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风,票声。本义:旋风;暴风) 同本义
飘,回风也。…盘旋而起。——《说文》
少阳所至为飘风。——《素问·六元正纪论》
回风为飘。——《尔雅》
其为飘风。——《诗·小雅·何人斯》
飘至风起。——《汉书·蒯通传》
飘风不终朝。——《老子》。注:“飘风,疾风也。”
(2) 又如:飘风(旋风);飘骤(疾风骤雨。比喻事物突然骤起);飘风骤雨(突然而来的旋风暴雨。比喻不能长久)
动词
(1) 飘扬,飞扬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世说新 语·容止》
山河破碎风飘絮。——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2) 又如:飘姚(飘动的样子。即飘摇);飘瓦(飞起的瓦片);飘袖(衣袖随风飘扬。形容雪花飞舞的样子);飘旋(飞舞);飘逝(飞逝);飘翔(飞翔,高飞);飘登(飞升);飘絮(随风飞舞的柳絮);飘瞥(雪花飞舞的样子)
(3) 落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唐· 李商隐《重过圣女祠》
(4) 又如:飘瓦(自屋顶落下的瓦片。比喻意外的灾祸);飘坠(飘零,落下);飘堕(飘失,坠落);飘殚(凋落);飘淋(流泻)
(5) 流离,浮荡
飘零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6) 又如:飘兀(随波飘离);飘泊(随水飘流。比喻流离失所);飘流(比喻四处流浪);飘洒(流荡;浪荡);飘零书剑(形容古代文人游学四方,到处漂泊);飘寄(飘流寄寓。即飘泊);飘寓(飘泊旅寄);飘萍(随风飘荡的浮萍。比喻飘泊不定)
(7) 吹
人多私铸。稍就薄小,乃至风飘水浮。——《北史·杨侃传》
(8) 又如:飘英(风吹拂着兵器上的饰物);飘翥(被风吹飞);飘飘(风吹的样子)
形容词
(1) 迅疾
圣人则不可以飘矣。——《吕氏春秋·观表》
(2) 又如:飘迅(快速;短促);飘逸
(3) 洒脱 。如:飘然出世(形容洒脱出俗的样子);飘举(形容才情风发超逸)
(4) 杳渺 。如:飘渺;飘瓦虚舟(指虚浮之物);飘邈(形容声音清长悠远。同“飘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因声。本义:车垫子。字本作“因”)
(2) 同本义
茵,车重席也。——《说文》
交茵畅毂。——《秦风·小戎》。传:“文茵虎皮也。”
茵席。——《礼记·少仪》。注:“著褥也。”
御者在茵上。——《汉书·五行志》
同车未尝敢均茵冯。——《汉书·周阳由传》
绿草如茵。——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茵伏(茵轼。车蓐和车轼);茵冯(茵凭。车蓐与车轼)
(4) 衬垫;褥子 。如:茵席(褥垫;草席)
形容词
(1) 通“氤”
茵蕴祗冥。——《江文通集·莲花赋》
(2) 又如:茵蘊(氤氲。气弥漫的样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n1 [客英字典] jin1 [台湾四县腔] jin1 [陆丰腔] jin1 [梅县腔] jin1 [宝安腔] jin1 [客语拼音字汇] yi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因 | 於眞 | 影 | 眞A | 平聲 | 眞 | 開口三等 | 臻 | 眞A | ʔĭĕn | qjin/in |
详细解释
là
动词
(1) 丢了,漏掉 。如:丢三落四;这里落了两个字
(2) 忘了拿,没注意取 。如:我忙着出来,把票落在家里了
(3) 落后 。如:落下很远;落在后面
(4) 没有上,误 。如:落了一个星期的课
(5) 另见
lào
名词
曲艺名。北方对“莲花落”的俗称。又泛指各种曲艺杂耍 。如:落子馆(演北方曲艺杂耍的场所)
动词
(1) 捞,赚
把东西开个花账儿,落他二三两银子。——《西游记》
(2) 又如:落褒贬(落下不是);落亏欠(欠下人情债)
(3) 脱落;退去 。如:落后(退色)
(4) 错失 。如:落枕(又名失枕。因睡觉时受寒或枕枕头的姿势不合适,以致脖子疼痛,转动不便)
(5) 倒,倒下 。如:落炕(方言。病得不能起床)
(6) 另见
luō
(1) ——“大大落落”(
):方言。形容态度大方(2) 另见
luò
动词
(1) (形声。从艸,洛声。本义:叶落,花落)
(2) 同本义
落,凡草曰零,木曰落。——《说文》
草木黄落。——《礼记·月令》
及荣华之未落兮。——《楚辞·离骚》
唯草木之零落兮。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卫风·氓》
人闲桂花落。——唐· 王维《鸟鸣涧》
落英缤纷。——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叶落树下。——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纷堕如落叶。——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落红(落花);落花媒人(不正当男女关系的撮合人);落英缤纷(落地零乱的样子);落木(落叶);落花时节(指暮春季节)
(4) 脱离;脱身 。如:落荒而走(逃离战场,奔向荒野)
(5) 泛指下落;下坠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
牙齿半落左耳聋。——杜甫《复阴》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其印自落。——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鸡鸣月落。——明· 魏禧《大铁椎传》
贼应声落。
(6) 又如:贼应声落;落土(指太阳或月亮下山);落山(指太阳下山);落羽(指受伤坠地的鸟);涨落;落生(射落生灵,即猎取鸟类);落帽(帽子为风吹落);落絮(落下的丝絮。比喻飘落的柳絮;比喻飘落的雪花);落潮(退潮);落雁沉魚(形容女子貌美所用之詞);落坐(坐下);落台(下台;了結);落地罩(可以坠到地面的帷幕)
(7) 掉进;掠?
