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驿站
(1) 古时专供传递文书者或来往官吏中途住宿、补给、换马的处所
词语解释
古时供传递文书、官员来往及运输等中途暂息、住宿的地方;旅店。
《水浒传·楔子》:“ 洪太尉 次日早朝,见了天子,奏説:‘ 天师 乘鹤驾云,先到京师,臣等驛站而来,纔得到此。’”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故 元太宗 言:‘我即位后,惟四善政:一、平定 金国 ;二、设立驛站;三、无水草处穿井立营;四、各处城池,设官镇守。’” 朱自清 《<忆>跋》:“曲曲折折的路旁,隐现着几多的驿站,是行客们休止的地方。”
引证解释
⒈ 古时供传递文书、官员来往及运输等中途暂息、住宿的地方;旅店。
引《水浒传·楔子》:“洪太尉次日早朝,见了天子,奏説:‘ 天师乘鹤驾云,先到京师,臣等驛站而来,纔得到此。’”
清魏源《圣武记》卷十一:“故元太宗言:‘我即位后,惟四善政:一、平定金国 ;二、设立驛站;三、无水草处穿井立营;四、各处城池,设官镇守。’”
朱自清《<忆>跋》:“曲曲折折的路旁,隐现着几多的驿站,是行客们休止的地方。”
驿站的国语词典
古时为传递文书而设供人马休息的处所。
驿站的网络释义
驿站 (汉语词语)
驿站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马,睪(
)声。本义:古代供传递公文或传送消息用的马)(2) 同本义
驿,置骑也。——《说文》
即孟子置郵,所谓遽也。
馹为传车,驿为马骑。
楚子乘驿。——《左传·文公十六年》
使驿谒诸王。——《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后数日驿至。——《后汉书·张衡传》
(3) 驿站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
(4) 又如:驿递夫马(驿马);驿马星(星相家的迷信说法,若占卜得驿马星,表示将远行、赴任、移居);驿吏(管理驿站的官吏);驿亭(古代作为行旅中途休息住宿的处所);驿书(以驿马传送的文书);驿馆(旅馆,驿舍);驿骑(乘驿马传递文书的使者)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iah8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立,占声。本义:直立)
(2) 站立,直立。以基本直立的姿势用双脚或一脚支撑自己
凡射,或对贼、对把,站定观把子或贼人,不许看扣。——明· 戚继光《纪效新书》
(3) 又如:站门子(妓女站在门口招人或接客);站眙(久立而不行走);站堂(旧时衙门开审时,差役排列在公堂上以应差);站柜台(指营业员在商品柜台内侧卖货)
(4) 停止前进;直立不动 。如:这车中途不站;站住
(5) 在一场争论中从一方转到另一方 。如:站到现实主义方面来
名词
(1) 蒙古语的音译。驿站,古时传递军政文书的人中途换马、食宿或转递之所 。元代驿站称“站赤”,省称“站”。明改站为“驿”,清代“驿”、“站”并称
贾琏这番进 京,若按站走时,本该出月到家。——《红楼梦》
(2) 又如:站夫(驿站的役夫);站驿(元代驿站);站船(旧称在航程有驿站递次接待的官船);站户(元代服役于站驿之户称“站户”)
(3) 为某种业务而设置的机构 。如:车站;供应站;加油站;转运站;中转站;地质站;农业实验站;校外活动站;医疗站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zan5 [客英字典] zham5 cam5 [沙头角腔] zam5 [东莞腔] cam5 [台湾四县腔] zam5 cam5 [宝安腔] cam5 [海陆丰腔] zham5 cam6 [客语拼音字汇] cam4 zam4 [梅县腔] cam5 za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