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盛宴

tāo tiè shèng yàn [tao tie sheng yan]

词语释义

饕餮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是龙生九子之一,食量大。它是贪欲的象征,所以常用来形容贪食或贪婪的人。饕餮一词为贬义,不可代指美食家。饕餮盛宴不是成语,是一个含有贬义的词组。

汉字详情

tāo [tao]
部首: 809
笔画: 22
五笔: KGNE
五行:
仓颉: RNOIV
四角: 617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食,號( hào)声。本义:极贪欲;极贪财) 同本义

饕,贪也。——《说文》

贪财为饕,贪食为餮。——《左传·文公十八年》注

饕贪而无厌;近利而好得者,可亡也。——《韩非子·亡征》

(2) 又如:饕残(贪婪残酷);饕淫(贪婪荒淫);饕沓(贪得无厌);饕湎(贪酒);饕餮王孙(贪吃嗜欲的贵族子弟);饕餮放横(贪婪凶恶,横行无忌);饕戾(贪戾)

英文翻译

gluttonous, greedy, covetous

方言集汇

◎ 粤语:to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au1 to1 hau1 [宝安腔] tau1 [梅县腔] tau1 hau2 [客语拼音字汇] tau1 tau1 to1 [台湾四县腔] tau1 to1 hau1 [客英字典] tau1
◎ 潮州话:h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土刀平聲開口一等dʰɑuthau
tiè [tie]
部首: 809
笔画: 18
五笔: GQWE
五行:
仓颉: MHOIV
四角: 1873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贪,贪食

斯民乃食餮。——苏舜钦《悲二字联句》

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左传·文公十八年》。注:“贪财为饕,贪食为餮。”

英文翻译

a legendary animal; a greedy person

方言集汇

◎ 粤语:tit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iet7 tien5 [宝安腔] tet7 [梅县腔] tiet7 [客英字典] tiet7 [台湾四县腔] tiet7 tien5 [客语拼音字汇] tiad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六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他結屑開入聲開口四等thettʰiet
shèng,chéng [sheng,cheng]
部首: 510
笔画: 11
五笔: DNNL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SBT
四角: 53102

详细解释

chéng

名词

(1) 放在祭器里的谷物

盛,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说文》

天子亲耕以共粢盛。——《谷梁传·桓公十四年》。注:“黍稷曰粢,在器曰盛。”

(2) 又如:粢盛

(3) 器皿,如杯、碗之类

旨酒一盛兮。——《左传·哀公十三年》。注:“一器也。”

食粥于盛。——《礼记·丧大记》

(4) 春秋时国名 。即郕。故址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

动词

(1) 把东西放进去 。如:盛水不漏(喻说理严密);盛饭

(2) 用勺舀或运送 。如:给他自己盛汤

(3) 容纳 。如:礼堂能盛三千人

(4) 〈方〉∶居住;生活

豹子沟我也不想盛了,盛够了。—— 欧阳山《高干大》

(5) 整饬;端正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

(6) 另见 shèng

shèng

形容词

(1) (形声。从皿,成声。( chéng)本义:盛在祭器中的黍稷)

(2) 旺盛;兴盛

唐虞之际,于斯为盛。——《论语·泰伯》

国家之盛。——韩愈《送孟东野序》

物盛则衰。——《史记·蔡泽列传》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盛古(指远古兴盛时代);盛族(名门望族);盛气(气势旺盛);盛阳(旺盛的阳气)

(4) 茂盛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 白居易《游大林寺》

(5) 又如:盛茂(茂盛)

(6) 丰盛

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论语》

俯祭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

(7) 盛大;隆重

官盛任使。——《礼记·中庸》。疏:“谓官之盛大。”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8) 又如:盛作(犹大作);盛烈(盛大的功业);盛乐(盛大的乐曲);盛礼(盛大的礼仪)

(9) 众,多;极充足

盛,多也。——《广雅》

民以殷盛,国以富强。——李斯《谏逐客书》

(10) 又如:盛多(众多)

(11) 大,高,显赫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唐· 韩愈《师说》

(12) 美好

早有许多盛妆丽服之姬妾丫鬟迎着。——《红楼梦》第三回

(13) 又如:盛心(深厚美好的情意);盛轨(美好的典范);盛则(美好的法则);盛美(美善;称美);盛藻(华美的辞藻)

