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轹

bó lì [ bo li]
繁体 駁轢
注音 ㄅㄛˊ ㄌ一ˋ

词语释义

车轮交错碾过。比喻陵藉。

词语解释

  1. 车轮交错碾过。比喻陵藉。

    汉 贾谊 《新书·匈奴》:“凡赏於国,此不可以均,赏均则国窾,而赏薄不足以动人。故善赏者踔之,驳轢之,从而时厚之,令视之足见也,诵之足语也,乃可倾一国之心。”

引证解释

⒈ 车轮交错碾过。比喻陵藉。

汉贾谊《新书·匈奴》:“凡赏於国,此不可以均,赏均则国窾,而赏薄不足以动人。故善赏者踔之,驳轢之,从而时厚之,令视之足见也,诵之足语也,乃可倾一国之心。”

驳轹的网络释义

驳轹

  • 车轮交错碾过。比喻陵藉
  • 驳轹(驳轢)
  • 汉 贾谊 《新书·匈奴》:“凡赏於国,此不可以均,赏均则国窾,而赏薄不足以动人。故善赏者踔之,驳轢之,从而时厚之,令视之足见也,诵之足语也,乃可倾一国之心。”
  • 汉字详情

    [bo]
    部首: 320
    笔画: 7
    五笔: CQQY
    五行:
    仓颉: NMKK
    四角: 7414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马,从爻。甲骨文字形,右边是“爻”( yáo),表示马的毛色混杂,左边是“马”。本义:马毛色不纯)

    (2) 同本义

    驳,马色不纯也。——《说文》

    为驳马。——《易·说卦》

    皇驳其马。——《诗·豳风·东山》

    红白杂毛曰驳。——《文选·赭·白马赋》注

    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驳骏(毛色斑驳的骏马);乌驳马。又泛指颜色不纯

    黄白杂谓之驳。——《通俗文》

    白黑杂合谓之驳。——《汉书·梅福传》

    (4) 又如:斑驳(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驳落(颜色斑驳)

    (5) 驳杂;庞杂

    纯而王,驳而伯。——《荀子·赋》

    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庄子·天下》

    法小弛则是非驳。——刘禹锡《天论上》

    (6) 又如:驳错(交杂混乱);驳辞(杂乱的言辞)

    动词

    (1) 驳斥,反驳

    不以己之是驳人之非。——《晏子春秋》

    (2) 又如:批驳(书面否决下级的意见或要求;批评驳斥);驳审(否决原判);驳正(纠正错误)

    (3) 转载货物 。如:驳船;驳费(驳运的费用)

    (4) 〈方〉∶把岸或堤向外扩展 。如:这条堤还不够宽,再驳出去半米

    名词

    (1) 传说中能食虎豹的猛兽

    (2) 驳船 。如:油驳

    英文翻译

    varicolored, variegated; mixed

    方言集汇

    ◎ 粤语:bok3
    ◎ 潮州话:boh4

    宋本广韵

    [li]
    部首: 405
    笔画: 9
    五笔: LQIY
    五行:
    仓颉: KQHVD
    四角: 42594

    详细解释

    动词

    (1) 车轮碾压

    轹,车所践也。——《说文》

    徒车之所轥轹。——司马相如《上林赋》

    值轮被轹。——张衡《西京赋》

    (2) 又如:轹人(车轮辗轧行人。指行车撞人)

    (3) 滚压;碾压 。如:轹谷(碾压稻谷等粮食)

    (4) 欺凌,威胁、恐吓

    刻轹宗室。——《汉书·酷吏传》

    以众暴寡,以智欺愚,以富轹贫。——康有为《大同书》

    (5) 又如:轹刍(踩踏草料。比喻欺凌百姓);轹蹙(欺凌);轹蹸(欺凌践踏)

    (6) 超过 。如:轹古(超越古人)

    (7) 经历 。如:轹历(经历);轹四代(经历四代)

    (8) 刮;撞击 。如:轹釜待炊(刮锅有声,等待烧火做饭。形容生活艰难)

    英文翻译

    run over something with vehicle

    方言集汇

    ◎ 粤语:lik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