鬯碍
繁体
鬯礙
注音
ㄔㄤˋ ㄞˋ
词语释义
畅通和阻碍。鬯,通"畅"。
词语解释
畅通和阻碍。鬯,通“ 畅 ”。
清 魏源 《畿辅河渠议》:“不知以水势测之,而地势之高下见矣,而水之鬯碍亦见矣。”
引证解释
⒈ 畅通和阻碍。鬯,通“畅”。
引清魏源《畿辅河渠议》:“不知以水势测之,而地势之高下见矣,而水之鬯碍亦见矣。”
鬯碍的网络释义
鬯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器皿中盛酒形,中有小点,表示酒糟。本义:古代祭祀、宴饮用的香酒,用郁金草合黑黍酿成)
(2) 同本义
共介鬯。——《周礼·鬯人》
凡挚子鬯。——《礼记·曲礼》
(3) 也代指宗庙祭祀
荐鬯之夕。——《汉书·宣帝纪》
(4) 又如:鬯圭(古代礼器,玉制,酌鬯酒);鬯酒(用于祭祀的香酒)
(5) 通“韔”。弓袋
抑鬯弓忌。——《诗·郑风·大叔于田》
形容词
(1) 通“畅”。旺盛
草木鬯茂。——《汉书·郊祀志》
(2) 又如:鬯逐(生物生长舒肆旺盛)
英文翻译
sacrificial wine; unhindered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ong3 zong3 [台湾四县腔] cong3 zong3 [宝安腔] cong3 [客英字典] chong3 [梅县腔] chong3
◎ 潮州话:胎央3(暢),tiang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ong3 zong3 [台湾四县腔] cong3 zong3 [宝安腔] cong3 [客英字典] chong3 [梅县腔] chong3
◎ 潮州话:胎央3(暢),tia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一漾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悵 | 丑亮 | 徹 | 陽開 | 去聲 | 漾 | 開口三等 | 宕 | 陽 | ţʰĭaŋ | thriangh/thianq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石,疑声。本义:妨碍,阻挡)
(2) 同本义
碍,止也。——《说文》
限至曰碍。——《通俗文》
孰能碍之。——《列子·力命》。注:“止也。”
碍诸以礼乐。——《法言·问道》。注:“限也。”
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咱们别在这里碍手碍脚的——《红楼梦》。
(3) 又如:碍手碍脚
妨碍别人做事,使人感到不方便;障碍(挡住道路,使不能顺利通过;也指阻挡物);碍着脸(难为情,怕伤情面)
(4) 遮蔽;掩盖
云雾不礙其视。——《列子·黄帝》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
(5) 牵挂
洞同覆载,而无所碍。——《淮南子·缪称》。注:“挂也。”
那时我身入空门,一身无碍,万缘俱寂。——《儿女英雄传》
英文翻译
obstruct, hinder, block, deter
方言集汇
◎ 粤语:ngoi6
◎ 潮州话:ghai7
◎ 潮州话:ghai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