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补停暖

piàn bǔ tíng nuǎn [pian bu ting nuan]

词语释义

河南林州市大面积停暖事件出现新变化,记者调查发现,停暖原因并非是为完成节能减排指标,为“骗补停暖”,政府编造连串谎言。

汉字详情

piàn [pian]
部首: 320
笔画: 12
五笔: CYNA
五行:
仓颉: NMISB
四角: 73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马,扁声。本义:跃而上马)

(2) 跃上马背而骑乘;骑。同“騗”

骗,谓跃上马也。——《纂文》

(3) 又如:骗马(飞身上马;勾引、调戏妇女);骗石(上马或登车用的垫脚石)

(4) 欺骗;哄劝 。如:骗口张舌(又作“片口张舌”。胡编乱造,胡说八道);骗嘴(夸口);骗油(精于骗术的老油子);骗赖(欺骗诬赖);骗吓(连骗带吓唬);骗词(欺骗的话);骗诈(欺骗讹诈)

(5) 超越;跨越 。如:骗腿(侧身抬起一条腿)

(6) 引诱,吸引

一步一回头,景象时时变。越走得崎岖,越骗得神健。——清· 徐大椿《游山乐》

英文翻译

swindle, cheat out of, defraud

方言集汇

◎ 粤语:pin3

宋本广韵

[bu]
部首: 525
笔画: 7
五笔: PUH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Y
四角: 33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衣,甫声。本义:补衣服)

(2) 同本义

补,完衣也。——《说文》

田赞衣补衣。——《吕氏春秋·顺说》

补褐防寒岁。——唐· 白居易《村居卧病》

(3) 又如:补衣;补袜;补衬(打补丁,衬里子);补衣(打过补丁的衣服)

(4) 修补;整修破旧的东西

牵萝补茅屋。——唐· 杜甫《佳人》

(5) 又如:修桥补路;补天济世(修补天道,救济世人);补天(传说古代之时,苍天西北角有破缺之处,于是女娲氏炼石以补苍天,使无缺损;比喻挽回时运)

(6) 补充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战国策·赵策》

(7) 又如:填补(补足空缺或缺欠);弥补(把不足的部分填足)

(8) 弥补

维仲山甫补之。——《诗·大雅·烝民》

必能裨补阙漏。——诸葛亮《出师表》

稀豁之处,锄而补之。——《齐民要术·种谷》

(9) 又如:补刖(弥补被刖的脚跟。比喻矫正缺失,使归真返朴);补拙(弥补愚钝);补苴(弥补缺漏)

(10) 济助

收孤寡,补贫穷。——《荀子·王制》

(11) 又如:补益(裨补助益);补报(增补);补裨(增益补阙)

(12) 补养;滋补

静然可以补病。——《庄子·外物》

(13) 又如:补理(滋补调理);补导(采补和导引。道家的养生术)

(14) 官有缺位,选员补充 。如:补外(京官调外地就职);补官(补授官职)

名词

(1) 补子 。如:补服;补褂朝珠(补褂清朝官员的正式朝服,青色外褂;上绣方形图案,文官绣鸟,武官绣兽。朝珠,每圈108 颗,文官五品以上才准用)

(2) 补品,促进身体健康的营养品 。如:大补

(3) 春秋时地名 。在今河南省汜水县境

英文翻译

mend, patch, fix, repair, restore

方言集汇

◎ 粤语:bou2

宋本广韵

tíng [ting]
部首: 221
笔画: 11
五笔: WYPS
五行:
仓颉: OYRN
四角: 202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亭声。本义:停止,止息)

(2) 同本义

停,定也,定于所在也。——《释名·释言语》

潢汙行潦之水。——《左传·隐公三年》。注:“潢汙,停水。”

停杯投箸不能食。——唐· 李白《行路难》

琵琶声停欲语迟。——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余亦停弗上。——《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时方冬停遣。——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停床(指亡故);停市(停止交易);停刑(停止执行刑罚);停步(停止前进)

