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食思淫欲

bǎo shí sī yín yù [bao shi si yin yu]
注音 ㄅㄠˇ ㄕˊ ㄙ 一ㄣˊ ㄩ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穿得暖,吃得饱。形容衣食充裕,生活无忧。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35回:“锦衣玉食,合着了俗语饱食思淫欲这句了。”

饱食思淫欲造句

没办法,饱食思淫欲,饭后闲聊之余,秦朗随在寒凌熙身后,进了卧室,饿狼似地扑倒寒凌熙,一番亲昵后,秦朗在寒凌熙耳边嘀咕几句。
古人说,饱食思淫欲,我们都吃饱饭了,是不是应该来点什么运动啊。
俗话说饱食思淫欲,说的就是高星这样的,他赶了两三个小时的路,兴奋剂的效果早就过去了,现在正在一条两边都是杂草地的公路上休整。
中国已经有许多人开始“饱食思淫欲”,这话不太好听,但“规律”如此。
六者当为教化治国,古人言饱食思淫欲,说明百姓需要分几个方面,但解决了温饱了,当然要需求其他的需求,比如教育、医治诸多更高的要求。

汉字详情

bǎo [bao]
部首: 328
笔画: 8
五笔: QNQN
五行:
仓颉: NVPRU
四角: 2771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食,包声。本义:吃足)

(2) 同本义。与“饥”相对

饱,厌也。——《说文》

饱,满也。——《广雅》

既醉既饱。——《诗·小雅·执竞》

乐岁(丰年)终身饱。——《孟子·梁惠王上》

食不饱,力不足。——唐· 韩愈《杂说》

生为之饱。——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酒足饭饱;饱食暖衣(吃得饱,穿得暖。比喻生活富裕安乐)

(4) 充足,多

有学饱而才馁,有才富而学贫。——《文心雕龙·事类》

(5) 又如:饱参(参悟真理甚多)

动词

(1) 饱满 。如:谷粒很饱

(2) 满足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诗·大雅·既醉》

(3) 又如:一饱眼福;饱德(饱足以德,备受德惠)

副词

足足地 。如:饱餐一顿

英文翻译

eat heartily; eat one's fill

方言集汇

◎ 粤语:baau2
◎ 潮州话:ba2

宋本广韵

shí,sì [shi,si]
部首: 809
笔画: 9
五笔: WYVE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OIAV
四角: 80732

详细解释

shí

名词

(1) (会意。从饣皀,饣声。本义:饭,饭食)

(2) 同本义

食,饣米也。——《说文》。按,六谷之饭曰食。

掌王之食饮。——《周礼·膳夫》。注:“饭也。”

治其粮与其食。——《周礼·廪人》。注:“止居曰食。”

共王及后之六食。——《周礼·馔人》。注:“六谷之饭。”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左传·隐公元年》

甘其食,美其服。——《老子》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战国策·齐策》

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3) 又如:食次(酒菜和点心之类;食品);食店(饭店);食垒(一种有几层屉的食盒);食嗓(食道);食忌(饮食的禁忌);食官(古代掌管饮食的官);食膳(膳食,肴馔);食为民天(饮食是人民最重要之事)

(4) 粮食

籍兵乞食于西周。——《战国策·西周策》。注:“粮也。”

食太阴在卯穰。——《史记·货殖列传》。索隐:“谓谷也。”

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汉书·食货志》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唐· 白居易《卖炭翁》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5) 又如:口中食(吃的粮食);食地(可种粮食的田地)

(6) 食物的通称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乐羊子妻》

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鲁迅《祝福》

(7) 又如:猪食;鸡食;猫食

(8) 食禄,俸禄

君子谋道而不谋食。——《论语·卫灵公》

(9) 食墨亦简作“食”。龟卜的术语。古代龟卜兆与墨画重合叫“食墨”,为吉兆

召伯相宅,卜惟洛食。——《文选·张衡·东京赋》

(10) 亏损。后作“蚀”

