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乡

piāo xiāng [ piao xiang]
繁体 飄鄉
注音 ㄆ一ㄠ ㄒ一ㄤ

词语释义

在乡间往来。

词语解释

  1. 在乡间往来。

    沈从文 《主妇集·贵生》:“那开杂货铺的老板是 沅水 中游 浦市 人,本来飘乡作生意,挑货物各个村子里去和乡下人讲买卖。”

引证解释

⒈ 在乡间往来。

沈从文《主妇集·贵生》:“那开杂货铺的老板是沅水中游浦市人,本来飘乡作生意,挑货物各个村子里去和乡下人讲买卖。”

飘乡的网络释义

飘乡

  • 飘乡是汉语词汇,读音为piāo xiāng,意思是在乡间往来。
  • 汉字详情

    piāo [piao]
    部首: 410
    笔画: 15
    五笔: SFI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MFHNK
    四角: 179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风,票声。本义:旋风;暴风) 同本义

    飘,回风也。…盘旋而起。——《说文》

    少阳所至为飘风。——《素问·六元正纪论》

    回风为飘。——《尔雅》

    其为飘风。——《诗·小雅·何人斯》

    飘至风起。——《汉书·蒯通传》

    飘风不终朝。——《老子》。注:“飘风,疾风也。”

    (2) 又如:飘风(旋风);飘骤(疾风骤雨。比喻事物突然骤起);飘风骤雨(突然而来的旋风暴雨。比喻不能长久)

    动词

    (1) 飘扬,飞扬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世说新 语·容止》

    山河破碎风飘絮。——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2) 又如:飘姚(飘动的样子。即飘摇);飘瓦(飞起的瓦片);飘袖(衣袖随风飘扬。形容雪花飞舞的样子);飘旋(飞舞);飘逝(飞逝);飘翔(飞翔,高飞);飘登(飞升);飘絮(随风飞舞的柳絮);飘瞥(雪花飞舞的样子)

    (3) 落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唐· 李商隐《重过圣女祠》

    (4) 又如:飘瓦(自屋顶落下的瓦片。比喻意外的灾祸);飘坠(飘零,落下);飘堕(飘失,坠落);飘殚(凋落);飘淋(流泻)

    (5) 流离,浮荡

    飘零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6) 又如:飘兀(随波飘离);飘泊(随水飘流。比喻流离失所);飘流(比喻四处流浪);飘洒(流荡;浪荡);飘零书剑(形容古代文人游学四方,到处漂泊);飘寄(飘流寄寓。即飘泊);飘寓(飘泊旅寄);飘萍(随风飘荡的浮萍。比喻飘泊不定)

    (7) 吹

    人多私铸。稍就薄小,乃至风飘水浮。——《北史·杨侃传》

    (8) 又如:飘英(风吹拂着兵器上的饰物);飘翥(被风吹飞);飘飘(风吹的样子)

    形容词

    (1) 迅疾

    圣人则不可以飘矣。——《吕氏春秋·观表》

    (2) 又如:飘迅(快速;短促);飘逸

    (3) 洒脱 。如:飘然出世(形容洒脱出俗的样子);飘举(形容才情风发超逸)

    (4) 杳渺 。如:飘渺;飘瓦虚舟(指虚浮之物);飘邈(形容声音清长悠远。同“飘渺”)

    英文翻译

    whirlwind, cyclone; floating

    方言集汇

    ◎ 粤语:piu1

    宋本广韵

    xiāng [xiang]
    部首: 106
    笔画: 3
    五笔: XT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VVH
    四角: 202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

    (2) “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啬夫别治封圻之内六乡六卿治之。——《说文》

    五州为乡。——《周礼·大司徒》。注:“万二千五百家。”

    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广雅》

    习乡尚齿。——《礼记·王制》

    行比一乡。——《庄子·逍遥游》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

    (3) 唐、宋至今指县以下的行政区划。所辖规模历代不同。又如:乡荐(唐宋时由地方官推荐应进士考试的人);乡科(乡试);乡贡(由州县选拔出应科举的士子)

    (4) 乡村,城市外的区域

    传一乡秀才。——宋· 王安石《伤仲永》

    遍捉乡民。——《广东军务记》

    各乡逆夷

    (5) 又如:乡里迓鼓(泛指民间音乐);乡曲之誉(乡里的声望);乡先生(辞官居乡或在乡执教的长者);乡瓜子(见识少的乡下人)

    (6) 家乡,故乡。在客地称原籍为乡

    国者,乡之本也。——《管子·权修》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乡音无改。——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采吾乡。——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扣其乡。——明· 魏禧《大铁椎传》

    (7) 又如:乡心(思念故乡的心情);乡味(家乡饮食的风味);乡信(家乡亲友寄来的书信)

    (8) 地方;处所

    三世居是乡。——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9) 又如:他乡;外乡;异乡;侨乡;帝乡(京城)

    (10) 某种超现实的境界 。如:梦乡;醉乡

    (11) 同一籍贯的人(在外地时说) 。如:乡中(同乡);老乡;同乡

    (12) 用作动词,读 xiàng。通“向”。面对着

    东乡坐。——《史记·田单列传》

    乡师而哭。——《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3) 姓

    英文翻译

    country; rural; village

    方言集汇

    ◎ 粤语:hoe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