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然远翥

piāo rán yuǎn zhù [piao ran yuan zhu]
注音 ㄆ一ㄠ ㄖㄢˊ ㄩㄢˇ ㄓㄨ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为超脱世事,远由而去。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蔡锷《致唐继尧皓电》:“侪辈中果有三数人身先引退,飘然远翥,实足以对于今日号称伟人志士、英雄豪杰一流直接下一针砭,为后来留一榜样。”

成语用法

飘然远翥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汉字详情

piāo [piao]
部首: 410
笔画: 15
五笔: SFI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MFHNK
四角: 179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风,票声。本义:旋风;暴风) 同本义

飘,回风也。…盘旋而起。——《说文》

少阳所至为飘风。——《素问·六元正纪论》

回风为飘。——《尔雅》

其为飘风。——《诗·小雅·何人斯》

飘至风起。——《汉书·蒯通传》

飘风不终朝。——《老子》。注:“飘风,疾风也。”

(2) 又如:飘风(旋风);飘骤(疾风骤雨。比喻事物突然骤起);飘风骤雨(突然而来的旋风暴雨。比喻不能长久)

动词

(1) 飘扬,飞扬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世说新 语·容止》

山河破碎风飘絮。——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2) 又如:飘姚(飘动的样子。即飘摇);飘瓦(飞起的瓦片);飘袖(衣袖随风飘扬。形容雪花飞舞的样子);飘旋(飞舞);飘逝(飞逝);飘翔(飞翔,高飞);飘登(飞升);飘絮(随风飞舞的柳絮);飘瞥(雪花飞舞的样子)

(3) 落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唐· 李商隐《重过圣女祠》

(4) 又如:飘瓦(自屋顶落下的瓦片。比喻意外的灾祸);飘坠(飘零,落下);飘堕(飘失,坠落);飘殚(凋落);飘淋(流泻)

(5) 流离,浮荡

飘零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6) 又如:飘兀(随波飘离);飘泊(随水飘流。比喻流离失所);飘流(比喻四处流浪);飘洒(流荡;浪荡);飘零书剑(形容古代文人游学四方,到处漂泊);飘寄(飘流寄寓。即飘泊);飘寓(飘泊旅寄);飘萍(随风飘荡的浮萍。比喻飘泊不定)

(7) 吹

人多私铸。稍就薄小,乃至风飘水浮。——《北史·杨侃传》

(8) 又如:飘英(风吹拂着兵器上的饰物);飘翥(被风吹飞);飘飘(风吹的样子)

形容词

(1) 迅疾

圣人则不可以飘矣。——《吕氏春秋·观表》

(2) 又如:飘迅(快速;短促);飘逸

(3) 洒脱 。如:飘然出世(形容洒脱出俗的样子);飘举(形容才情风发超逸)

(4) 杳渺 。如:飘渺;飘瓦虚舟(指虚浮之物);飘邈(形容声音清长悠远。同“飘渺”)

英文翻译

whirlwind, cyclone; floating

方言集汇

◎ 粤语:piu1

宋本广韵

rán [ran]
部首: 403
笔画: 12
五笔: QDO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KF
四角: 23338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 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然,烧也。——《说文》

(3) 俗字作“燃”

若火之始然。——《孟子》

蒸间容蒸,然者处下焉。——《管子·弟子职》

夜然脂照城外。——《三国志·刘馥传》

(4) 又如:然海(古代传说中的油海,其水可燃);然脂(点油脂或蜡烛照明);然灰(死灰复燃);然除(烧毁);然火(点火);然炬(点燃火炬);然脂(泛指点燃火炬);然犀(传说点燃犀牛的角可以照见怪物。后以明察事务为然犀);然灯(点灯)

(5) 明白

夫燧之取火于日,慈石之引铁,蟹之败漆,葵之乡日,虽有明智,弗能然也。——《淮南子·览冥》

(6) 耀;照耀

然目之绮,裂鼻之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正始寺》

(7) 以为…对;同意

广以为然。——《史记·陈涉世家》

愬然之。——《资治通鉴·唐纪》

(8) 又如:然纳(同意采纳);然疑(半信半疑,犹豫不决);然赞(赞同);然然可可(犹唯唯诺诺);然可(同意);然诺(答允,许诺);然许(然信。许诺;信守诺言);然信(然诺,许诺);然可(应允)

(9) 形成

楹之铭曰:毋曰胡残,其祸将然。——《大戴礼记》

(10) 宜;合适

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淮南子》

(1) 但是,然而

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唐· 柳宗元《三戒》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然且(然而;尚且);然如(然而)

(3) 虽然。表示让步关系 。如:然是(虽然);然虽(虽然)

(4) 于是

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妇人有保 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 灵公曰:“善。”然不伐 蒲。——《史记》

