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携

sāo xié [ sao xie]
繁体 騷攜
注音 ㄙㄠ ㄒ一ㄝˊ

词语释义

谓忧愁愤懑,离心离德。

词语解释

  1. 谓忧愁愤懑,离心离德。

    《新唐书·杨炎传》:“时方煬旱,人情骚携,羣臣皆请赦 文喜 ,帝不听。”

引证解释

⒈ 谓忧愁愤懑,离心离德。

《新唐书·杨炎传》:“时方煬旱,人情骚携,羣臣皆请赦文喜,帝不听。”

骚携的网络释义

骚携

  • sāo xié
  • 骚携(骚携)
  • 谓忧愁愤懑,离心离德。《新唐书·杨炎传》:“时方炀旱,人情骚携,羣臣皆请赦 文喜 ,帝不听。”
  • 汉字详情

    sāo [sao]
    部首: 320
    笔画: 12
    五笔: CCYJ
    五行:
    仓颉: NMEII
    四角: 7713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马,蚤声。本义:刷马)

    (2) 同本义

    骚,摩马。——《说文》。段玉裁注:“人曰搔,马曰骚,其意一也。摩马,如今人之刷马。”

    (3) 骚动;动乱

    骚,扰也。——《说文》。按,谓马扰动也。

    骚,动也。——《尔雅》

    徐方绎骚。——《诗·大雅·常武》

    南阳骚动。——《后汉书·李通传》。注:“骚,亦动也。”

    九年而王室始骚。——《国语·郑语》

    (4) 又如:骚害(骚扰,伤害);骚骚(急迫的样子);骚杀(下垂飘动的样子);骚边(骚扰边境)

    (5) 通“搔”。抓,挠,以指甲轻刮

    其人坚劲,寡有疥骚,终无瘠酲。——《管子·地员》

    花县征徭,衡门贫困,两事不堪骚首。——明· 王錂《寻亲记》

    (6) 跛行

    吴楚偏蹇曰骚。——《方言》

    (7) 忧愁

    骚,愁也。——《楚辞·离骚·序》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索隐引应劭:“骚,忧也。”

    作离骚赋。——《汉书·贾谊传》。师古曰:“忧动曰骚。”

    小弁之诗作,离骚之辞兴。——《史记·冯奉世传赞

    (8) 传:“骚,忧也。”

    德义不行,则迩者骚离,而远者距远。——《国语·楚语上》

    骚吾心,则固僵仆烦愦愈不可过矣。——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9) 又如:骚离(忧愁而离心)

    名词

    (1) 忧愁

    “离骚”者,犹离忧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又如:骚屑(纷扰不安的样子;状声词,风声);骚骚(忧思郁闷的样子)

    (3) 指屈原的《离骚》的省称 。如:骚雅(离骚与诗经中的大雅与小雅);骚人韵士(诗人雅士);骚经(指《离骚》);骚学(关于《楚辞》的学问)

    (4) 诗体的一种 。如:骚体;骚词(骚体诗的文词);骚赋(骚体作品);骚文(骚体作品)

    (5) 泛指诗文 。如:骚章(诗章);骚句(诗句);骚坛(诗坛);骚兴(诗兴);骚肠(诗肠);骚垒(诗坛);骚语(诗的语句)

    形容词

    (1) 通“臊”。腋臭、狐臭

    食之不骚。——《山海经》

    (2) 又如:骚气(腥气);骚臭(腥臭)

    (3) 卖弄风情的。如:骚货;骚托托(做出卖弄风情的样子);骚头(淫棍)

    (4) 〈方〉∶雄性的 。如:骚驴;骚马

    英文翻译

    harass, bother, annoy, disturb

    方言集汇

    ◎ 粤语:sou1
    ◎ 潮州话:sau1

    宋本广韵

    xié [xie]
    部首: 330
    笔画: 13
    五笔: RWYE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OGS
    四角: 50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隽( jùn)声。本义:提着)

    (2) 同本义(把地上的物品举提起来)

    携,提也。——《说文》

    如璋如圭,如取如携。——《诗·大雅·板》

    (3) 又如:携壶;携带(提挈,照顾);携酒牵羊;携杖

    (4) 拿着,持

    闲携杖,漫出门,官槐满路叶纷纷。——清· 孔尚任《桃花扇》

    (5) 又如:携盘;携帚

    (6) 牵挽;挽扶

    相携于道。——《淮南子·览冥》

    吾与汝并肩携手。——清· 林觉民《与妻书》

    (7) 又如:携抱(牵挽扶抱);携率(率领);携将(扶持);相携于道;携幼扶老;携扶;携负(牵背)

    (8) 带,随身一道

    携其妻子。——《公羊传·襄公二十七年》

    于是夫负妇戴,携子入于海。——《庄子·让王》

    民扶老携幼。——《战国策·齐策四》

    携幼入室。——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携童几数人。——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9) 又如:携子同行;携女归宁;携行;携家眷同行;携款潜逃;携械投诚

    (10) 通“愶”。离;背离;离散

    招携以礼,怀远以德。——《左传·僖公七年》

    不如私许复曹,卫以以携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其刑矫诬,百姓携贰。——《国语·周语上》

    须要宣布皇灵,携其党羽,则王直势孤,自不能容。——《西湖二集》

    (11) 又如:携爽(背离);携弛(有二心而松懈);携泮(离散);携贰(有二心,叛离);携背(背离,背叛);携叛(背叛)

    英文翻译

    lead by hand, take with; carry

    方言集汇

    ◎ 粤语:kwai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1 [海陆丰腔] hi1 [梅县腔] hi1 [台湾四县腔] hi1 [东莞腔] kui2 [宝安腔] hi1
    ◎ 潮州话:h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戸圭齊合平聲合口四等ghue/hueiɣiwei

    骚携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