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黄腾踏

fēi huáng téng tà [ fei huang teng ta]
繁体 飛黃騰踏
注音 ㄈㄟ ㄏㄨㄤˊ ㄊㄥˊ ㄊㄚ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形容马的飞驰。后多比喻官职地位升得很快。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成语用法

飞黄腾踏作谓语、定语;指地位升得快。

引证解释

⒈ 形容马的飞驰。后多比喻官职地位升得很快。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元陈赓《武善夫桃源图》诗:“飞黄腾踏有天倪,紫电转盼天山低。”
亦作“飞黄腾达”。 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李春郎飞黄腾达,赖长者恩荣德化。”
《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只这苏州城内有无数高才饱学,朝吟暮咏,受尽了灯窗之苦,尚不能勾飞黄腾达。”
叶圣陶《倪焕之》二:“那时还行着科举,出身寒素,不多时便飞黄腾达的,城里就有好几个。”
亦省作“飞黄”。 明邵璨《香囊记·起程》:“及早飞黄千里,扬姓字耀门楣。”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贱名已録,所未投到者,欲一见飞黄之快耳。”
冯德英《苦菜花》第四章:“功成之日,飞黄之时,幸勿遗我碌碌也。”

飞黄腾踏的国语词典

比喻得意于仕途。参见「飞黄腾达」条。

飞黄腾踏的网络释义

飞黄腾踏

  • 飞黄腾踏是一个成语,读音是fēi huáng téng tà,形容马的飞驰。后多比喻官职地位升得很快。出自《淮南子》卷六〈览冥训〉。
  • 汉字详情

    fēi [fei]
    部首: 309
    笔画: 3
    五笔: NU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O
    四角: 12013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小篆字形,下面象展开的双翼,上面象鸟首。本义:鸟飞)

    (2) 同本义

    飛,鸟翥也。象张翼之形。——《说文》

    飞鸟遗之音。——《易·小过》

    明珠弹于飞肉。——《太玄·唐》。注:“飞肉,禽鸟也。”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 张志和《渔歌子》

    鸟倦飞而知还。——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鸢飞戾天者。——吴均《与朱元思书》

    (3) 又如:飞凫(飞翔的凫鸟);飞翰(飞翔的小鸟);飞鸿(飞翔中的鸿雁)

    (4) 泛指飞翔

    飞龙在天。——《易·乾》

    彗孛飞流。——《汉书·天文志》。注:“绝迹而去也。”

    (5) 又如:飞虫(能飞的昆虫类);飞蝗(指善飞的蝗虫);飞鱼钩(叉鱼的钩子)

    (6) 物体随风在空中飘游浮荡

    桃李阴阴柳絮飞。——唐· 王维《酬部给事》

    胡天八月即飞雪。——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茅飞渡江洒江郊。——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樯橹灰飞烟灭。——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 又如:飞絮(空中飘摇的柳絮);飞天光棍(手段高强的地痞无赖);飞火(爆竹的声音与火光);飞星(流星般迅疾)

    (8) 矿物药或颜料,研成细末,置于水中以漂去其浮于水面的粗屑

    这些颜色,咱们淘澄飞跌着。——《红楼梦》

    形容词

    (1) 疾速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

    一夜飞渡镜湖月。——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又如:飞风(迅速;飞快);飞云掣电(形容迅疾);飞骑(像飞一般奔驰的马);飞报(迅速报告);飞递(迅速递送);飞札(飞速写成的信件或诗笺)

    (3) 没有根据的

    乃悬飞书诽谤,下狱死。——《后汉书·梁松传》

    (4) 又如:飞飞扬扬(议论纷纷);飞扎(凭空陷害;敲诈勒索);飞言(没有根据的话。同飞语、蜚语、流言)

    (5) 不具姓名的

    飞书者,无根而至若飞来也。——《后汉书·梁松传》注

    (6) 又如:飞书(不具姓名的书信。即匿名信);飞章(不具姓名而诬害他人的书信。同飞书);飞条(匿名信。同飞书)

    (7) 意外的 。如:飞灾(意外的灾祸);飞变(报告紧急事变的文书);飞祸(意外之灾祸。也作飞来祸、飞来横祸、飞殃走祸、飞灾横祸);飞谤(意料之外所传出的诽谤之言)

    (8) 凌空,高

    燕巢于飞幕之上。——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又如:飞陛(高耸的台阶);飞观(飞阁,高耸的楼观)

    (10) 通“肥”( féi)。肌肉丰满

    文君为我端著兮,利飞遁以保名。——《后汉书·张衡传》

    飞遁离俗。——曹植《七启》

    名词

    (1) 禽鸟和有翅的小虫 。如:飞潜(飞禽和水生动物);飞肉(指鸟);飞走(飞禽与走游);飞翮(指鸟);飞虫(飞鸟的别称)