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史记》

(11) 特指日蚀或月蚀

彼月而食,则维其常。——《诗·小雅·十月之交》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易·丰》

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左传·隐公三年经》

是故圣王日食则修德,月食则修刑。——《管子·四时》

动词

(1) 吃

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战国策·齐策四》

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宋· 苏洵《六国论》

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废寝忘食;以食食( )人;食母;食以草具;吞食;食犬(专供食用的狗);食酒(饮酒);食茶(自己饮用的茶);食息(吃饭休息,泛指休息);食藿悬鹑(形容贫穷困苦);食饩(即“补廪”。生员中的附生递补为廪生);食獐(吃獐子);食肉寝皮(食其肉而寝处其皮。形容痛恨之极)

(3) 靠着吃饭;赖以为生。引申为依赖、依靠

尊为公侯,食邑万户。——《汉书·张安世传》

(4) 又如:食力(依赖民众的赋税生活);食采(受纳采地的租税);食邑(卿大夫的封地。收封地的租税以供食用,故称“食邑”,或称“采邑”);食俸(官吏每月每岁所受的薪俸。又称“食禄”);食加(靠大夫的田亩增加而生活);食官(靠官府发的粮食而生活);食租衣税(靠收税而生活);食职(靠职务所得而生活)

(5) 享受;受

居右,食嘉。——王充《论衡》

(6) 又如:自食其果;食征(享用税收);食德(享受先人的德泽);食报(受报答或受报应);食俸(享受俸禄)

(7) 垦耕

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礼记·檀弓上》

(8) 又如:食力(依靠自己劳力而生活)

(9) 背弃

尔无不信,朕不食言。——《书·汤誓》

(10) 又如:食言而肥

(11) 接受,采纳

贤圣不能正不食谏诤之君。——《盐铁论》

(12) 祭献,享祀

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清· 袁枚《祭妹文》

(13) 又如:食监(官名。汉置。掌管晦时祭祀)

(14) 另见

动词

(1) 拿东西给人吃。后作“饲”

彼留子国,将其来食。——《诗·王风·丘中有麻》。高亨云:“食通饲,给人以食物吃。”

饮之食之,教之诲之。——《诗·小雅·绵蛮》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

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又如:食监(监督做饭的官);食养(供给生活用品);食官(管伙食的官);食士(给兵吃饭);食饥息劳(使饥饿者饱肚,使劳累者得到休息)

(3) 使鬼神享受祭品 。如:食祭(用酒饭祭祖)

(4) 饲养 ;喂养;供养

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史记·商君列传》

谨食之,时而献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唐· 韩愈《杂记》

(5) 又如:食马(喂马)

(6) 引申为喂奶 。如:食母(乳母);食子(用乳哺育子女)

(7) 宴请

饷食宾射,共其膳羞之牛。——《周礼·地官》

(8) 另见 shí

英文翻译

eat; meal; food; KangXi radical number 184

方言集汇

◎ 粤语:ji6 sik6 z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it8 [客英字典] sii5 shit8 [海陆丰腔] shit8 sii6 [宝安腔] sit8 [客语拼音字汇] sid6 [台湾四县腔] siit8 sii5 [梅县腔] shit8 se5 [东莞腔] sit8 [陆丰腔] shit8
◎ 潮州话:zia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羊吏去聲開口三等jĭəjih/jioh
sī,sāi [si,sai]
部首: 440
笔画: 9
五笔: L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WP
四角: 60330

详细解释

sāi

形容词

(1) 多须的样子 。如:于思(形容胡须很多)

(2) 另见 si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囟( xìn),囟亦声。囟脑子。古人认为心脑合作产生思想。本义:思考,想;考虑)

(2) 同本义

思,容也。——《说文》

思曰容,言心之所虑,无不包也。——《书·洪范》

钦明文思安安。——《书·尧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3) 又如:多思;前思后想;自思;深思熟虑;思疑(疑惑;疑心);思郁(思虑薀结);思鲈(比喻抽身归隐);思劳(思虑劳累);思察(思虑辨察);思算(思量盘算;考虑);思忖(细细考虑,揣度);思惟(思索;考虑);思乎(方言。想,考虑);思省(考虑;省察);思度(考虑,思忖);思酌(考虑斟酌);思裁(忖度);思摸(方言。忖度);思辨(思考辨析);思绎(思索寻求)

(4) 思慕;想念

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史记·魏世家》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战国策·赵策》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 李白《静夜思》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总揽英雄,思贤若渴。——《三国志·诸葛亮传》

