鬐鬣
词语释义
1.兽畜的鬃毛。
2.借指马。
3.兽畜的鬃毛。亦作“鬐鬛”。鱼、龙的脊鳍。
词语解释
亦作“鬐鬛”。鱼、龙的脊鳍。
《文选·木华<海赋>》:“巨鳞插云,鬐鬣刺天。” 李善 注引 郭璞 《<上林赋>注》:“鰭,鱼背上鬣也。” 唐 刘禹锡 《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诗:“蛟龙露鬐鬛,神鬼合变态。” 宋 孔平仲 《和常父望吴亭》:“游龙出鬐鬣,怒马轩颈项。” 清 孙枝蔚 《蠹鱼》诗:“每思作檄先讨蟫,鬐鬛虽小网须深。”
借指马。
唐 杜荀鹤 《投江上崔尚书》诗:“若许登门换鬐鬛,必应辛苦事风雷。”
兽畜的鬃毛。
清 龚自珍 《卢公神道碑铭》:“天禄辟邪,鬐鬣飞颺。”
引证解释
亦作“鬐鬛”。鱼、龙的脊鳍。
《文选·木华<海赋>》:“巨鳞插云,鬐鬣刺天。” 李善注引郭璞《<上林赋>注》:“鰭,鱼背上鬣也。” 唐刘禹锡《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诗:“蛟龙露鬐鬛,神鬼合变态。” 宋孔平仲《和常父望吴亭》:“游龙出鬐鬣,怒马轩颈项。” 清孙枝蔚《蠹鱼》诗:“每思作檄先讨蟫,鬐鬛虽小网须深。”
借指马。
唐杜荀鹤《投江上崔尚书》诗:“若许登门换鬐鬛,必应辛苦事风雷。”
兽畜的鬃毛。
清龚自珍《卢公神道碑铭》:“天禄辟邪,鬐鬣飞颺。”
鬐鬣的网络释义
鬐鬣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horse's mane; fins
方言集汇
◎ 粤语:ke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台湾四县腔] ki2 [梅县腔] ki2
◎ 潮州话:ki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台湾四县腔] ki2 [梅县腔] ki2
◎ 潮州话:k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鬐 | 渠脂 | 羣 | 脂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脂A | 止 | gjii/gi | gʰ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某些哺乳动物颈上生长的又长又密的毛
鬣,发鬣鬣也。——《说文》
鬣,毛也。——《广雅》
豕曰刚鬣。——《礼记·曲礼》
白马黑鬣骆。——《尔雅》
公取而朱其尾鬣以与之。——《左传·定公十年》
麦苗浅鬣。——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以猪鬣撩拨。——《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狮子的鬣;鬣鬣(头发向上直竖的样子)
英文翻译
horse's mane; fin; human whiskers
方言集汇
◎ 粤语:lip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ap8 [客语拼音字汇] liab6 [沙头角腔] liap8 [客英字典] liap8 [宝安腔] liap8 [台湾四县腔] liap8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ap8 [客语拼音字汇] liab6 [沙头角腔] liap8 [客英字典] liap8 [宝安腔] liap8 [台湾四县腔] liap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九葉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獵 | 良涉 | 來 | 葉A | 入聲 | 葉 | 開口三等 | 咸 | 鹽A | lĭɛp | lie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