(14) 范围广大;广泛

唐人尚未盛为之。—— 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赵亦盛设兵以待 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5) 又如:盛行;盛传

副词

(1) 极力;表程度深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

已而简子至,求狼弗得,盛怒。—— 马中锡《中山狼传》

(2) 又如:盛酌(盛情款待);盛言(极力申说);盛推(极力推许);盛道(极力称说);盛夸(极力夸大)

名词

(1) 极点;顶点

尧者,圣人之盛也。—— 王安石《九变而赏罚可言》

(2) 姓

动词

(1) 赞美

盛夏后之致美。—— 张衡《东京赋》

(2) 又如:盛口(交口称誉);盛尊(尊贵至极);盛介(盛价。对别人的尊称);盛使(对对方办事人员的敬称);盛从(称对方仆从的客套话)

(3) 抚育

周公盛养 成王。——《书·大传·金縢》

(4) 又如:盛养(培育)

(5) 另见 chéng

英文翻译

abundant, flourishing; contain; fill

方言集汇

◎ 粤语:sing4 sing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in2 shin5 [沙头角腔] sin5 [客语拼音字汇] sang4 sin2 sin4 [海陆丰腔] shin5 [宝安腔] sin2 | sin5 [台湾四县腔] siin5 [梅县腔] shin2 shin5 [陆丰腔] shin5 [东莞腔] si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是征清開平聲開口三等ʑĭɛŋzjeng
yàn [yan]
部首: 322
笔画: 10
五笔: PJV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AV
四角: 304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宀( mián),妟(yàn)声。“宀”表示房屋,“妟”是“安”意思,也有表意作用。本义:请人吃饭喝酒,聚会在一起喝酒吃饭 )

(2) 同本义

宴,安也。——《说文》。按,此字当为宴飨正字,亦作醼,作讌。

君子以饮食宴乐。——《易·需》。郑注:“宴,享宴也。”

吉甫宴喜。——《汉书·陈汤传》引诗六月

宾客大宴。——《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太守宴。——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宴酣之乐。

添酒回灯重开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宴犒(设宴犒赏);宴赏(设宴犒赏);宴饯(设宴招待);宴好(泛指宴饮聚会);宴衍(宴饮作乐);宴位(宴饮之处);宴笑(宴饮欢笑);宴娱(宴饮娱乐);宴饫;宴歌(宴饮歌唱);宴聚(宴饮聚会)

(4) 进餐

逾庖而宴。——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形容词

(1) (假借为“安”。安闲,安逸)

是与太子宴者也。——《汉书·贾谊传》。注:“谓安居。”

乃宴斯息。——张衡《东京赋》。注:“安也。”

宴安鳩毒。——《左传》。孔颖达疏:“宴安自逸,若鳩毒之药。

(2) 又如:宴坐(安坐;闲坐);宴私(谓公余闲居之时);宴玩(闲暇时赏玩);宴服(日常闲居时穿的衣服);宴居(闲居。一般指公余无事时);宴宴(安闲逸乐的样子);宴处(安居;闲居);宴语(闲谈);宴慰(闲居);宴堕(闲散不整的样子);宴默(安居静穆);宴逸(逸乐)

(3) 安定,没有战事或动乱

今军旅甫罢,三边宴然。——《辽史》

(4) 又如:宴清(形容国内安定天下太平);宴如(安定平静的样子);宴然(安定的样子;平安貌);宴适(安适);宴宁(安定)

(5) 喜乐;欢乐

宴尔新昏。——《诗·邶风·谷风》

衡父不忍数年之不宴。——《左传·成公二年》。注:“乐也。”

乐宴乐。——《论语》。孔注:“宴乐沈,荒淫渎。”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古诗十九首》

(1) 酒席 。如:宴客(宴会所请的客人);宴设(摆设宴席);宴筵(宴会);宴集(宴饮聚会);宴饮(设宴聚饮);宴语(宴请时的交谈);宴乐(宴饮游乐)

(2) 内室

君子以响晦入宴息。——《易·随》

英文翻译

to entertain, feast; a feast, banquet

方言集汇

◎ 粤语:jin3
◎ 客家话:[梅县腔] jan5 [东莞腔] jen5 [客语拼音字汇] yan4 [宝安腔] jen5 [客英字典] jen5 [台湾四县腔] jen5 [陆丰腔] jan5 [海陆丰腔] re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七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殄先開上聲開口四等qenx/eenʔ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