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使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吐蕃 称骑马传递消息或传送公文的人。
宋 钱易 《南部新书》乙:“ 蕃 中飞鸟使,中国之驛骑也。”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军旅》:“ 吐蕃 陷 麟州 ,虏将 徐舍人 ,会飞鸟使至,召其军还,飞鸟使,犹传骑也。”
引证解释
⒈ 吐蕃称骑马传递消息或传送公文的人。
引宋钱易《南部新书》乙:“蕃中飞鸟使,中国之驛骑也。”
明王志坚《表异录·军旅》:“吐蕃陷麟州,虏将徐舍人,会飞鸟使至,召其军还,飞鸟使,犹传骑也。”
飞鸟使的国语词典
骑马传递消息或传送公文的人。
飞鸟使的网络释义
飞鸟使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小篆字形,下面象展开的双翼,上面象鸟首。本义:鸟飞)
(2) 同本义
飛,鸟翥也。象张翼之形。——《说文》
飞鸟遗之音。——《易·小过》
明珠弹于飞肉。——《太玄·唐》。注:“飞肉,禽鸟也。”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 张志和《渔歌子》
鸟倦飞而知还。——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鸢飞戾天者。——吴均《与朱元思书》
(3) 又如:飞凫(飞翔的凫鸟);飞翰(飞翔的小鸟);飞鸿(飞翔中的鸿雁)
(4) 泛指飞翔
飞龙在天。——《易·乾》
彗孛飞流。——《汉书·天文志》。注:“绝迹而去也。”
(5) 又如:飞虫(能飞的昆虫类);飞蝗(指善飞的蝗虫);飞鱼钩(叉鱼的钩子)
(6) 物体随风在空中飘游浮荡
桃李阴阴柳絮飞。——唐· 王维《酬部给事》
胡天八月即飞雪。——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茅飞渡江洒江郊。——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樯橹灰飞烟灭。——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 又如:飞絮(空中飘摇的柳絮);飞天光棍(手段高强的地痞无赖);飞火(爆竹的声音与火光);飞星(流星般迅疾)
(8) 矿物药或颜料,研成细末,置于水中以漂去其浮于水面的粗屑
这些颜色,咱们淘澄飞跌着。——《红楼梦》
形容词
(1) 疾速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
一夜飞渡镜湖月。——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又如:飞风(迅速;飞快);飞云掣电(形容迅疾);飞骑(像飞一般奔驰的马);飞报(迅速报告);飞递(迅速递送);飞札(飞速写成的信件或诗笺)
(3) 没有根据的
乃悬飞书诽谤,下狱死。——《后汉书·梁松传》
(4) 又如:飞飞扬扬(议论纷纷);飞扎(凭空陷害;敲诈勒索);飞言(没有根据的话。同飞语、蜚语、流言)
(5) 不具姓名的
飞书者,无根而至若飞来也。——《后汉书·梁松传》注
(6) 又如:飞书(不具姓名的书信。即匿名信);飞章(不具姓名而诬害他人的书信。同飞书);飞条(匿名信。同飞书)
(7) 意外的 。如:飞灾(意外的灾祸);飞变(报告紧急事变的文书);飞祸(意外之灾祸。也作飞来祸、飞来横祸、飞殃走祸、飞灾横祸);飞谤(意料之外所传出的诽谤之言)
(8) 凌空,高
燕巢于飞幕之上。——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又如:飞陛(高耸的台阶);飞观(飞阁,高耸的楼观)
(10) 通“肥”(
)。肌肉丰满文君为我端著兮,利飞遁以保名。——《后汉书·张衡传》
飞遁离俗。——曹植《七启》
名词
(1) 禽鸟和有翅的小虫 。如:飞潜(飞禽和水生动物);飞肉(指鸟);飞走(飞禽与走游);飞翮(指鸟);飞虫(飞鸟的别称)
(2) 奔驰的马
今陛下骋六飞,驰不测山。——《汉书》。颜师古注引 如淳曰:六马之疾若飞也。
(3) 飞星,流星的一种
彗孛飞流。——《汉书》
副词
表示程度,相当于“很”、“极” 。如:农民们说话是飞灵的飞红(鲜红,通红);飞利(非常锋利);飞智(突然产生的念头或智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bue1 hui1 (pue hui)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小篆作字形,都象鸟形。本义:飞禽总名) 同本义
鸟,长尾禽总名也。象形。——《说文》
飞鸟遗之音。——《易·小过》
我则鸣鸟不闻。——《书·君奭》
有鸟高飞。——《诗·小雅·菀柳》
鸟乃去矣。——《诗·大雅·生民》
兽奔鸟窜。——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鸟篆(鸟形的篆书);鸟卜(用鸟预卜年岁的吉凶);鸟恨(鸟声含恨);鸟乌(指乌鸦);鸟迹(鸟的足迹);鸟耘(群鸟耘田);鸟径(仅容飞鸟通行的小径);鸟歌(鸟声如歌声,故称鸟鸣为鸟歌);鸟举(鸟飞。比喻行动快速);鸟窜(形容奔窜快速如鸟飞)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2) 同本义
