魑祟

chī suì [ chi sui]
注音 ㄔ ㄙㄨㄟˋ

词语释义

鬼怪。

词语解释

  1. 鬼怪。

    明 徐渭 《修拄杖首修发网次前韵》:“櫛束起鬔鬆,嘲呼免魑祟。”

引证解释

⒈ 鬼怪。

明徐渭《修拄杖首修发网次前韵》:“櫛束起鬔鬆,嘲呼免魑祟。”

魑祟的网络释义

魑祟

  • 魑祟,读音是chī suì,是一汉语词汇,解释是即鬼怪。
  • 汉字详情

    chī [chi]
    部首: 903
    笔画: 19
    五笔: RQCC
    五行:
    仓颉: HIYUB
    四角: 205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鬼,离声。本义:精怪名)

    (2) 传说中的山神

    始经魑魅之涂,卒践无人之境。——孙绰《游天台山赋》

    (3) 又如:魑魅(古代传说中山神和精怪,能作祟祸人。泛指坏人);魑魅魍魉(本为山怪水神,引申为各式各样的坏人)

    (4) 泛指鬼怪 。如:魑祟(鬼怪)

    英文翻译

    a mountain demon resembling a tiger

    方言集汇

    ◎ 粤语:ci1 le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2 [客英字典] li2 mi2 [台湾四县腔] li2 [宝安腔] ci1 li2 [客语拼音字汇] ci1
    ◎ 潮州话:l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丑知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ţʰĭethrie/thye
    suì [sui]
    部首: 519
    笔画: 10
    五笔: BMFI
    五行:
    仓颉: UUMMF
    四角: 229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示,从出。示,与鬼神有关。表示鬼魅出来作怪。本义:鬼神制造的灾祸) 同本义

    寡人不祥,被于宗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战国策·齐策》

    (2) 又如:祸祟(灾祸);祟书(迷信者认为,人害病是鬼神作祟,而且鬼神何日何时作祟,可在书上查出,此书称为“祟书”);祟恶(指鬼神所作祸害)

    形容词

    指行动诡密,不正当 。如:鬼鬼祟祟;暗中作作祟

    英文翻译

    evil spirit; evil influence

    方言集汇

    ◎ 粤语:seoi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ui5 [客英字典] sui5 [海陆丰腔] sui6 [宝安腔] sui5 [客语拼音字汇] sui4 [梅县腔] su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雖遂脂A合去聲合口三等脂Aswisyih/svih

    魑祟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