(5) 又如:思慕宿宾(思念曾住在此地的人);思功悼枉(怀念其功绩,伤悲其冤屈);思忆(思念,想念);思女(思念异性的女子);思服(怀念);思齐(思慕贤者的风范而效法之,使与之等齐);思旧(思念旧友);思治(想念治世);思归(想望回故乡);思怀(怀念);思眷(眷念);思企(旧时书信语,犹想念);思顾(思念);思亲(思念父母。亦泛指思念亲人);思负(思念罪过);思存(思念,念念不忘);思土(思念故土);思且(犹思存);思渴(渴念);思心(思恋爱慕之心);思泳(思慕咏叹)

(6) 悲伤,哀愁

远望使心思,游子恋所生。——《乐府诗集·长歌行》

仰清风以叹息,寄余思于悲絃。——三国 魏· 曹植《幽思赋》

吉士思秋,实感物化。——晋· 张华《励志诗》

(7) 又如:思秋(悲秋)

名词

(1) 思想,思绪,心情。亦指构思

晻晻日欲瞑,愁思出门啼。——《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思功(苦思之功,创作中的苦心经营);思力(思维能力);思至(灵感到来,思想集中);思覃(深思);思致(指人的思想意趣或性情、才思);思理(构思;思辨能力;思致,才思情致);思综(才思);思纬(才思学识);思意(心思用意);思士(思善感之士);思事(心事);乡思

(3) 特指创作的构思

画思入神。——《新唐书》

(4) 诉讼。通“司”

思,司也。凡有所司捕必静思忖亦然也。——《释名》

(5) 诗体的一种

以思名者,太白有《静夜思》—— 宋· 严羽《沧浪诗话》

(1) 语气词。用于语首,无实义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诗·鲁颂·泮水》

(2) 用于句中,无实义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诗·小雅·桑扈》

(3) 另见 sāi

英文翻译

think, consider, ponder; final particle

方言集汇

◎ 粤语:si1 si3 so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i1 sii5 [梅县腔] se1 se5 [宝安腔] su1 [客语拼音字汇] si1 xi1 [台湾四县腔] sii1 sii5 [客英字典] sii1 [陆丰腔] sii1 [沙头角腔] su1 [东莞腔] su1
◎ 潮州话:se1(sur) se3(sùr) , sai1(sa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兹平聲開口三等sĭəsi/sio
yín [yin]
部首: 331
笔画: 11
五笔: IETF
五行:
仓颉: EBHG
四角: 321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侌( yín)声。本义:浸淫;浸渍)

(2) 同本义

淫,侵淫随理也。——《说文》。徐锴注:“随其脉理而浸渍也。”

善防者水淫之。——《考工记·匠人》

女娲积芦苇以止淫水。——《淮南子·览冥》。注:“平地出水为淫水。”

(3) 涂染

谏帛,以栏为灰,渥淳其帛,实诸泽器,淫之以蜃。——《周礼》。郑玄注:“淫,薄粉之,令帛白”

(4) 又如:淫溢(逐渐浸染)

(5) 特指通奸; 奸淫

男女不淫。——《管子·小匡》

(6) 又如:淫奔(淫乱放荡;私跟男子交往);淫垢(淫媾。奸污);淫污(奸污)

(7) 放纵;恣肆

其无淫于观。——《书·无逸》。疏:郑玄云:“淫,放恣也。”

(8) 引申为骄纵。如:淫汰(骄纵奢侈);淫行(纵欲放荡的行为);淫放(纵欲放荡);淫暴(放纵暴戾);淫纵(纵欲淫乱)

(9) 贪欲;贪心

吾闻国之昏,不由声色,必由奸利好乐声色者淫也,贪奸者惑也。——汉· 刘向《说苑·反质》

(10) 又如:淫心(贪心);淫思(淫欲之念)

(11) 惑乱,沉湎;沉浸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孟子·滕文公下》

(12) 又如:淫溺(迷恋沉溺。多指酒色。耽于积习;沉迷于癖好)

(13) 僭越 。如:淫名(超越本分的称号);淫黩(超越分际而亵读轻慢)

(14) 侵淫;侵犯

足於性者,天损不能入;贞於期者,时累不能淫。李善注:“淫,犹侵也”。——《文选·陆机》

(15) 通“游”( yóu)。遨游

不淫意于法之外。——《管子·明法》。孙星衍云:“《韩非子·有度》篇淫作游。”