(5) 然后;才 。如:然乃(然后);然始(犹然后)

形容词

是,对 假借为嘫。

然,应也。——《广雅》

子曰:然。——《论语·阳货》

不侵为然诺者也。——《史记·张耳陈馀传》

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邪?”晏子对曰:“然,是也。”——《晏子春秋》

代词

(1) 如此,这样,那样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 河东,移其粟于 河内; 河东凶亦然。——《孟子》

(2) 又如:理所当然;其实不然

英文翻译

yes, certainly; pledge, promise

方言集汇

◎ 粤语:jin4
◎ 客家话:[梅县腔] jan2 [沙头角腔] jen2 [客语拼音字汇] yan2 [台湾四县腔] jen2 [东莞腔] jen2 [陆丰腔] jan3 [宝安腔] jen2 [海陆丰腔] ren2 [客英字典] j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如延仙A開平聲開口三等仙Anjen/rennʑĭɛn
yuǎn [yuan]
部首: 306
笔画: 7
五笔: FQP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MMU
四角: 313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辵( chuò),袁声。本义:走路走得长)

(2) 同本义 。引申距离大,相隔远。与近相对

远,辽也。——《说文》

远,遐也。——《尔雅》

屏之远方。——《礼记·王制》。注:“九州之外也。”

柔远人也。——《礼记·中庸》

穷高极远。——《礼记·乐记》

念悲其远。——《战国策·赵策》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左传·三十三年》

缦立远视。——唐· 杜牧《阿房宫赋》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极目远望。——《广东军务记》

(3) 又如:远行无急步(走长路不能走得太急);远游之戒(指孔子“父母在,不远游”的戒训);远招近揖(热情相邀、礼貌相待远近友人);远水近火(即远水不救近火。比喻缓不济急)

(4) 长久;长远

则筮远日。——《仪礼·士冠礼》

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公羊传·庄公四年》

(5) 又如:永远;长远;远世(远古的年代);远裔(远代的子孙。也称“远胄”)

(6) 高远;远大

将有远志。——《国语·周语》

未能远谋。——《左传 ·庄公十年》

见义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始有远略。——宋· 苏洵《六国论》

深谋远虑。——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7) 又如:远到(形容成就远大,不可限量);远计(远大或长久的计划);远略(远大的谋略)

(8) 多。指差距大

狗则远矣。——《吕氏春秋·慎行论》

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

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下圣人也亦远矣。

(9) 又如:远年(多年);远不相同

(10) 深远;深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1) 又如:远忧(深远的忧虑);远奥(深远玄奥);远略(深远的谋略);远神(深远的神韵)

动词

(1) 离开;避开

君子远疱厨。——《孟子·梁惠王上》

暧暧远人村。——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相远不知。——唐· 李朝威《柳毅传》

远罪丰家。——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远嫌(远避嫌疑);远罪(远离罪恶);远鄙(避开粗俗);远祸(避免祸患);远开(方言。离开);远势(避免滥用权势)

(3) 违背

故法不远义,则民服而不离。——《汉书·公孙弘传》

(4) 又如:远礼(背离礼仪);远义(背离仁义)

(5) 疏远,不亲近,不接近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6) 又

远贤臣。

(7) 又如:远斥(疏远排斥);远外(疏远,不亲近);远慢(疏远轻忽);远绝(疏远隔绝);远斥(疏远隔绝);远利(不近私利);远斥(疏远排斥);远外(疏远,不亲近);远臣(不被亲信重视的臣子)

(8) 扩大;扩展 。如:远境(扩大疆域);远达(飞黄腾达)

(9) 超过;胜过 。如远逾(超越); 远迈(远远超过);远过,(超过)

名词

(1) 偏僻之地;远方 。如:远投荒昧(流放到边远、蛮荒的地区);远恶(环境恶劣的边远地区);远戍(充军到边远地区);远人(边远地方的人);远乡牌(人在外乡死后,在坟墓上设立的名牌);远晋军州(穷山恶水的边远地区。军与州是宋代的行政区划名,均属路);远流(流放到远方);远驿(远方的驿站)

(2) 姓

英文翻译

distant, remote, far; profound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5

宋本广韵

zhù [zhu]
部首: 626
笔画: 14
五笔: FTJN
五行:
仓颉: JASMM
四角: 44127

详细解释

动词

(形声。从羽,者声。本义:振翼而上,高飞) 同本义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宋之问《度大庾岭》

鸾鸟轩翥而翔飞。——《楚辞·远游》

英文翻译

to soar; to take off

方言集汇

◎ 粤语:zy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hu5 [梅县腔] zhu5 [台湾四县腔] zu5 [客英字典] zhu5 [客语拼音字汇] z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九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章恕去聲開口三等tɕĭocjoh/tjv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