    (2) 奔驰的马

    今陛下骋六飞,驰不测山。——《汉书》。颜师古注引 如淳曰:六马之疾若飞也。

    (3) 飞星,流星的一种

    彗孛飞流。——《汉书》

    副词

    表示程度,相当于“很”、“极” 。如:农民们说话是飞灵的飞红(鲜红,通红);飞利(非常锋利);飞智(突然产生的念头或智谋)

    英文翻译

    fly; go quickly; dart; high

    方言集汇

    ◎ 粤语:fei1
    ◎ 潮州话:bue1 hui1 (pue hui)

    宋本广韵

    huáng [huang]
    部首: 1101
    笔画: 11
    五笔: AMW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LWC
    四角: 4480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2) 黄色

    黄,地之色也。——《说文》

    黄为土色,位在中央。——《论衡·騐符》

    黄中之色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者中也。——《礼记·郊特牲》

    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易·坤》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绿衣黄裳。

    千里黄云白日曛。——唐· 高适《别董大》

    地履其黄。——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得张黄盖。——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黄烘烘(形容金黄色);黄干干(形容很黄);黄骝(黄红色的骏马);黄盖(帝王车上所用的黄色车盖)

    (4) 枯黄 。如:黄落(指草木的枯黄凋零);枯黄(凋零的草木);黄芦(枯草的芦苇);黄芜(枯草);黄落(草木枯萎凋零);黄萎(枯黄衰萎);黄桑(叶子发黄的桑树)

    (5) 美好 。如:黄黄(形容美好);黄茂(丰美的谷物)

    动词

    (1) 垮掉,坏了事

    薛蟠听了这话,又怕闹黄了 宝蟾之事,忙又赶来骂 秋菱。——《红楼梦》

    (2) 成熟 。如:黄陇(庄稼成熟后的田垄);黄稼(成熟的稻麦)

    名词

    (1) 黄赤色的马

    有骄有皇,有骊有黄。——《诗·鲁颂·駉》

    路车乘黄。——《诗·秦风·渭阳》

    (2) 金印

    怀银黄,垂三组。——《汉书·酷吏传·杨仆》

    佩紫怀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3) 黄颜色的染料或颜料 。如:酸性黄;碱性黄;直接黄

    (4) 黄河的简称 。如: 治黄;黄泛区

    (5) 黄帝的略称 。如:黄老(“黄帝”与“老子”的合称);黄炎(“黄帝”与“炎帝”的合称);黄唐(指“黄帝”和“唐尧”);黄神(指“黄帝”)

    (6) 指色情的书刊、电影、录像等 。如:扫黄

    (7) 古国名 ,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

    (8) 指酒 。如:黄公(卖酒之家);黄流(指美酒);黄封(泛指美酒);黄汤(酒的别名);黄娇(酒的代称)

    (9) 指幼儿 。如:黄口孺子(年幼无知的孩子);黄口(指幼儿);黄吻(同黄口);黄颔(即黄口。指幼儿)

    (10) 指老人 。如:黄者(指老人);黄耄(指老人);黄发(指老人);黄眉(黄色的眉毛,指老人)

    (11) 粪便

    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灵枢经》

    (12) 牛黄

    牛有黄在胆。——宋· 苏轼《格物粗谈》

    (13) 黄犬

    左牵黄,右擎苍。——宋·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4) 热病

    古父老言五十年前,多患热黄。——唐· 李肇《唐国史补》

    (15) 烟叶

    茶黄互市,为制夷之要。——清· 魏源《默觚下》

    英文翻译

    yellow;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wong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wong2 [东莞腔] wong2 [陆丰腔] wong3
    ◎ 潮州话:ng5

    宋本广韵

    téng [teng]
    部首: 444
    笔画: 13
    五笔: EUD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FQM
    四角: 79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马,朕( zhèn)声。本义:马奔腾)

    (2) 同本义

    腾,传也。——《说文》。谓传车马驰。

    腾,奔也。——《广雅》

    腾众车使径待。——《离骚》

    腾驴驘以驰逐。——《楚辞·愍命》

    腾驾步游。——《楚辞·大招》

    士饱而歌,马腾于槽。——韩愈《平淮西碑》

    (3) 又如:奔腾(许多马跳跃着奔跑);腾夷(在平地上奔驰。喻宦途顺利);腾逐(奔驰追赶);腾藉(奔腾践踏);腾噬(奔腾咬啮);腾驾(使车马奔驰);腾嬉(奔腾嬉戏)

    (4) 奔驰

    潜龙腾渊。——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5) 跳跃

    遂相腾击。——《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腾那(窜跳躲闪。指武功);腾身(跃身,纵身);腾超(跳跃腾空);腾距(跳跃);腾身而过;腾希(腾跃于空中);腾奔(腾跃奔驰);腾轩(腾跃高举);腾倚(或腾跃或倚立);腾闪(腾跃闪避);腾驰(腾跃奔驰);腾跣(赤足腾跃);腾奋(腾跃奋飞);万马奔腾;腾踯(腾空跳跃,向上跳);腾霄(腾空,冲天);腾凌(腾跃);腾逸(腾空跨越);腾击(腾空攻击)

