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樯阵马

fēng qiáng zhèn mǎ [ feng qiang zhen ma]
繁体 風檣陣馬
注音 ㄈㄥ ㄑ一ㄤˊ ㄓㄣˋ ㄇㄚˇ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1.乘风的帆船,临阵的战马。形容行进迅速,气势雄伟。 2.比喻文笔遒劲。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唐 杜牧《<李贺歌诗集>序》:“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

成语用法

风樯阵马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引证解释

⒈ 乘风的帆船,临阵的战马。形容行进迅速,气势雄伟。

唐杜牧《<李贺歌诗集>序》:“风檣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韦苏州》:“岂蒹葭莽苍,无三湘七泽之壮,雪蓬烟艇,无风檣阵马之奇乎?”
清周亮工《书影》卷三:“长吉不世才, 韩吏部勇之以‘风檣阵马’,古之以‘瓦棺篆鼎’,虚幻之以‘鲸鼇鬼神不可测’。”

⒉ 比喻文笔遒劲。

清钱谦益《孙幼度诗序》:“幼度之诗,有光熊熊然,有气灝灝然,一以为号鲸鸣鼉,一以为风檣阵马。”
清钱谦益《<杜弢武全集>序》:“军书羽檄,汗简错互,风檣阵马,笔墨横飞。”

风樯阵马的国语词典

风樯,风帆。阵马,战马。风樯阵马指乘风的帆船,临阵的战马。比喻行进的速度很快,气势勇猛。

风樯阵马的网络释义

风樯阵马

  • 风樯阵马,谓乘风的帆船,临阵的战马。形容行进迅速,气势雄伟。也比喻文笔遒劲。语出唐 杜牧 《<李贺歌诗集>序》:“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韦苏州》:“岂蒹葭莽苍,无 三湘 七泽之壮,雪蓬烟艇,无风樯阵马之奇乎?”清 钱谦益 《<杜弢武全集>序》:“军书羽檄,汗简错互,风樯阵马,笔墨横飞。”
  • 风樯阵马造句

    文艺战士们意气昂扬,势如风樯阵马,决心在四化建设征途中多多谱写新章。
    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
    字,风樯阵马,气势雄浑,磅礴大气。
    书法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誉,其画以。
    乾坤戟就如同风樯阵马,攻势迅猛,锐不可当,划破烟雨迷雾,转而折返回来,落于秦尘手中。
    当他驰骋沙场、风樯阵马,她默默支持、相夫教子;当他登基成帝、指点江山,她母仪天下,统领后宫。
    整幅作品诚如苏轼对米字的评语,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
    也只能照你说的这么办了,我们总不能出师时风樯阵马,最终却无功而返吧。
    逐队结连各变化,风樯阵马神飞扬。
    通篇风樯阵马,酣畅淋漓,如公孙大娘舞剑器。
    二字历历在目,笔迹骨格清奇,风樯阵马,沉着快意,不愧为人称“米颠”。
    而是风樯阵马之动!一根巨木,携风火之势,以不可一世的姿态,飞!奔!撞来!几乎同时,暗器破空,撕裂空气的哧哧声响,点点寒星一闪既没。

    汉字详情

    fēng [feng]
    部首: 410
    笔画: 4
    五笔: MQ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NK
    四角: 772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2) 同本义

    風,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闾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说文》

    立春条风。——《易·通卦验》

    东北条风。——《广雅·释天》

    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淮南子·天文》

    条风居东北维,主出万物条之。言条治万物而出之。——《史记·律书》

    今日不鳳(風)?——《殷虚文字甲编》

    见事风生,无所回避。——《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大风起兮云飞扬。——刘邦《大风歌》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3) 又如:狂风(猛烈的风);风信(风的大小及风向);风团(旋风。比喻飞快);风吹日炙(风吹日晒);风雹(刮风下雹);风潦(风灾和水灾);风霰(风雪)

    (4) 风俗;风气

    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资治通鉴》

    奸党散落,风俗大改。——《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移风易俗。——《荀子·乐论》

    (5) 又如:风美(风俗淳美);风纯(风俗纯朴);风沦(风俗沦落败坏);风习(风俗习惯);风浮(风俗浮薄)

    (6) 风范,气度,韵致

    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7) 又如:风局(风范,器宇);风表(风范仪表);风则(风范);风裁(风采,气度);风期(气度,襟怀);风节(气度情操)

