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辩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争讼辩论。饶,通“ 譊 ”。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今赋颂之徒,苟为饶辩屈蹇之辞,竞陈诬罔无然之事,以索见怪於世。” 彭铎 校正:“‘饶’当作‘譊’。《众经音义》二十引《仓頡篇》:‘譊,讼声也。’‘譊辩’二字平列。”
引证解释
⒈ 争讼辩论。饶,通“譊”。
引汉王符《潜夫论·务本》:“今赋颂之徒,苟为饶辩屈蹇之辞,竞陈诬罔无然之事,以索见怪於世。”
彭铎校正:“‘饶’当作‘譊’。 《众经音义》二十引《仓頡篇》:‘譊,讼声也。’‘譊辩’二字平列。”
饶辩的网络释义
饶辩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食,尧声。本义:饱)
(2) 同本义
饶,饱也。——《说文》。 ?
(3) 富裕,丰足
饶,多也。——《小尔雅》
饶,益也。汉时谣曰:“今年尚可后年饶。今苏俗买物请益谓之讨饶头。——《广雅》
原大则饶,原小则鲜。——《史记·货殖列传序》
七十子之徒,赐(子贡)最为饶益——《史记·货殖列传》
(4) 又如:饶裕(富足;富裕);饶益(富裕);饶美(丰美);饶富(富饶,丰足);饶益(富裕,使人受益);饶余(富足有余);饶足(生活富裕);饶野(富饶的田野)
(5) 余;剩
饶,余也。——《玉篇》
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诸葛亮《自表后主》
(6) 又如:饶道(啰嗦,爱说多余的话);饶奢(过分长大);饶言(饶舌)
(7) 安逸
沃地之民多不才者,饶也。——《淮南子》
(8) 肥沃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汉· 贾谊《过秦论上》
掠于饶野,三军足食。——《孙子》
(9) 如:饶沃;饶广(肥沃广阔)
(10) 众多;多 。如:饶多(很多,非常多);饶爽(十分豪爽);饶盈(赚钱甚多);饶乏(多少);饶财(多财)
(11) 通“扰”。乱
疏远微贱者无所告诉,则下饶。——《管子·版法解》
动词
(1) 宽恕;宽容
日月不相饶,节序昨夜隔。——唐· 杜甫《立秋后题》
(2) 又如:饶了他吧;饶让 (宽恕;让);饶闲(放松;使空闲);饶赦(饶恕赦免);饶情(留情面);饶假(宽恕;宽容);饶借(容让);饶免(宽免)
(3) 额外增添
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水浒传》
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史记》
我唱的是《三国志》,先饶十大曲。——石君宝《紫云庭》
(4) 又如:饶受(自赚;白拿);饶利(赚钱);饶培(滋益培养);饶头(额外增添之物)
(5) 厚赐;多给
又况委法受赂,侵牟百姓者,往往而是也。此所谓不能饶之以财也。——宋· 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
(6) 让 。如:饶先(让先);饶减(让价)
(7) 拉入 。如:有两人就够了,不要把他也饶在里头
(1) 任凭;尽管
饶这么严,他们还偷空儿闹个乱子来。——《红楼梦》
(2) 又如:这孩子,饶怎么说他就是不听
(3) 不仅
他饶骂了人,还说是故典。——《红楼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辡(
)声。本义:辩论,申辩)(2) 同本义
辩,治也。——《说文》
辩其狱讼。——《周礼·乡士》
分争辩讼。——《礼记·曲礼》
辩者言之信。——《韩非子·八经》
勿辩乃司。——《书·酒诰》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狼亦巧辩不已以求胜。——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辩证;辩日(古代传说辩论太阳离地球远近的故事)
(4) 分别,辨别。通“辨”
辩其功苦。——《国语·齐语》
若白墨之于目辩。——《淮南子·滫务》
目能辩色,耳能辩声。——东汉· 仲长统《昌言·理乱》
(5) 又如:辩章(辨别彰明。同辨章);辩析(辨别分析);明辩是非;辩白(申辩明白。同辨白)
(6) 治理,办理
辩治百官,领理万事。——《淮南子·泰族》
形容词
(1) 有口才,善言辞
子言非不辩也。——《韩非子·五蠹》
(2) 又如:辩武(善辞令的人。即辩士);辩人(善于辞令的人。如说客之流);辩捷(能言善辩,口才敏捷);辩口(口才便捷,善于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