鬿雀

qí què [ qi que]
注音 ㄑ一ˊ ㄑㄩㄝˋ

词语释义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鸟,能食人。

词语解释

  1.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鸟,能食人。

    《山海经·东山经》:“﹝ 北号之山 ﹞有鸟焉,其状如鸡而白首,鼠足而虎爪,其名曰鬿雀,亦食人。” 唐 柳宗元 《天对》:“鬿雀峙 北号 惟人是食。” 清 李元 《蠕范·物食》:“鸟食人者,罗罗鬿雀。”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鸟,能食人。

《山海经·东山经》:“﹝北号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而白首,鼠足而虎爪,其名曰鬿雀,亦食人。”
唐柳宗元《天对》:“鬿雀峙北号惟人是食。”
清李元《蠕范·物食》:“鸟食人者,罗罗鬿雀。”

鬿雀的网络释义

鬿雀

  • 鬿雀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qí què,意思是传说中一种吃人的怪鸟。
  • 汉字详情

    [qi]
    部首: 903
    笔画: 13
    五笔: RQCR
    仓颉: HIHML
    四角: 22512

    宋本广韵

    què,qiāo,qiǎo [que,qiao]
    部首: 338
    笔画: 11
    五笔: IWYF
    吉凶:
    仓颉: FOG
    四角: 90215

    详细解释

    qiǎo

    (1) 义同“雀( què)”。方言。用于“家雀儿”( jiāqiǎor)、“雀盲眼”( qiǎomángyǎn

    què

    1. 鸟类的一科,吃粮食粒和昆虫。特指“麻雀”,泛指小鸟:雀跃(高兴得像雀儿那样跳跃)。雀盲(即“夜盲症”)。雀斑。雀噪(名声宣扬,含贬义)。

    qiāo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sparrow

    方言集汇

    ◎ 粤语:zoek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iok7 [宝安腔] ziok7 [海陆丰腔] ziok7 [客英字典] ziok7 [陆丰腔] ziok7 [台湾四县腔] ziok7 [东莞腔] ziok7 [梅县腔] ziok7 [客语拼音字汇] jio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八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即略藥開入聲開口三等ciak/ziaktsĭ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