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遏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驱除遏止。
唐 陆贽 《论缘边守备事宜状》:“尚薄伐者则曰,驱遏可以禁侵暴而省征徭。曾莫知兵不鋭,垒不完,则遏之不能胜,驱之不能去也。”
引证解释
⒈ 驱除遏止。
引唐陆贽《论缘边守备事宜状》:“尚薄伐者则曰,驱遏可以禁侵暴而省征徭。曾莫知兵不鋭,垒不完,则遏之不能胜,驱之不能去也。”
驱遏的网络释义
驱遏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马,区声。本义:奔驰;疾行)
(2) 同本义
驱,马驰也。——《说文》
驱,奔也。——《广雅·释室》
王用三驱。——《易·比》
驱马悠悠。——《诗·鄘风·载驰》
负而前驱。——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驱弛;驰驱(骑马快跑);长驱(迅速地向很远的目的地走);驱侵(驱车侵袭);驱劳(奔走辛劳);驱突(驱驰奔跑);驱骇(奔走惊骇)
(4) 赶马
并驱从两肩兮。——《诗·齐风·还》
并驱从两牡兮。
驱而之薛。——《战国策·齐策四》
冯谖先驱。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 杜甫《兵车行》
闲驱泾水之涘。—— 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驱驱(策马快奔);驱马(策马奔驰);驱良(驱策良马);驱驽(驱策劣马);驱肥(驱策肥马);驱鑣(驱策奔驰);驱放(驱策奔驰)
(6) 驱逐;赶走
我自不驱卿。——《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驱出斩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又如:驱治(驱赶整治);驱虐(驱除虐疾);驱摈(驱逐摈弃);驱羊(驱赶羊群);驱乌(驱赶乌鸦);驱捶(驱逐捶打)
(8) 迫使
驱而之善。——《孟子·梁惠王上》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陶渊明《乞食》
驱予并往。——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又如:驱番(推倒);驱役(驱使。差遣;役使);驱制(差遣管辖);驱丁(“金”、“元”时对奴仆的称呼)
(10) 追随
双美并进,骈驰翼驱。——《文选·嵇康·琴赋》
(11) 行进
妇乘以几,姆加景,乃驱。——《仪礼》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曷声。本义:抑制;阻止,阻拦)(2) 阻止
遏,止也。——《尔雅·释诂》
君子以遏恶扬善。——《易·大有卦》
夏王率遏众力。——《书·汤誓》
胜殷遏 刘。——《诗·周颂·武》
式遏寇虐。——《诗·大雅·民劳》
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列子·汤问》
锄其直,遏其生气。——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 又如:遏捺(按捺,遏止);遏密(指皇帝死后禁绝演奏作乐);遏讼(阻止诉讼);遏塞(阻塞);遏刘(抑制暴乱,阻止杀伐)
(4) 断绝
四海遏密八音。——《书·舜典》
(5) 又如:遏佚(断绝;丧失);遏绝(诛灭;灭绝)
(6) 阻击;抵御 。如:遏截(邀截;拦截);遏夺(拦路抢劫);遏御(阻挡防御)
(7) 伤害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诗·大雅·文王》
(8) 遮拦;遮蔽
扑击遏夺。——《吕氏春秋·安死》
片善亦不遏。——孟郊《投所知》
(9) 又如:遏阳(遮阳);遏逸(掩盖和丢弃);遏隐(遮掩;掩盖)
名词
堰
以嘉平二年,立遏于水…遏高一丈,东西长三十丈,南北广七十余步。——《水经注·鲍丘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ot7 [宝安腔] ot7 [客英字典] ot7 [梅县腔] ot7 [台湾四县腔] ot7 [客语拼音字汇] od5
◎ 潮州话:何安1(喝)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遏 | 烏葛 | 影 | 曷 | 入聲 | 曷 | 開口一等 | 山 | 寒 | ʔɑt | qat/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