骞衣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提起衣裳。騫,通“ 褰 ”。
《汉书·王莽传上》:“方今天下闻 崇 之反也,咸欲騫衣手剑而叱之。”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 范榜 ,字 孟博 。郡召为功曹,即騫衣就车。”
引证解释
⒈ 提起衣裳。騫,通“褰”。
引《汉书·王莽传上》:“方今天下闻崇之反也,咸欲騫衣手剑而叱之。”
晋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下》:“范榜,字孟博。郡召为功曹,即騫衣就车。”
骞衣的网络释义
骞衣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马,寒省声。本义:马腹病,指腹部亏损低陷)
(2) 同本义
骞,马腹垫也。——《说文》。谓马腹低陷不充垫者,下也。
闵子骞名损,或曰即左襄廿三传之闵子马。——《史记·弟子传》
骞,马腹垫也。臣锴曰:腹病骞损。《诗》曰:“不骞不亏”。古人名损字骞。—— 五代· 徐锴《说文系传》
(3) 也指其他动物的肚腹低陷
小体骞腹若是者,谓之羽属。——《周礼·考工记·梓人》。按,鸟形如孵,胸满而复陷。
(4) 又如:骞腹(马腹低陷)
(5) 通“蹇”。跛足
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诗·小雅·无羊》
动词
(1) 惊惧
人灵骞都野,鳞翰耸渊丘。——《文选·颜延年诗》
(2) 延误
惟昔李骞期。——刘越石《扶风歌》
(3) 又如:骞期(失期,约期而失信)
(4) 损坏;亏损 。
不骞不崩。——《诗·小雅·天保》
外无骞污之名。——《汉书·晁错传》
(5) 又如:骞污(亏损污辱);骞崩(亏损坍圮);骞短(亏损缺少)
(6) 同“搴”。拔取
非有斩将骞旗之实也。——《汉书·杨仆传》
(7) 高举;飞起
骞,飞也。——《广雅》
王虺骞只。——《楚辞·大招》。注:“骞,举头貌也。”
(8) 又如:骞翥(展翅高飞的样子);骞举(飞扬的样子);骞骞(飞翔的样子;恣意放肆的样子);骞腾(飞腾)
名词
通“愆”。过,误
长夜漫兮,永思骞兮。——《荀子·正名》
惟昔李骞期,寄在匈奴庭。——刘琨《扶风歌》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yī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
(2) 同本义
衣,所以蔽体者也。上曰衣,下曰裳。——《说文》
一戎衣。——《书·武城》。传:“服也。”
薄澣我衣。——《诗·周南·葛覃》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齐风·东方未明》
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荀九家乾为衣。——《易·说卦》
夜披衣坐。——唐· 李朝威《柳毅传》
披紫衣。
(3) 又如:衣祛(衣袖);衣袖(衣服的袖子);衣裤(上衣与裤子)
(4) 服装的通称。合上衣下裳而言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秦风·无衣》
无衣无褐。——《诗·邶风·七月》
易衣而出,并日而食。——《礼记》
(5) 又如:衣衿(秀才穿的衣服;亦指秀才的功名);衣不解带(指和衣而睡);衣不周身(衣不蔽体);衣巾寄学(以士子的身份就学);衣袄(军服);衣饭(借指谋生的职业、技能)
(6) 器物的外罩 。如:衣甲(铠甲);衣车(前后有遮蔽的车子);弓衣;剑衣;衣袍(古代指覆盖在棺材外面的布罩)
(7) 指胞衣 。如:衣胞符药(用胎盘做成的药物);衣包(胞衣,胎盘和胎膜)
(8) 涂层 。如:糖衣;防护衣
(9) 膜,薄软柔韧的片、张或层 。如:花生衣
(10) 另见
yì
动词
(1) 穿衣
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孟子·滕文公上》
许子衣褐。
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五蠹》
(2) 又如:衣紫腰金(身穿紫衣,腰系金带。喻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衣帛(穿丝制的衣裳);衣冠(穿衣戴帽)
(3) 遮盖;包扎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易·系辞下》
裂裳衣疮。——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4) 又如:衣被海内(给全国都带来好处);衣饰(掩饰);衣覆(覆盖)
(5) 依靠。后作“依”
(6)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i1 [宝安腔] ji1 [台湾四县腔] ji1 [陆丰腔] ji1 [海陆丰腔] ri1 [东莞腔] ji1 [客语拼音字汇] yi1 yi4 [客英字典] ji1 [梅县腔] j1 j5
◎ 潮州话:i1 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依 | 於希 | 影 | 微開 | 平聲 | 微 | 開口三等 | 止 | 微 | ʔĭəi | qioi/io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