骡夫

luó fū [ luo fu]
繁体 騾夫
注音 ㄌㄨㄛˊ ㄈㄨ

词语释义

赶骡子的人。 旧时富豪为讼事而豢养在家的打手。

词语解释

  1. 赶骡子的人。

    《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嘱咐了两个骡夫一番,便催着公子会着那一起客人同走。”

  2. 旧时富豪为讼事而豢养在家的打手。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鞠真卿》:“府谓曰:‘县多骡夫,难治,好为之。’ 王 唯之。然不知骡夫何物,讯之,即 吴 下打行天罡之类,大家必畜数人,讼无曲直,挺斗为胜,若小民直气凌之矣。”

引证解释

⒈ 赶骡子的人。

《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嘱咐了两个骡夫一番,便催着公子会着那一起客人同走。”

⒉ 旧时富豪为讼事而豢养在家的打手。

明冯梦龙《智囊补·上智·鞠真卿》:“府谓曰:‘县多骡夫,难治,好为之。’ 王唯之。然不知骡夫何物,讯之,即吴下打行天罡之类,大家必畜数人,讼无曲直,挺斗为胜,若小民直气凌之矣。”

骡夫的国语词典

旧称赶骡子的人为「骡夫」。

骡夫的网络释义

骡夫

  • 骡夫,是汉语词汇,出自《儿女英雄传》,解释为骡夫。
  • 骡夫造句

    在客栈中,骡夫们调戏著艾东莎。
    到了预定的夜晚,经理、出纳和那位党员把资金押运到选好的地点附近,他们把骡夫支开,看看周围没有人,附近的村庄也已沉睡,就到埋藏的地点开始掘洞。
    不做车夫骡夫呀,那……你要是运气好,说不定能在叶家车行做个大掌鞭……
    那个年轻的骡夫嬉皮笑脸的打了自己一个耳光儿,别的骡夫都笑了。
    大车走这样的路当然够呛。据骡夫说,通常能用十年的大车,在这样的河床上最多跑一年就报废了。
    在这些抗日队伍中,老红军的伙夫、骡夫都当了连长。
    皮特洛是对待阿东莎很差的粗鲁的骡夫,他使唐吉柯德生气且挑起在客栈附近的打斗。
    那个骡夫却回答说:人死了,银子还有什么用?
    而这个年轻骡夫的头上还生着疮疖。

    汉字详情

    luó [luo]
    部首: 320
    笔画: 14
    五笔: CLXI
    五行:
    仓颉: NMWVF
    四角: 7619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动物名。骡子 。哺乳纲,奇蹄目,马科

    驘,驴父马母。——《说文》

    同驽驘与乘驵兮。——《楚辞·九叹·忧苦》。注:“马母騼父生子曰驘。”

    (2) 又如:骡纲(驮载商旅货物结队而行的骡群);骡驴(骡和驴,比喻平庸的人;兽名,俗称“四不像”)

    英文翻译

    mule

    方言集汇

    ◎ 粤语:lo4
    ◎ 潮州话:lo5

    宋本广韵

    fū,fú [fu]
    部首: 308
    笔画: 4
    五笔: FW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O
    四角: 508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站着的人形(大),上面的“一”,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 zān),意思是成年男子,是个丈夫了。古时男子成年束发加冠才算丈夫,故加“一”做标志。本义:成年男子的通称)

    (2) 同本义

    夫,丈夫也。——《说文》。按,夫从一大,会意兼象形。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

    夫也不良。——《诗·陈风·墓门》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孟子》。注:“将必将为匹夫。”

    二田为一夫。——《管子·乘马》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汉· 贾谊《论积贮疏》

    (3) 又如:夫公(古代敬称男子为夫公);夫男(男人,丈夫);夫家(男女。丁男无妻者谓夫,有妻者谓家)

    (4) 女子的正式配偶

    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乐府诗集·陌上桑》

    (5) 又如:夫主(丈夫);夫室(丈夫);夫党(丈夫的亲属)

    (6) 旧称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 。如:农夫;人力车夫;马夫;轿夫;夫头(夫役的头目)

    (7) 大丈夫。对男子的美称

    西川 刘禅本非夫, 文灿贪庸亦竖奴。—— 柳亚子《诸将六首》

    (8) 剑衣

    剑则启椟,盖袭之,加夫襓与剑焉。——《礼记·少仪》

    (9) 通“趺”。足背

    渠长丈六尺,夫长丈二尺,臂长六尺。——《墨子·备城门》

    副词

    (1) 通“复”。再,又一次

    回志怯来从玄谋,获我所求夫所思?——张衡《思玄赋》

    (2) 另见

    代词

    (1) “夫”假借为“彼”。他,她,它,他们 ——第三人称代词。如:使夫往而学焉

    (2) 那,那个,那些 ——表示远指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这,这个,这些 ——表示近指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

    (4) 所有的,大家。相当于“凡”

    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书·召诰》

    助词

    (1) 用于句首,有提示作用

    夫秦有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径》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 秦。—— 宋· 苏洵《六国论》

    夫战,勇气也

    (2) 用于句中,舒缓语气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

    (3) 用于句尾名,表示感叹

    孟子曰:“术不可不慎。”信夫!—— 清· 方苞《狱中杂记》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宋· 苏洵《六国论》

    (4) 另见

    英文翻译

    man, male adult, husband; those

    方言集汇

    ◎ 粤语:fu1 fu4
    ◎ 客家话:[梅县腔] fu1 fu2 [海陆丰腔] fu1 bu1 [客英字典] fu1 [宝安腔] fu1 [客语拼音字汇] fu1 [东莞腔] fu1 [沙头角腔] fu1 [陆丰腔] fu1 fu3 [台湾四县腔] fu1 b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防無平聲合口三等bʰĭubyo/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