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移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谓风尚发生变化。《书·毕命》:“既歷三纪,世变风移。”
引证解释
⒈ 谓风尚发生变化。
引《书·毕命》:“既歷三纪,世变风移。”
⒉ 风移动,风吹。
引《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悉令復刃,乃除地更新” 裴松之注引晋虞喜《志林》:“闻善速於雷动,从諫急於风移。”
风移的网络释义
风移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2) 同本义
風,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闾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说文》
立春条风。——《易·通卦验》
东北条风。——《广雅·释天》
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淮南子·天文》
条风居东北维,主出万物条之。言条治万物而出之。——《史记·律书》
今日不鳳(風)?——《殷虚文字甲编》
见事风生,无所回避。——《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大风起兮云飞扬。——刘邦《大风歌》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3) 又如:狂风(猛烈的风);风信(风的大小及风向);风团(旋风。比喻飞快);风吹日炙(风吹日晒);风雹(刮风下雹);风潦(风灾和水灾);风霰(风雪)
(4) 风俗;风气
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资治通鉴》
奸党散落,风俗大改。——《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移风易俗。——《荀子·乐论》
(5) 又如:风美(风俗淳美);风纯(风俗纯朴);风沦(风俗沦落败坏);风习(风俗习惯);风浮(风俗浮薄)
(6) 风范,气度,韵致
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7) 又如:风局(风范,器宇);风表(风范仪表);风则(风范);风裁(风采,气度);风期(气度,襟怀);风节(气度情操)
(8) 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特点 。如:风神(指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气韵);风徽(文章的风格、气韵)
(9) 风声,消息
但有知风来报的赏钱百两。——《二刻拍案惊奇》
(10) 又如:风警(风声很紧);风汛(风声;消息);风音(风声);风路(风声,线索);闻风而动
(11) “诗经”六义之一。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的一种,即《国风》中收集的民俗歌谣
风有采蘩采苹。——《左传·隐公三年》
乐操土风,不忘旧也。——《左传·成公九年》
(12) 又如:风赋(指“诗”六义中的风和赋);风人屺岵(诗人的悲凉伤感)
(13) 男女间的情爱
他如今大了,渐知风月,便看上了秦钟人物风流。——《红楼梦》
(14) 又如:风月(指男女间的情爱);风月常新(指情爱永久不断);风月子弟(沉湎于风月场的子弟)
(15) 风纪,教化 。如:风惠(教化恩泽);风驰(形容德化广布);风爱(风泽德化);风调(指教化清和);风略(风纪和方略);风政(教化政治)
(16) 威势,气势 。如:风扫(形容势力猛烈有如狂风席卷一般);风樯阵马(乘风之船,破阵之马。比喻气势雄厚)
(17) 六淫之一。颠狂病,也指颠狂。后作“病”。如:风眩(癫痫);风痴(疯癫痴呆)
(18) 姓
动词
(1) 刮风;起风
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宋· 苏轼《教战守》
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清· 袁枚《祭妹文》
(2) 借风力吹 。如:风干(由风吹干);风鸡(借风力吹干的鸡)
(3) 走逸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左传·僖公四年》
库莫奚国有马百匹因风入境。——《北魏书》
(4) 嬉戏
众人忧得你苦,你却在这里风!快上山去!——《水浒全传》
(1) 传说的,没有确实根据的 。如:风谣(民歌,民谣);风言(流言,无根据的话)
(2) 放荡 。如:风魔(放浪,轻狂;疯子);风流博浪(风流放荡)
(3) 通“疯”。癫狂
奈何以国家科第放此风汉及第耶?——《玉泉子·真录》
你原来是个风和尚。——《西游记》
(4) 又如:风发(发疯);风病(精神病);风涎(患风疾的病根);风欠(疯狂);风风势势(举动不正常,易冲动)
(5) 〈副〉 通“凡”(
)。大凡,大概愿先生之言其风也。——《庄子·天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禾,多声。本义:移秧)
(2) 同本义。泛指移植
移,禾相倚移也。——《说文》。徐灏注:“ 戴氏侗曰:‘移,移秧也。凡种稻必先苗之而移之,迁移之义取焉,别作。 灏按:禾苗茂密乃移种之。’”
(3) 又如:移花(移植花木);移根(犹移植);移种,移莳(犹移植)
(4) 假借为“迻”。移动
则民不移。——《国语·齐语》。注:“徙也。”
弗能移也。——《国语·晋语》。注:’动也。”
徐趋皆用是,疾趋则欲发,而手足毋移。——《礼记》
移兵先击。——《史记·魏公子列传》
撤兵移营。——《广东军务记》
寻移刑部。——清· 张廷玉《明史》
移顺天府。——清· 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移户(所迁移的民户);移帐(迁徒篷帐);移籍(移居);移垦(迁徙垦荒);移寝(迁徙卧处);移寓(移居,迁居);移步(挪步);移云掩月(喻以假代真,巧加掩饰);移船泊岸(自动迁就);移窠(指婴儿满月时移入他人的房中);移山(移动山岳)
(6) 转移
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史记》
(7) 又如:移奖(把奖赏转移给他人);移茶客人(旧时上海妓院的定例,初次逛院的客人要挑选一个合意的妓女。这种嫖客称“移茶客人”);移商刻羽(移商拨羽。奏出优美动听的曲调);移赃(转移赃物或赃款);移营(转移营地)
(8) 变动;改变
时位之移人。——清· 周容《芋老人传》
世易时移。——《吕氏春秋·察今》
守节情不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不知几移。——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9) 又如:移天换斗(喻力大谋高,能使天地星辰改变位置);移心(改变心意);移志(改变意志;动心)
名词
移文,古时官府文书的一种。与牒相类,多用于不相统属的官署之间 。如:移会(古代官府文书的一种);移告(移文告假);移知(移文通知);移劾(移文弹劾);移报(移文报告);移复(移文回复);移牒(以正式公文通知平行机关或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ji3 [客英字典] ji2 [沙头角腔] ji2 [梅县腔] j2 [台湾四县腔] ji2 [东莞腔] ji2 [海陆丰腔] ri2 [宝安腔] ji2 [客语拼音字汇] yi2
◎ 潮州话: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移 | 弋支 | 以 | 支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支A | jĭe | j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