驩咍嗢噱
词语释义
欢笑不止。驩,通"欢"。
词语解释
欢笑不止。驩,通“ 欢 ”。
清 黄宗羲 《柳敬亭传》:“子之説能使人驩咍嗢噱矣。”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养气定辞,审音辨物,揣摩一时亡命小家妇女口吻气息,闻者驩咍嗢噱。”
引证解释
欢笑不止。驩,通“欢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子之説能使人驩咍嗢噱矣。”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养气定辞,审音辨物,揣摩一时亡命小家妇女口吻气息,闻者驩咍嗢噱。”
驩咍嗢噱的网络释义
驩咍嗢噱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happy, pleased, glad; joy; to enjoy
方言集汇
◎ 粤语:fu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on1 [梅县腔] fon1 [客英字典] fon1 [台湾四县腔] fo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on1 [梅县腔] fon1 [客英字典] fon1 [台湾四县腔] fo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歡 | 呼官 | 曉 | 桓 | 平聲 | 寒 | 合口一等 | 山 | 桓 | xuɑn | huan/xuan |
详细解释
动词
(形声。从口,台声。本义:饥笑,嗤笑) 同本义
休为贫士叹,任受众人咍。——唐· 杜甫《秋日荆南述怀》
形容词
(1) 欢笑
欢咍温噱。——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2) 又如:咍口(笑口);咍咍(欢笑的样子);咍噱(欢笑)
叹词
(1) 表示伤感、后悔或惊异,常写成“咳”
(2) 该死,糟了 。如:咍,我怎么这么糊涂!
(3) 怎么 。如:咍,真有这种怪事儿
(4) 表示招呼
咍,怎么不回过脸儿来。——《西厢记》
英文翻译
laugh
方言集汇
◎ 粤语:hoi1
◎ 客家话:[梅县腔] j1 [台湾四县腔] toi2 ji2 [客英字典] ji1 [海陆丰腔] toi2 ri2
◎ 潮州话:hai1
◎ 客家话:[梅县腔] j1 [台湾四县腔] toi2 ji2 [客英字典] ji1 [海陆丰腔] toi2 ri2
◎ 潮州话:ha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六咍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咍 | 呼來 | 曉 | 咍 | 平聲 | 灰 | 開口一等 | 蟹 | 咍 | xɒi | hai/xoi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昷声。本义:咽)
(2) 咽,通过口和喉关入胃内
嗢,咽也。——《说文》
(3) 又如:嗢咽(吞咽,饮吞)
(4) 笑
乐不胜谓之嗢噱。——《通俗文》
嗢噱终日。——《琴赋》
(5) 又如:嗢呼(笑呼)
(6) 吐出 。如:嗢嗢(反胃欲呕的声音)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一沒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jué动词 (1) 大笑 噱,大笑也。——《说文》 谈关大噱。——《汉书·叙传》。注:“噱噱,笑声也。” (2) 又如:噱谈(谈笑);噱噱(嘻嘻。笑声);可发一噱;谈笑大噱 名词 (1) 口腔 沈沈容容,遥噱虖紘中。——扬雄《羽猎赋》 (2) 》。 颜师古注:“口内之上下名为噱,言禽兽奔走倦极,皆遥张噱吐舌于紘罔之中也。” (3) 另见 xué名词 (1) 〈方〉∶大笑 噱,大笑也。——《说文》 谈笑大噱。——《汉书·叙传上》 (2) 又如:发噱 (3) 另见 英文翻译laugh heartily, laugh aloud
方言集汇◎ 粤语:coek3 kek3 koek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ak7 gi3 kiok7 [客英字典] kiok7 [客语拼音字汇] kiog5 [海陆丰腔] nak7 gi3 kiok7 [宝安腔] kiok7 ◎ 潮州话:giah8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入十八藥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