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靬

lí qián [li qian]
繁体 驪靬
注音 ㄌ一ˊ ㄑ一ㄢˊ

词语释义

古地名。在今甘肃省永昌县南。

词语解释

  1. 古地名。在今 甘肃省 永昌县 南。

    《集韵·平脂》:“ 驪靬 ,县名,在 张掖 。”《汉书·地理志下》:“ 张掖郡 …… 驪靬 。”

引证解释

⒈ 古地名。在今甘肃省永昌县南。

《集韵·平脂》:“驪靬,县名,在张掖。”
《汉书·地理志下》:“张掖郡 …… 驪靬。”

骊靬的网络释义

骊靬

  • 骊靬(li qian),又名“犁靬”,西汉古城,此名于最早文献纪录为西元前60年,位于今中国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焦家庄乡,海拔2,400米左右,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城市和军事要塞。骊靬因英国牛津大学汉学教授德效骞对汉朝和罗马的关系历史提出的假说——古罗马第一军团失踪之谜而被人熟知,认为西元前53年,克拉苏所率7个罗马军团在卡莱战役中惨败给安息军队时,克拉苏长子没有战死,反而率领第一军团6000余人突队防线,没有再回到罗马,不知所终,猜测其最后可能为定居中国甘肃省永昌县骊靬村。2007年科学家也通过对当地人的遗传鉴定后,发现其Y染色体多为东亚本地固有类型,且大部分单倍型和罗马人没有关系,最可能的解释是,他们是和维吾尔族人相似,并指出报道当地人的脱氧核糖核酸有罗马血统的新闻为假新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刘国鹏就曾经撰文介绍国际知名汉学家白佐良的观点,认为“罗马军团流落中国”之说是各路新闻媒体争相抛售的报道,而千篇一律的新闻报道也正说明其缺乏足够的科学和文献支持。
  • 汉字详情

    [li]
    部首: 320
    笔画: 10
    五笔: CGMY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MMBB
    四角: 71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深黑色的马

    骊,马深黑色。从马,丽声。——《说文》

    有骊有黄。——《诗·鲁颂·駉》

    戎事乘骊。——《礼记·檀弓》

    盗骊。——《穆天子传》

    四骊济济,垂辔沵沵。——《诗·齐风·载驱》

    (2) 又如:骊歌(告别的歌。“骊驹之歌”的简称);骊驹(纯黑色的马;逸“诗”篇名);骊黄(黑马和黄马)

    (3) 山名。骊山 。又名蓝田山。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古代骊戎居此,故名骊山。如:骊山会(西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于骊山举烽火戏诸侯,失信天下而导致大乱);骊山老母(骊山之姥。神话中的女仙)

    (4) 古邑名 。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周初骊戎所居,秦置骊邑。北宋时改称临潼

    (5) 姓

    形容词

    (1) 黑色

    骊,黑也。——《小尔雅》

    白马从骊驹。——《乐府诗集·陌上桑》

    (2) 又如:骊马(黑色的马;齐驱并驾的马);骊龙(古代传说中颔下有珠的黑龙);骊珠(宝珠。传说出于骊龙颔下);骊驹(黑色的小马)

    副词

    (1) 通“丽”。附丽;并列,用两匹马驾车

    骊马二驷。(并驾之马八匹。)——《汉书·王莽传》

    (2) 又如:骊驾(车马并排而行);骊马(齐驱并驾的马)

    英文翻译

    a pure black horse; a pair of horses

    方言集汇

    ◎ 粤语:lei4
    ◎ 潮州话:li5

    宋本广韵

    qián [qian]
    部首: 901
    笔画: 12
    五笔: AFFH
    仓颉: TJMJ
    四角: 41540

    详细解释

    ——“骊靬”( Líqián):汉朝县名。故址在甘肃省永昌县南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