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波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水波奔腾。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驰波跳沫,汩濦漂疾,悠远长怀。” 清 乔莱 《下滩》诗:“ 湘 南三月 湘 水生,驰波跳沫空江鸣。”
指奔腾的水波。
南朝 齐 谢朓 《临楚江赋》:“尔乃云沉西岫,风动中川,驰波鬱素,骇浪浮天。”
指漏壶不停滴水。
南朝 宋 鲍照 《代蒿里行》:“驰波催永夜,零露逼短晨。” 钱仲联 注:“《乐府诗集》一作‘漏驰催永夜,露宿逼短晨’。”
引证解释
⒈ 谓水波奔腾。
引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驰波跳沫,汩濦漂疾,悠远长怀。”
清乔莱《下滩》诗:“湘南三月湘水生,驰波跳沫空江鸣。”
⒉ 指奔腾的水波。
引南朝齐谢朓《临楚江赋》:“尔乃云沉西岫,风动中川,驰波鬱素,骇浪浮天。”
⒊ 指漏壶不停滴水。
引南朝宋鲍照《代蒿里行》:“驰波催永夜,零露逼短晨。”
钱仲联注:“《乐府诗集》一作‘漏驰催永夜,露宿逼短晨’。”
驰波的网络释义
驰波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1) (形声。从马,也声。本义:车马疾行)
(2) 同本义
驰,大驱也。——《说文》
弗驰弗驱。——《诗·唐风·山有枢》
车驰卒奔。——《左传·宣公十二年》
好驰马试剑。——《孟子·滕文公上》
啬夫驰。——《左传·昭公十七年》
项伯乃夜驰之 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3) 又驱使
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汉· 孔融《论盛孝章书》
(4) 又如:驰车(古代战场上快速奔走的马车、轻车;驾车行走);驰马(骑马快跑);驰道(为帝王行驶马车所筑的马路);驰报(疾驰传报);驰夫(骑马送信的差役)
(5) 疾行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反。——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毛泽东《沁园春·雪》
(6) 又如:风驰电掣;驰说(往来劝说);驰求(奔走追求);驰兵(迅速进兵)
(7) 追逐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左传·庄公十年》
(8) 又如:驰竞(追逐,竞争)
(9) 向往
抑志而弥节兮,神高驰之邈邈。——《楚辞·离骚》
身在边隅,情驰魏阙。——《隋书·史祥传》
(10) 又如:驰结(挂念,想念);驰义(向往忠义而奔驰来归;归义,臣服)
(11) 消逝迅速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诸葛亮《诫子书》
(12) 又如:驰年(快速流逝的岁月);驰晖(疾驰的日光)
(13) 传播
名驰三江外,峻节贯云霄。——李白《赠从孙义与宰铭》
驰东皋之素谒。——《北山移文》。注:“犹宣布也。”
(14) 又如:驰芳(散播芳香);驰声(声誉远播)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ci5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皮声。本义:波浪,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
(2) 同本义
波,水涌流也。——《说文》
规有摩而水有波。——《韩非子·八说》
起波涛。——《淮南子·人间》。注:“波者,涌起。”
河渭为之波荡。—— 张衡《西京赋》
扬素波而挥连珠兮。——《文选·王褒·洞箫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
洪波涌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3) 又如:波磔(向右下捺的一笔叫磔,波浪形的叫波磔);波查(苦难;折磨);波平如镜(水面平静如镜);波臣为虐(指水灾);波骇(水波激烈动荡。引申为受到震撼);波峭(指岩石或屋宇的曲折峻峭。后用以形容人物的威仪俊伟有风致)
(4) 涌流的水;流水
长桥卧波。——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波路(水路;航路);波流(水流;支流);波神(水神)
(6) 风波。比喻事情的意外变化 。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轩然大波
(7) 目光流转;流转的目光
目流睇而横波。——傅毅《舞赋》
(8) 又如:眼波(形容流动如水波的眼睛);秋波(比喻美女的眼睛);波俏(俏丽)
动词
(1) 激荡,起水波
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九歌·湘夫人》
(2) 又如:波腾(波浪涌起的样子。多比喻众议激烈);波靡(随波起伏,顺风而倒);波荡
(3) 波及,推而及之。扩散 。又如:波及无辜(牵连到无罪的人);波累(连累;牵累);波害(扩散其害);波扰(波动烦扰)
(4) 奔;逃跑
各自波逃,信脚而走。——敦煌本《张义潮变文》
(5) 又如:波波(劳苦奔波的样子);波波碌碌(奔走忙碌的样子);波逃(逃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bo1 bo5 [宝安腔] bo1 [东莞腔] bo1 [台湾四县腔] bo1 [客语拼音字汇] bo1 [海陆丰腔] bo1 [客英字典] bo1 [沙头角腔] bo1 [陆丰腔] bi1 bo1
◎ 潮州话:bo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波 | 博禾 | 幫 | 戈一合 | 平聲 | 歌 | 合口一等 | 戈 | 果 | pua | pu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