鬻爵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出卖爵位。
宋 戴埴 《鼠璞》卷上:“余谓今之弊非鬻爵也,鬻官也。鬻爵所鬻者虚,利归於上,鬻官所鬻者实,利归於下。”
指出卖官职。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卖爵》:“朝廷卖官,曰鬻爵。”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一般的官府均以贪赃枉法为能,在上的鬻爵收贿,在下的刮骨抽筋。‘官官相卫’,让你受苦的民间硬是呼天无路,吁地无门。”
引证解释
⒈ 出卖爵位。
引宋戴埴《鼠璞》卷上:“余谓今之弊非鬻爵也,鬻官也。鬻爵所鬻者虚,利归於上,鬻官所鬻者实,利归於下。”
⒉ 指出卖官职。
引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卖爵》:“朝廷卖官,曰鬻爵。”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一般的官府均以贪赃枉法为能,在上的鬻爵收贿,在下的刮骨抽筋。‘官官相卫’,让你受苦的民间硬是呼天无路,吁地无门。”
鬻爵的网络释义
鬻爵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
)本义:粥。引申为“卖”)(2) 卖,出售
鲋也鬻狱。——《左传·昭公十四年》
市贱鬻贵。——《国语·齐语》
人争鬻之。——明· 刘基《卖柑者言》
明告鬻梅者。——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3) 又如:鬻卜(卖卦);鬻文(为人撰写文章而接受酬劳。即“卖文”);鬻技(出卖技艺以谋生);鬻歌(卖歌,以歌唱谋生);鬻爵(出卖官爵)
(4) 使用 。如:鬻狱(利用讼案而收受贿赂);鬻举(使用钱财贿赂而登科第)
(5) 盗取 。如:鬻事(盗取事名);鬻权(弄权)
形容词
幼小 。如:鬻子(稚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k7 [客英字典] chuk7 [台湾四县腔] zuk7 [宝安腔] zuk7 | juk7 [梅县腔] juk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育 | 余六 | 以 | 屋三 | 入聲 | 屋 | 開口三等 | 通 | 東 | jĭuk | juk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古代饮酒器。本义:古代酒器。青铜制)
(2) 盛酒的礼器,形似雀,青铜制,有流、两柱、三足,用以温酒或盛酒,盛行于殷代和西周初期
爵,礼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说文》
实二爵。——《仪礼·特牲礼》
殷以斝, 周以爵。——《仪礼·明堂位》
洗爵奠斝。——《诗·大雅·行苇》
虢公请器,王与之爵。——《左传·庄公二十一年》
(3) 爵位,爵号,官位
王者之制禄爵。——《礼记·王制》
受爵不让。——《诗·小雅·角弓》
请卖爵子。——引汉· 贾谊《论积贮疏》
爵通侯。——《汉书·李广苏建传》
高爵显位。——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4) 又如:爵人(有爵位吃俸禄的人);爵敕(分封爵位的敕书);爵谥(爵位和谥号);爵号(爵位的名号);爵等(爵位的等级)
(5) 通“雀”。一种鸟,赤黑色
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易·中孚》
(6) 又如:爵跃(如雀之跳跃。表示欣喜之极);爵踊(足不离地而跳);爵钗(雀形的发钗);爵韦(赤黑色的韦);爵室(古代船上的远望室)
动词
授予官爵 。如:爵命(封爵受职)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ok7 [宝安腔] ziok7 [海陆丰腔] ziok7 [梅县腔] ziok7 [陆丰腔] ziok7 [东莞腔] ziok7 [客语拼音字汇] jiog5 [客英字典] ziok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爵 | 即略 | 精 | 藥開 | 入聲 | 藥 | 開口三等 | 宕 | 陽 | tsĭak | ciak/zia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