使,伶也。——《说文》。按,伶者,令也。
故君使其臣。——《礼记·表记》。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世家》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列传》
魏王使将军 晋鄙将十万众救 赵。——《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又如:支使(命令人去做事)
(4) 派遣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汉· 贾谊《过秦论》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5) 又如:差使(差遣;派遣);使转(打发去);使遣(差遣);使会(差遣,使唤)
(6) 致使;让;叫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清· 黄宗羲《原君》
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清· 林觉民《与妻书》
(7) 又如:一场大火,使他一贫如洗;虚心使人进步
(8) 运用;使用
联闻,使功不如使过。——《旧唐书·李靖传》
造父巧于使马。——《韩诗外传》
尚贤使能。——《荀子·王制》
(9) 又如:使费(使用钱财);使低嘴(说坏话);使不着(用不着);使民(使用民力);使风(利用风力);使指(使用手指);使官(利用职权);使弊幸(用心计);使贤任能(任用有品德有才能的人);使钱出土
(10) 使唤;役使;支使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民之外事,莫难于战,故轻法不可以使之。——《商君书·外内》
使之虽病也。——《礼记·檀弓》
况于使之者乎。——《荀子·解蔽》。注:“役也。”
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恣君之所使之。——《战国策·赵策》
(11) 又如:使伶(供使唤的人);使役(役使,驱使)
(12) 耍弄;玩弄 。如:使棒;使酒(耍酒疯);使乖(耍小聪明);使坏(出坏主意;耍花招);使作(作弄;摆弄);使道儿(耍手段);使心用幸(用心机);使促狭(玩弄阴险手段);使法(玩弄手法);使乖弄巧(卖弄风骚;耍手腕;耍花招);使刁(玩弄欺诈手法)
(13) 出使
唐雎使于 秦。——《战国策·魏策》
臣舍人蔺相如可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4) 又如:使人(奉命出使的人)
(15) 放纵,任性
灌夫为人刚直,使酒。——《汉书·灌夫传》。注:“因酒而使气也。”
(16) 又如:使脾气;使心别气(发脾气);使性(使性气,使性儿。发脾气,任性)
(17) 可以,行 。如:使的(可以)
(18) 主使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 魏之私人, 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名词
(1) 使者
时汉连伐 胡,数通使相窥视。——《汉书·苏武传》
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战国策·齐策》
(2) 又如:专使;使曹(使者);使轺(使者所用的快车);使牙(节度使办公的衙门);使臣星(使者);使车(使者所乘之车);使传(经使者传达的皇帝诏书);使署(使馆);使客(使者);使官(使臣);使物(使者和货物)
(3) 使命
时周瑜受使至 番阳, 肃劝 权召 瑜还。——《资治通鉴》
(4) 佣人;奴仆
那厨役雇的是个乡下小使。——《儒林外史》
(5) 又如:使下(仆从);使长(奴仆对家主的称呼);使婢(侍婢;婢女);使唤的(奴仆,仆婢);使人(仆人);使数(随从,供使唤的人);使头(仆人的头儿)
(6) 官名。负责某种政务的官员 。如:节度使;转运使
(7) 姓
(1) 假如;如果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 秦。—— 清· 刘开《问说》
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2) 又如:使无先生相助,岂有我之今日?使能发愤图强,必定前途无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e3 se5 [客语拼音字汇] si3 [客英字典] sii3 [东莞腔] su3 [海陆丰腔] sii3 sii6 [台湾四县腔] sii3 sii5 [沙头角腔] su3 [陆丰腔] sii3 [宝安腔] su3
◎ 潮州话:sai2 sa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史 | 踈士 | 生 | 之 | 上聲 | 紙 | 開口三等 | 止 | 之 | ʃĭə | srix/shi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