    (7) 使房屋空出

    不如就把书院腾了出来。——《官场现形记》

    (8) 又如:腾房子给客人住

    (9) 升入空中;上升

    天气下降,地气上腾。——《礼记·月令》

    (10) 又如:升腾(向上升起);腾上(向上升);腾降(升降);腾掉(升空漂动);腾矫(飞升,升高);腾薄(上下起伏);腾海(升于海上);腾起(升起);腾蛟起凤;腾化(飞升成仙);腾达(升腾;上浮);腾掷(向上飞起);腾冲(飞上天空);腾举(飞升);腾骞(飞升,升空)

    (11) 传递

    枹止响腾。——宋· 苏轼《石钟山记》

    (12) 如:腾羞(传送食物);腾告(传告);腾榜(传递文告);腾书(传递书信);腾倒(转移挪动);腾言(传言);腾呼(传呼)

    (13) 翻腾

    不震不腾。——《诗·鲁颂·閟宫》

    百川沸腾。——《诗·小雅·十月之交》

    忽风云腾涌,急系缆。——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14) 又如:腾波(翻腾的波浪);腾踊(水翻腾上涌);腾倾(腾涌倾注);腾溢 (翻腾漫溢);腾扬(翻腾上涌)

    (15) 驾;乘

    腾驴赢以驰逐。——《楚辞·刘向·九叹·愍命》

    (16) 又如:腾龙(驾龙,乘龙)

    (17) 凌驾

    为人臣者,变故易常,而巧官以谄上,谓之腾。——《管子》

    副词

    突,忽——表示动作状态 。如:腾地(腾的。猛然,一下子)

    英文翻译

    fly; gallop; run; prance; rise

    方言集汇

    ◎ 粤语:tang4

    宋本广韵

    tà,tā [ta,ta]
    部首: 717
    笔画: 15
    五笔: KHIJ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RMEA
    四角: 62169

    详细解释

    动词

    (1) 落下 。如:蹋顿(跌倒);蹋衍(指斜平的下坡路)

    (2) 下垂 。如:蹋翼(耷拉着翅膀。颓丧无所作为的样子)

    (3)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足,沓( )声。本义:足着地;踩 )

    (2) 同本义

    踏,足著地也。——《玉篇》

    足踏使坚平。——《齐民要术·种葵》

    鸡子圆转不止,便下床以屐齿踏之。——《晋书·王述传》

    (3) 又如:踏步不前;踏雪(在雪地上行走);把火踏灭;踏踏(马蹄声,也作蹋蹋);踏破菜园(吃素的人,破了荤戒);踏蹑(织布时踩踏织机的踏板)

    (4) 边走边唱;打拍

    到明辛苦无处说,齐声腾踏牵船歌。——唐· 王建《水夫谣》

    (5) 又如:踏场(按照乐调节拍舞蹈);踏臂(连臂而歌,踏地打节拍);踏蹄(歌舞时以足踏地为节)

    (6) 查,勘察 。又如:踏逐(寻求,觅取);踏验(实地勘察);踏灯(元宵节上灯市看灯);踏缉(察访搜捕);踏察(勘察,探测)

    (7) 迈步 。如:踏罡步斗(道家作法时以特定方位的步子移动);踏踵(漫步);踏屣(犹行步);踏实(行步稳健;落实)

    (8) 吞咽

    县官踏飧去,簿吏复登堂。——唐· 李贺《感讽五首》

    (9) 跟随 。如:踏肩(一个紧接一个);踏故习常(因袭守旧,安于现状)

    (10) 游赏 。如:踏花(踏青,游春);踏赏(踏青赏景)

    (11) 踢 。如:踏蹴(踢);踏鞠(古代的一种踢球运动)

    (12) 蹬

    娇儿恶卧踏里裂。——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名词

    (1) 脚凳,搁脚的矮几 。如:踏床(置于床前搁脚的小凳,用来防潮寒之气侵入脚底);踏床板(踏床);踏垫(门口除鞋尘的垫子);踏凳(踏脚凳)

    (2) 鞋

    朔音悲嘒管,瑶踏动芳尘。——温庭筠《观舞妓》

    (3) 另见

    英文翻译

    step on, trample, tread on, walk

    方言集汇

    ◎ 粤语:daap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ap8 [梅县腔] tap8 [海陆丰腔] tap8 [台湾四县腔] tap8 [宝安腔] tap8 [陆丰腔] tap8 [东莞腔] tap8 [客英字典] tap8 [客语拼音字汇] dad6 tab6
    ◎ 潮州话:da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七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合入聲開口一等tʰɒpt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