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甬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疾行于甬道。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司道·乡绅见盐司礼》:“此际倘一时两謁,则驰甬於道署,而反庭趋於府廨。”
引证解释
⒈ 谓疾行于甬道。
引明沉德符《野获编·司道·乡绅见盐司礼》:“此际倘一时两謁,则驰甬於道署,而反庭趋於府廨。”
驰甬的网络释义
驰甬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1) (形声。从马,也声。本义:车马疾行)
(2) 同本义
驰,大驱也。——《说文》
弗驰弗驱。——《诗·唐风·山有枢》
车驰卒奔。——《左传·宣公十二年》
好驰马试剑。——《孟子·滕文公上》
啬夫驰。——《左传·昭公十七年》
项伯乃夜驰之 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3) 又驱使
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汉· 孔融《论盛孝章书》
(4) 又如:驰车(古代战场上快速奔走的马车、轻车;驾车行走);驰马(骑马快跑);驰道(为帝王行驶马车所筑的马路);驰报(疾驰传报);驰夫(骑马送信的差役)
(5) 疾行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反。——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毛泽东《沁园春·雪》
(6) 又如:风驰电掣;驰说(往来劝说);驰求(奔走追求);驰兵(迅速进兵)
(7) 追逐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左传·庄公十年》
(8) 又如:驰竞(追逐,竞争)
(9) 向往
抑志而弥节兮,神高驰之邈邈。——《楚辞·离骚》
身在边隅,情驰魏阙。——《隋书·史祥传》
(10) 又如:驰结(挂念,想念);驰义(向往忠义而奔驰来归;归义,臣服)
(11) 消逝迅速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诸葛亮《诫子书》
(12) 又如:驰年(快速流逝的岁月);驰晖(疾驰的日光)
(13) 传播
名驰三江外,峻节贯云霄。——李白《赠从孙义与宰铭》
驰东皋之素谒。——《北山移文》。注:“犹宣布也。”
(14) 又如:驰芳(散播芳香);驰声(声誉远播)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ci5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兯(
),用声。小篆字形。兯,象花蓓蕾之形。①本义:草木花结蓓蕾的样子。②钟柄)(2) 古代钟柄名
甬本是钟,乃后人用字变迁,缩小其义为钟柄。——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
(3) 古代两旁有墙垣遮蔽的通道 。如:甬路(楼房之间有篷顶的通道;院落中的砖石路)
(4) 仆役;佣工 。如:甬官(古代掌管徭役的官)
(5) 甬江 。在浙江,流过宁波
(6) 宁波市的别称 。因境内有甬江而得名
(7) 通“桶”古斗斛一类量器
谷口铜甬,容十斗,重四十斤。——《集古录》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ung3 [客英字典] jung3 [海陆丰腔] rung3 [东莞腔] jung1 [宝安腔] jung3 [客语拼音字汇] yung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勇 | 余隴 | 以 | 鍾 | 上聲 | 腫 | 開口三等 | 鍾 | 通 | jyungx/jvnk | jĭwo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