髯口
词语释义
髯口
(1) 表演中国传统戏剧时演员口上所挂的假髯
词语解释
也称口面。传统戏曲演员扮演脚色时所戴假须。因身分、性格不同而种类各异。
《北京晚报》1983.2.25:“趟马时他右手绕马鞭,左右甩鞭,勒马,两层水袖不散,髯口(胡子)不乱。”《人民文学》1982年第4期:“怎么不戴髯口就上去啦。”《新民晚报》1968.8.7:“戴上了 黑三 髯口,会影响他引吭高歌吗?”
引证解释
⒈ 也称口面。传统戏曲演员扮演脚色时所戴假须。因身分、性格不同而种类各异。
引《北京晚报》1983.2.25:“趟马时他右手绕马鞭,左右甩鞭,勒马,两层水袖不散,髯口(胡子)不乱。”
《人民文学》1982年第4期:“怎么不戴髯口就上去啦。”
《新民晚报》1968.8.7:“戴上了黑三髯口,会影响他引吭高歌吗?”
髯口的国语词典
国剧演员所挂的假胡须。用头发或马尾等制成。
髯口的网络释义
髯口
髯口的翻译
髯口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髟,冉声。髟(
),长发下垂的样子。本义:两颊上的长须)(2) 同本义;也泛指胡须
髥,颊须也。从须从冄,会意,冄亦声。字亦作髥。——《说文》
奋髥抵几。——《汉书·朱博传》。注:“颊毛也。”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清·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髯夫(指脸上多须的人);髯公(指年长多须的人);髯奴(指多须的奴仆);髯佛(称仁慈多须的人);髯胡(须髯和颌下的垂肉);髯翁(指年老多须的人);髯须(指胡子);髯髯然(髯须动摇的样子);白发苍髯
(4) 须多或须长的人
羽美须髯,故 亮谓之髯。——《三国志》
(5) 动物的须
其鸟多当扈,其状如雉,以其髯飞。——《山海经·西山经》。 郭璞注:“髯,咽下须也。”
(6) 通“蚺”。蟒蛇
越人得髯蛇以为上肴。——《淮南子·精神》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am2 ram2 [客语拼音字汇] ngiam1 yan2 [梅县腔] ngiam2 [客英字典] ngiam1 jam1 [宝安腔] ngiam1 (jam2) [台湾四县腔] ngiam2 jam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口,人所以言食也。——《说文》 且夫口三五之门也。——《国语·晋语》 口之为言达也。——《春秋·元命苞》 口者心之门户。——《鬼谷子·捭阖》 勺饮不入口七日。——《左传·定公四年》 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口腹(指饮食);口分(口福);口滑(指吃东西失去控制;说话不谨慎);口辅(面颊。辅:颊);口眼弗闭(放心不下;死不瞑目);口里摆菜碟儿(比喻嘴上说得很好,但无实惠) (4) 出入通过的地方 山有小口。——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由接官亭至城门口。——《广东军务记》 俱会大通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彭蠡之口有 石钟山焉。—— 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又如:井口;矿井口;火山口 (6) 人口,人口数量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7) 又 视高曾祖时口已不下五六十倍。 (8) 又 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 (9) 又如:口赋(古时按人口征收的赋税);口合不敷(口粮不够,难以度日);口井(计口分田,实行井田制) (10) 言语 。如:口声(议论;舆论;口实;话柄);口重(言语太重,使人难以接受) (11) 口才 王有女陵,慧有口。——《汉书·淮南王刘安传》 (12) 又如:口沸(说话滔滔不绝,如水之沸腾);口困(说破了嘴);口稳(说话谨慎);口拙(不善言语);口卞(口才;能言善辩)口坠天花(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 (13) 指牲口的年龄 。如:口小(牲口年龄小);口硬(指牲口年龄较小,较壮的) (14) 关口。指长城的关口 。如:口外(长城以北的地区。亦指关外);口内(泛指长城以内的地区) (15) ∶性质相同或相近单位的管理系统 。如:归口;农林口;丝毛织品的生产单位应归轻纺口儿管理 (16) 通商码头,港口 。如:五口通商;口澳(港口) (17) 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刀口不捲。——《水浒传》 (18) 边、沿、圈,物的外缘或边界、常成弯形或圆形 。如:碗口;杯口 形容词 口头的。嘴说的,说话的,非书写的 。如:口词(案件中原告或被告的口供);口谈(口头禅;冠冕堂皇的话);口论(口头论说);口对(口头回答) 量词 (1) 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发炮数口。——《广东军务记》 (2) 又如:三口之家;一口井;二口猪;一口钢刀 英文翻译mouth; open end; entrance, gate
方言集汇◎ 粤语:ha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eu3 heu3 [宝安腔] kiu3 hiu3 [客语拼音字汇] heu3 keu3 [东莞腔] keu3 [梅县腔] heu5 keu3 [陆丰腔] keu3 [客英字典] keu3 heu3 [台湾四县腔] kieu3 heu3 [海陆丰腔] kieu3 heu3 ◎ 潮州话:kau2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