归来兮,不可以久淫些。——《楚辞·招魂》。洪兴祖补注:“淫,游也。”

形容词

(1) 过度,无节制;滥。引申为过失

罔淫于乐。——《书·大禹谟》。传:“淫,过也。”

不淫其色。——《诗·关雎序》。疏:“淫者,过也,过其度量谓之为淫。”

骄奢淫泆。——《左传·隐公三年》。疏:“淫,谓耆欲过度。”

齐八政以防淫。——《礼记·王制》。疏:“淫,谓过奢侈。”

淫侈之俗。——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又如:淫用(过度役用);淫行(过分的行为;不合礼制的行为);淫宴(不合礼制、越规逾节的宴会);淫酗(饮酒无度);淫费(过分花费;不正当的花费);淫滥(过度;越轨);淫杀(滥杀);淫潦(久雨积水为灾);淫滞(长久停留);淫佚(荒淫无度);淫声邪语(淫乱狎邪的声音语言);淫夫(淫荡的男子);淫汰(骄纵奢侈);淫长(浮华奢侈的风尚);淫物(奢华无用的玩物);淫侈(奢侈;浮夸,夸大);淫惑(荒淫惑乱);淫愚(惑乱愚弄);淫巫(惑乱人心的巫师)

(3) 犹大。指规模广,程度深,力量强

既有淫威,降福孔夷。——《诗·周颂·有客》

(4) 又如:淫威(盛大的礼仪、法度);淫祸(大祸)

(5) 邪恶,奸邪

善人劝焉,淫人惧焉。——《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6) 又如:淫人(邪恶的人);淫悖(邪恶违道);淫诈(奸诈)

(7) 乱杂;邪乱

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左传·襄公二九年》

(8) 又如:淫心(邪乱的思想;淫乱的念头);淫气(淫邪之气)

英文翻译

obscene, licentious, lewd

方言集汇

◎ 粤语:jam4
◎ 客家话:[陆丰腔] jim3 [东莞腔] jim2 [台湾四县腔] jim2 [梅县腔] jim2 [海陆丰腔] rim2 [宝安腔] jim2 [沙头角腔] jim2 [客语拼音字汇] ngim2 [客英字典] ji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餘針侵A平聲開口三等侵Aţĭĕmjim
[yu]
部首: 427
笔画: 11
五笔: WWK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CRNO
四角: 876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欠,谷( )声。“欠”表示有所不足,故产生欲望。本义:欲望;嗜欲) 同本义

欲,贪欲也。——《说文》。俗字亦作慾。

欲者,情之应也。——《荀子·正名》

六欲。——《吕氏春秋·贵生》。注:“生死耳目口鼻也。”

以欲竭其精。——《论语》。注:“乐色曰欲。”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苏洵《六国论》

厉而不刚者,则欲夺之也。——三国魏· 刘劭《人物志》

(2) 又如:欲令智昏(欲火使人丧失理智);欲障(嗜欲);欲海(佛教语。情欲令人迷本性,沉沦于生死大海);欲界(佛教语。三界之一,在色界之下,包括欲天、人间和地狱等);欲心(情欲之心);欲事(男女情欲之事);欲尘(佛教语。佛家谓财、色、食、名、睡五欲污身如尘埃,故称)

动词

(1) 想要;希望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论语·微子》

晋鄙…曰:“…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史记·魏公子列传》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资治通鉴·汉纪》

故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欲踵(想要放效);欲待(想要、打算);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想要别人不知道,最好自己不去做);欲速则不达(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欲益反损(想把事情做好,结果反而弄坏)

(3) 爱好;喜爱

欲,爱也。——《增韵》

人情欲厚恶薄。——《论衡·案书》

故卤莽其性者,欲恶之孽,为性萑苇蒹葭。——《庄子·则阳》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孟子》

英文翻译

desire, want, long for; intend

方言集汇

◎ 粤语:juk6
◎ 客家话:[梅县腔] juk8 [沙头角腔] juk8 [客英字典] juk8 [海陆丰腔] ruk8 [东莞腔] juk8 [陆丰腔] juk8 [客语拼音字汇] yug5 [宝安腔] juk8 [台湾四县腔] juk8
◎ 潮州话:aiⁿ3 io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余蜀入聲開口三等jyuk/jvkjĭw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