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衡

qí héng [ qi heng]
繁体 騎衡
注音 ㄑ一ˊ ㄏㄥˊ

词语释义

喻做危险事。语出《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喻做危险事。语出《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 唐 刘禹锡 《历阳书事》诗:“无能甘负弩,不慎在骑衡。” 五代 王周 《自喻》诗:“骑衡与垂堂,非不知前喻。”

引证解释

⒈ 喻做危险事。

语出《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
唐刘禹锡《历阳书事》诗:“无能甘负弩,不慎在骑衡。”
五代王周《自喻》诗:“骑衡与垂堂,非不知前喻。”

骑衡的网络释义

骑衡

  • 骑衡 ,汉语成语,读音为 qí héng,意思是做危险事,出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 汉字详情

    [qi]
    部首: 320
    笔画: 11
    五笔: CDS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NMKMR
    四角: 741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马,奇声。本义:跨马)

    (2) 同本义

    骑,跨马也。——《说文》

    步骑罗些。——《楚辞·招魂》

    脱身独骑。——《史记·项羽本纪》

    其子好骑。——《淮南子·人间训》

    骑大马。——明· 刘基《卖柑者言》

    骑马挟矢。——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骑射(骑马射箭);骑寇(骑马入侵的贼寇,也是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鄙称);骑猎(骑马打猎);骑战(骑马打仗)

    (4) 跨于物上或两边叫骑,跨坐

    不骑衡。——《史记·袁盎传》

    (5) 又如:骑两头马(比喻两头观望,看风向);骑鲸(乘鲸;借指死亡或隐遁);骑驴觅驴(是说忘记自己已有又向外追求);骑鹤上扬州(比喻妄想、奢望)

    (6) 跨越

    爽气收回骑月雨,快风散尽满天云。——宋· 陆游《村社祷晴有应》

    名词

    (1) 马

    前有车骑。——《礼记·曲礼》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乐府诗集·木兰诗》

    下骑搏战。——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坐骑(供人骑的马);车骑(车和马)

    (3) 骑兵;骑马的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 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宦骑与黄门附马。——《汉书·李广苏建传》

    (4) 又

    宦骑亡。

    骑乃得过。——《资治通鉴》

    谍报敌骑至。——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 又如:骑邑(骑士的居邑);轻骑(轻装的骑兵);骁骑(勇猛的骑兵);骑军(骑兵部队);骑操(骑兵操练)

    (6) 侍从

    公孙弘断发而为 越王骑。——《韩非子》

    量词

    (1) 用于马,相当于“匹”

    挣下一头牛儿,一骑马儿。——《醒世恒言》

    (2) &X({jì}) 一人一马的合称

    骑千余。——《史记·陈涉世家》

    东方千余骑。——《乐府诗集·陌上桑》

    翩翩两骑来是谁。——唐· 白居易《卖炭翁》诗

    贼二十余骑。——明· 魏禧《大铁椎传》

    英文翻译

    ride horseback; mount; cavalry

    方言集汇

    ◎ 粤语:ke4 kei4
    ◎ 潮州话:kia5 kia3

    宋本广韵

    héng [heng]
    部首: 617
    笔画: 16
    五笔: TQD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ONKN
    四角: 212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角,从大,行声。本义:绑在牛角上的横木)

    (2) 同本义。一说穿于牛鼻的横木

    秋而载尝,夏而福衡。——《诗·鲁颂》。毛传:“福衡,设牛角以福之也。”

    衡,牛触,横大木其角。——《说文》。徐锴注:“谓牛好抵触,以木阑制之也。”

    (3) 车辕前端的横木

    加之以衡扼。——《庄子·马蹄》。释文:“衡,辕前横木缚轭者也。”

    则见其倚于衡也。——《论语·卫灵公》。皇疏:“衡,车衡,轭也。”

    枉玉衡于炎火兮。——《楚辞·刘向·九叹·远逝》

    (4) 又如:衡辀(车辕与辕前横木);衡轸(辕前横木与车后横木);衡盖(车辕前端的横木和车上的伞盖。亦借指车)

    (5) 架在屋梁上或门窗上的横木。即桁条或檩子 。如:衡宇(横木为门的房屋。指简陋房屋);衡门(以横木为门的简陋房屋,借指房屋建筑古朴典雅);衡梁(架屋的横梁。比喻重任);衡荜(横木编荜以为门户)

    (6) 秤杆,秤

    衡不同于轻重。——《韩非子·扬权》

    (7) 又如:衡石(泛指称重量的器物);衡库(称与仓库);衡玑(即天平);衡鉴(衡器和镜子);衡权(称物之具)

    (8) 衡阳的简称 。如:京广线衡广段

    (9) 衡山的简称 。此山系五岳之一,在今湖南省中东部

    (10) 水名。衡水的省称

    求思望襄澨,叹息对 衡渚。—— 刘义恭《艳歌行》

    动词

    (1) 称量

    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孟子·惠王上》

    犹衡之于轻重也。——《礼记·经解》。注:“衡,称也。”

    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庄子·胠箧》

    (2) 衡量;评定

    衡之于左右。——《淮南子·主述训》

    (3) 又如:衡文(品评文章,指主持科举考试);衡定(评定);衡校(品评考核);衡鉴(品评,鉴别)

    (4) 横亘,横贯 。如:衡流(横穿水流);衡游(谓横渡)

    (5) 违逆 。如:衡命(违逆命令);衡道(违背道义)

    (6) 铨选 。如:衡才(铨选人才);衡尺(喻铨选人才的官职);衡铨(铨衡,铨选);衡综(谓考核铨选官吏)

    形容词

    (1) 横行;蛮横。通“横” 。如:衡行(横行。不循正道而行);衡击(横行劫击。谓抢劫。衡,通“横”)

    (2) 横。与“纵”相对

    衡,横也。——《广雅》

    衡门之下。——《诗·陈风·衡门》。传:“衡门,横木为门。”

    外连衡而斗诸侯。——贾谊《过秦论》

    倚一衡木。——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如:衡陈(横向排列);横纵(纵横);衡缩(纵横)

    (4) 平正 。如;衡言(平正之言);衡虚(平正而清虚);衡仪(公平的法则)

    (5) 同“横”,梗塞、不顺

    衡于虑。——《孟子·告子下》

    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孟子·梁惠王下》

    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荀子·致仕》

    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汉· 贾谊《论积贮疏》

    衡流而方羊。——《左传·哀公十七年》

    古者冠缩缝,今也衡缝。——《礼记·檀弓上》

    以能合从,又善连衡。——《荀子·赋》

    非有分于纵横之党。——《韩非子·五蠹》

    英文翻译

    measure, weigh, judge, consider

    方言集汇

    ◎ 粤语:hang4 waang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en2 wang2 [梅县腔] fen2 [海陆丰腔] fen2 wang2 [客英字典] vang2 fen2 [东莞腔] hen2 [宝安腔] fen2 [客语拼音字汇] h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戸庚庚二開平聲開口二等ɣɐŋghrang/he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