不可落于敌人之手。——清· 全祖望《梅花岭記》
几落贼手死。——宋· 文天祥《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8) 又如:落局(落入骗局);落夜(入夜)
(9) 耽误;荒废
夫子阖行邪?无落吾事。——《庄子·天地》
(10) 又如:落索(萧索);落然(荒废的样子)
(11) 衰败
盛而不落者,未之有也。——《管子·宙合》
(12) 又如:落漠(落拓,潦倒);落羽(羽毛摧落。比喻失意);落薄(落魄;潦倒失意);落拓(落魄;穷困失意;放荡不羁);落膘(指牲畜变瘦)
(13) 除去;特指免去职务等 。如:落台(卸去公职)
(14) 止息;停留;亦指留下
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红楼梦》。又如:落市(歇市,停止营业);落草(停止);落夜(住宿,过夜)
(15) 遗留在后面 。如:落卷(没有录取的卷子);落名(考试落第);落脚货(剩下来的布头零碎)
(16) 归属 。如:落着(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落台(結束,告一段段)
(17) 得到
俺若是一心行正,落一个万古名扬。——《射柳捶丸》
(18) 又如:落不的(得不到);落来(得到某种结果);落定(成为定局);落保(担保)
(19) 克扣,中饱钱财 。如:落钞(经手银钱时私下克扣一小部分);落腰(收进腰包);落阁(中饱私囊;从中渔利);落钱(侵吞经手钱财)
(20) 古代宫室建成时举行祭礼
楚子成 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左传·昭公七年》
(21) 又如:落成
(22) 通“络”。羁勒,用网状物兜住
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庄子·秋水》
成玄英 疏:“牛鼻可穿,馬首可絡。”
(23) 中医的经络系統
原人血脉经落骨髓。——《汉书·艺文志》
形容词
(1) 衰败;零落;稀疏
家贫,宾客益落。——《史記》
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落解粥(极稀的粥);落然(冷落);落堕(零落);落驿(稀疏,零落)
名词
(1) 停留的地方 。如:落着(落著。下落,分晓);落点(指球着落的位置)
(2) 居处
矗不知几千万落。——唐· 杜枚《阿房宫赋》
(3) 又如:院落;部落;村落
量词
(1) 叠,摞 。如:公公拿着一落砖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ok8 [陆丰腔] lok8 [海陆丰腔] lok8 lak8 lap7 lau5 [梅县腔] lok8 [台湾四县腔] lok8 lak8 lap7 lau5 [客英字典] lok8 [东莞腔] lok8 [宝安腔] lok8 [客语拼音字汇] lau4 log6
◎ 潮州话:loh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落 | 盧各 | 來 | 鐸開 | 入聲 | 藥 | 開口一等 | 宕 | 唐 | lɑk | lak |
详细解释
hún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昆声。本义:水势盛大)
(2) 同本义
混,丰流也。——《说文》
汩乎混流。——司马相如《子虚赋》
或混沦乎泥沙。——郭璞《江赋》
(3) 又如:混沦(水旋转的样子);混澒(水流漫涌回旋的样子);混瀁(水大无边的样子)
(4) 浑浊,水多泥多杂质而不清澈
时混混兮浇饡。——《楚辞·王逸·九思·伤时》。注:“混混,浊也。”
玄混之中。——《文选·班固·典引》
(5) 又如:混混(浑浊);混秽(使混浊污秽);混浑(浑浊不清)
(6) 糊涂 。如:混混沌沌(迷糊不清醒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混混(糊里糊涂,无知无识)
(7) 胡乱 。如:混说八道(胡说八道);混说(胡说)
副词
(1) 全部。同“浑”
辑政蹈故,混不加修。——明· 方孝孺《张彦辉文集序》
(2) 整个。同“浑”
(3) 另见
hùn
动词
(1) 混同,混合搀杂
若能类善物以混厚民人者。——《国语·周语下》
吿尧之时,混吾之美在下。——《管子·侈靡》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老子》
天下混而为一。——《淮南子·览冥》
六合既混。——《太玄·玄图》
混逐蔓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混融(混和。混和融合);混淆(混杂);混挠(混杂;搅乱);混缠(搅在一起;纠缠);混羼(混杂;搀杂)
(3) 用武力统一 。如:混并(合并;统一);混齐(统一;混同)
(4) 闹;搅乱 。如:混渎(胡乱纠缠);混践(打扰;糟踏);混扰(随意打扰);混搅(胡闹)
(5) 苟且度日;苟且谋取 。如:混穷(苟且度过穷困的日子);混营子(为谋生而当兵)
(6) 欺骗,企图蒙混过关 。如:混赖(用蒙骗的手段占为己有;蒙混抵赖);混冒(蒙混冒充)
(7) 冒充 。如:鱼目混珠;混他的招牌
(8) 埋伏,躲藏 。如:混在其中的叛徒
(9)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n5 fun3 gun3 [东莞腔] kun2 [台湾四县腔] fun5 fun3 gun3 [梅县腔] fun3 [陆丰腔] fun3 [客语拼音字汇] fun4 kun1 [宝安腔] kun3 [客英字典] fun3 gwu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混 | 胡本 | 匣 | 魂 | 上聲 | 阮 | 合口一等 | 臻 | 魂 | ɣuən | ghuonx/huo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