船头的鱼鹰。
过了好一会儿,我把鱼钩提出了水面好几次,但提出水面时却总是空空如也。而一旁的爸爸却钓了好几条大鱼了。这时,我终于彻底失去了信心,我心烦意乱地把鱼钩甩入水中,胡乱搅动,然后又猛地拉出鱼杆。
正是钓鱼好时节,谁都别拦我,给我根鱼杆,让他们自行咬钩!
当他的鱼杆弯下去的时候,他知道线的那一端一定钓到了一条大鱼。他灵巧地在码头边沿和那条大鱼周旋。父亲用充满赞赏的眼神看着他。

汉字详情

[yu]
部首: 810
笔画: 8
五笔: QG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WM
四角: 271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鱼形。本义:一种水生脊椎动物)

(2) 完全水生并在水中呼吸的有头冷血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板鳃类和具有软骨或硬骨骨骼的高等有鳃水生脊椎动物

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说文》

豚鱼吉。——《易·中孚》

鱼木精。——《论衡·指瑞》

鱼十有五。——《仪礼·特牲礼》

鱼网之设。——《诗·邶风·新台》

鲜鱼曰脡祭。——《礼记·曲礼》

鱼上冰,獭祭鱼。——《吕氏春秋》

白鱼跃入王舟中。——《史记·周本记》

(3) 又如:鱼鲩冠儿(女道士戴的鱼脑骨似的尖形帽子);鱼鳞册(“鱼鳞图册”的简称。官府为征派赋役而编造的土地薄册);鱼烂(像鱼鳞那样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鱼轩(用鱼皮装饰的一种车辆,为贵妇乘用);鱼脍(切得很细的鱼肉。特指生食的鱼片);鱼市(批售鱼类的市场);鱼质龙文(外貌似龙,而实质为鱼。比喻虚有其表);鱼米(鱼类和米粮);鱼秧(比鱼苗稍大的小鱼);鱼鱼雅雅(形容威仪整肃的样子。因为鱼贯行,鸦飞成阵)

(4) 某些像鱼的水生动物

鱼甲烟聚,貝胄星罗。——《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5) 又如:鱼甲(鲨鱼皮铠甲);鱼须(鲨鱼的须);鲸鱼;鳄鱼;甲鱼;鲵鱼

(6) 两眼白色的马

(7) 中医穴位名。指手拇指(或足姆趾)后方的掌(或跖)骨处有明显肌肉隆起,状如鱼腹的部位

大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腧。——《灵枢经》

(8) 唐代作为符信用的铜鱼符 。如:鱼契(鱼形的符信);鱼符(意同鱼契)

(9) 古代木制成鱼形的信函 。如:鱼素(书信);鱼书(书信);鱼沉雁杳(比喻音信断绝);鱼肠尺素(指书信);鱼鸿(代指送信人);鱼幅(书信);鱼封(书信)

(10) 姓

动词

(1) “渔”的古字。打鱼,捕鱼

以佃以鱼。——《易·系辞下》

公将如棠观鱼者。——《左传·隐公五年》

抛掉一官如粪壤,好随鱼舸此中间。——宋· 孔武仲《自实丰仓归》

(2) 又如:鱼罟(鱼网);鱼户(捕渔之家);鱼船(钓鱼或捕鱼的船只);鱼钓(钓鱼);鱼榔(捕鱼时用来惊鱼入网的木棒);鱼舸(渔船。又作“鱼舲”);鱼罩(捕鱼竹罩)

英文翻译

fish;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95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宋本广韵

gān,gǎn [gan]
部首: 420
笔画: 7
五笔: S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DMJ
四角: 41940

详细解释

gān

名词

(1) (形声。从木,干声( gàn)。本义:木名。即“檀木”。一说为柘树) 杆子 。细长的木头或类似的东西。如:旗杆;电线杆;桅杆

(2) 另见 gǎn

gǎn

名词

(1) 杆子,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部分 。如:笔杆;秤杆;杆棒(棍棒);杆儿上(民间秘密组织的代称)

(2) 作杠杆、把手或支承用的狭长的、通常有相当硬度的木条 。如:保险杆

(3) 兵器,盾牌

杆,古作干,俗加木。——《正字通》

量词

(1) ——用于有杆的器物。如:一杆枪;一杆秤

(2) 另见 gān

英文翻译

pole; shaft of spear

方言集汇

◎ 粤语:gon1
◎ 客家话:[宝安腔] gon1 [梅县腔] gon1 [沙头角腔] gon1 [客英字典] gon1 [台湾四县腔] gon1 [东莞腔] gon1 [陆丰腔] gon1 [客语拼音字汇] gon1 [海陆丰腔] gon1
◎ 潮州话:guan1(kuaⁿ) gang1(ka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八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案去聲開口一等kanh/kannk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