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勃

mǎ bó [ ma bo]
繁体 馬勃
注音 ㄇㄚˇ ㄅㄛˊ

词语释义

马勃,俗称牛屎菇、马蹄包、药包子、马屁泡;担子菌类马勃科。

词语解释

  1. 亦作“ 马渤 ”。菌类。其子实体球形。产于我国 河北 、 江苏 、 内蒙古 等地。中医学上用干燥子实体入药。性平味辛,功用清肺、利咽、止血。

    唐 韩愈 《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房舍》:“收牛溲马渤入药笼,用之得宜,其价值反在参苓之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马渤”。菌类。其子实体球形。产于我国河北、江苏、内蒙古等地。中医学上用干燥子实体入药。性平味辛,功用清肺、利咽、止血。

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房舍》:“收牛溲马渤入药笼,用之得宜,其价值反在参苓之上。”

马勃的国语词典

植物名。球状或卵球状的腹菌类,由树木腐败而生,孢子成熟则干燥,研末可作药用。

马勃的网络释义

马勃 (担子菌类马勃科菌类)

  • 马勃,俗称牛屎菇、马蹄包、药包子、马屁泡;担子菌类马勃科。嫩时色白,圆球形如蘑菇,体型较大,鲜美可食用,嫩如豆腐。老则灰褐色而虚软,外部有略有韧性的表皮,顶部出现小孔,弹之有粉尘飞出,内部如海绵,黄褐色。
  • 生于旷野草地上。
  • 马勃造句

    昨天三叔回来看到老太太在用马勃给我敷伤口,于是对我说他们不久可能要上伏龙山去办点事情,就顺便带我上去,找那姚老道帮我医治一下。
    所谓牛溲马勃皆至药也,鱼鸟昆虫皆妙文也。
    我们这里以前也生长有马勃菇,一年四季都有,但是通常一冒出来就被庄园里的鹿吃掉了。
    马勃、蕨菜、台蘑驰名中外,是五台山的主要土特产品。
    马勃玄天自然也已看到!但他却什么也没有说,只看着勾腾。
    “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马勃玄天忍不住叹息一声,道“天要灭我碧城,看来,这真的是天意啊!”。
    典出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说它是宝就是宝,用在不妥的地方就是牛溲马勃。
    了一声,郎中将纸凑到皇太极鼻孔前,顺着纸的折叠处轻轻一吹,马勃灰被吹进了鼻孔中,很快,血被止住了,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这个人自然就是马勃玄天!而此刻,碧城所有的人都已围在了此处!马勃玄天此刻正高声道“所有的青年强者们。
    从脱皮马勃中分离得到了十个小分子化合物和三个多糖组分。
    橙黄色的马勃菌海绵并不多见,它基本上是一种生活在海底的“碰碰球”。
    本书开篇是一个名叫马勃的小孩子的照片,这张照片的颜色和手感都与灰色的石头相似。
    当勾腾与马勃回到这个屋子的时候,所有的眼睛都已向这边注视。
    这是一些各式各样的蘑菇,有马勃、胚珠、伞菌,有毒的和可食用的数量上差不多是对半分。马勃造句。
    因此,利用液体发酵技术进行马勃的生产一个重要的经济价值。
    白芷,白芍,马勃,延胡索,牡蛎,乌贼骨,蒲公英,茵陈,枳壳,陈皮,茯苓,芡实加减。
    目的:研究马勃多糖的单糖组成及其物质的量之比。
    而这只马勃菇生长很迅速,而且在不断生长。

    汉字详情

    [ma]
    部首: 320
    笔画: 3
    五笔: CNN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VSM
    四角: 7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方言集汇

    ◎ 粤语:maa5
    ◎ 潮州话:bhê2 maⁿ2

    宋本广韵

    bó,bèi [bo,bei]
    部首: 217
    笔画: 9
    五笔: FPBL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DKS
    四角: 444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力,孛( bèi)声。本义:排,推动) 同本义

    勃,排也。——《说文》

    勃,展也。——《广雅》。今苏俗语以力旋转物曰勃。

    (2) 又如:勃郁(风回旋的样子;郁结);勃屑(即勃窣)

    形容词

    (1) 兴起;旺盛

    气喷勃以布覆兮。——马融《长笛赋》

    勃勃,盛也。——《广雅》

    勃然平世之俗起焉。——《荀子·非十二子》。注:“兴起貌。”

    (2) 又如:蓬勃(繁荣;旺盛);勃腾腾(烟气上升的样子;怒气上升的样子);勃勃(烟气上升的样子)

    (3) 通“悖”。乖戾

    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庄子·庚桑楚》

    利在故新相反,前后相勃。——《韩非子·定法》

    (4) 又如:勃乱(行止违背常理);勃逆(叛逆);勃谿(相争吵。今婆媳不和叫妇姑勃谿)

    (5) 变容、变色的样子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论语·乡党》

    (6) 又如:勃如(脸色变成庄重的样子);勃然(发怒变色的样子;突然;兴起的样子)

    名词

    (1) 粉末;粉状物

    有黄黑勃,着之污人手。——《农政全书·种植》

    (2) 姓

    bèi

    (1) 古同“悖”,违背事理,惑乱糊涂。

    英文翻译

    suddenly, sudden, quick

    方言集汇

    ◎ 粤语:but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ut8 [沙头角腔] put8 [东莞腔] put8 [梅县腔] put8 [陆丰腔] put8 [客英字典] put8 [台湾四县腔] put8 [客语拼音字汇] pud6 [宝安腔] pu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一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蒲没入聲合口一等bʰuətbuvt/bu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