(4) 停留,暂时居住

停数日。——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停于大室之隅。——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停留长智(耽搁久了,自会想出主意来);停伫(停留伫立);停逗(停留);停眠(停留住宿);停待(等待;停留);停缓(停留缓行);停蓄(停留蓄积);停积(停留蓄积)

(6) 停放;停泊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行》

(7) 又如:停丧挂孝(停棺在家等待吊丧,悬挂孝幛,戴孝尽礼);停柩(停灵。停放灵柩或在埋葬前暂时停放)

(8) 蓄积 。

(9) 如:停蓄(停积);停食(积食);停浸(聚积);停涵(停蓄沉浸);停塌(屯积);停潦(积水)

(10) 抚育 。

(11) 如:停育;停毒(化育;养育)

(12) 耸立 。

(13) 如:停停(耸立貌;高貌)

(14) 停滞 。

(15) 如:停阴(集结不散的阴云);停云(停止不动的云);停云落月(在信中表示对友人的思慕)

名词

(1) 成数,总数分成几份,其中一份叫一停 。

(2) 如:十停人中有八停人去了

(3) 通“亭”。行人停留宿食的处所 。

(4) 如:停传(宿站);停落(驿亭村落);停居(租寓之所)

形容词

(1) 停当。妥贴;妥当 。

(2) 如:停妥(停当妥贴);停稳(妥贴);停腾(停当);停脱(停当);停停当当(妥妥贴贴);停停脱脱(稳稳当当)

(3) 平均的 。

(4) 又如:停分(均分,各据一半);停匀(匀称);停直(匀而直)

(5) 正值

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江水》

持钵安行,出彼祗树,不逾停午,以福众生。——梁· 沈约《千僧愿会文》

(6) 又如:停午(正午)

英文翻译

stop, suspend, delay; suitable

方言集汇

◎ 粤语:ting4
◎ 客家话:[陆丰腔] tin3 [梅县腔] tin2 [东莞腔] tin2 [客语拼音字汇] tin2 [宝安腔] tin2 [客英字典] tin2 [台湾四县腔] tin2 [沙头角腔] tin2 [海陆丰腔] t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特丁青開平聲開口四等dengdʰieŋ
nuǎn [nuan]
部首: 429
笔画: 13
五笔: JEFC
五行:
吉凶:
仓颉: ABME
四角: 6204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日,爰( yuán)声。“煗”,从火,耎( ruǎn)声。本义:温度不冷也不热) 同本义

煖,温也。——《说文》。字亦作煗、作暖。

海多大风,冬煗。——《国语·鲁语上》

孔席不煗。——《汉书·系传上》

七十非帛不煖。——《礼记·王制》

清暖寒热,不得不救。——《韩非子·有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早莺争暖树。——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狐裘不暖。——唐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歌台暖响。——唐· 杜牧《阿房宫赋》

春江水暖鸭先知。——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 又如:暖谷(冬温的山谷);暖阳阳(形容温暖宜人);暖景(春暖时的景色);暖丝(形容温暖的感觉);暖煦(温暖);暖意(温暖的意味;温暖的情味);暖炉(冬日御寒取暖的火炉);暖霁(雨止天气和暖)

动词

(1) 使温暖

到来日牵羊担酒,与叔父暖痛去。——李直夫《虎头牌》

(2) 又如:暖心话(使人心里感到温暖的话);暖耳(保暖耳朵的器物);暖酒(温酒);把手暖一暖;兄弟情谊暖胸怀

英文翻译

warm, genial

方言集汇

◎ 粤语:nyun5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non1 [海陆丰腔] non1 non3 nun2 [客英字典] non1 non3 [东莞腔] lon1 [梅县腔] non1 [沙头角腔] lon1 [陆丰腔] non1 [台湾四县腔] non1 non3 nun2 [宝安腔] lo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四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乃管上聲合口一等nuanx/nuaannu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