    (8) 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特点 。如:风神(指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气韵);风徽(文章的风格、气韵)

    (9) 风声,消息

    但有知风来报的赏钱百两。——《二刻拍案惊奇》

    (10) 又如:风警(风声很紧);风汛(风声;消息);风音(风声);风路(风声,线索);闻风而动

    (11) “诗经”六义之一。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的一种,即《国风》中收集的民俗歌谣

    风有采蘩采苹。——《左传·隐公三年》

    乐操土风,不忘旧也。——《左传·成公九年》

    (12) 又如:风赋(指“诗”六义中的风和赋);风人屺岵(诗人的悲凉伤感)

    (13) 男女间的情爱

    他如今大了,渐知风月,便看上了秦钟人物风流。——《红楼梦》

    (14) 又如:风月(指男女间的情爱);风月常新(指情爱永久不断);风月子弟(沉湎于风月场的子弟)

    (15) 风纪,教化 。如:风惠(教化恩泽);风驰(形容德化广布);风爱(风泽德化);风调(指教化清和);风略(风纪和方略);风政(教化政治)

    (16) 威势,气势 。如:风扫(形容势力猛烈有如狂风席卷一般);风樯阵马(乘风之船,破阵之马。比喻气势雄厚)

    (17) 六淫之一。颠狂病,也指颠狂。后作“病”。如:风眩(癫痫);风痴(疯癫痴呆)

    (18) 姓

    动词

    (1) 刮风;起风

    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宋· 苏轼《教战守》

    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清· 袁枚《祭妹文》

    (2) 借风力吹 。如:风干(由风吹干);风鸡(借风力吹干的鸡)

    (3) 走逸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左传·僖公四年》

    库莫奚国有马百匹因风入境。——《北魏书》

    (4) 嬉戏

    众人忧得你苦,你却在这里风!快上山去!——《水浒全传》

    (1) 传说的,没有确实根据的 。如:风谣(民歌,民谣);风言(流言,无根据的话)

    (2) 放荡 。如:风魔(放浪,轻狂;疯子);风流博浪(风流放荡)

    (3) 通“疯”。癫狂

    奈何以国家科第放此风汉及第耶?——《玉泉子·真录》

    你原来是个风和尚。——《西游记》

    (4) 又如:风发(发疯);风病(精神病);风涎(患风疾的病根);风欠(疯狂);风风势势(举动不正常,易冲动)

    (5) 〈副〉 通“凡”( fán)。大凡,大概

    愿先生之言其风也。——《庄子·天地》

    英文翻译

    wind; air; manners, atmosphere

    方言集汇

    ◎ 粤语:fung1

    宋本广韵

    qiáng [qiang]
    部首: 420
    笔画: 15
    五笔: SFUK
    五行:
    仓颉: DGCW
    四角: 4496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墙省声。本义:桅杆)

    (2) 同本义

    樯,杋柱也。——《埤苍》

    樯倾楫摧。——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樯竿(船桅杆);帆樯如林

    (4) 借指船只

    灵樯千艘,雷辎万乘。——《宋书》

    英文翻译

    mast, yard-arm, boom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4

    宋本广韵

    zhèn [zhen]
    部首: 212
    笔画: 6
    五笔: BLH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LKQ
    四角: 742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阜( ),从车。土山前摆满了战车。字本作“陈”。“阵”为后起字。本义:两军交战时队伍的战斗队形)

    (2) 同本义

    阵,旅也。——《玉篇》

    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阵。——《史记·淮阴侯传》

    先登陷阵。——《史记·樊哙传》。

    (3) 又如:阵脚(战阵的前沿阵地);阵圆(战阵布置完毕);阵图(作战时所摆列的军阵图形);阵梢(战斗队列的尾端);阵杀(军中诛杀)

    (4) 阵地

    大王尝与吴人战,五战而三胜,阵卒尽矣。——《史记》

    (5) 。又如:阵殁(在战场上死去;阵亡);阵场(战场);阵门(军营之门);阵俘(战场上俘获的敌兵);阵云(战地气氛,战阵烟云。又称“战云”)

    (6) 又指战争或战斗

    鲜于仲通六万卒,征蛮一阵全军没。—— 唐· 白居易《蛮子朝》。

    (7) 又如:阵阵赢(仗仗取胜);叫阵;怯阵;出阵;阵败(战败);阵率(战士)

    (8) 雷阵雨来临前乌云翻滚、雷电交加的现象

    阵急如酣战,点粗成乱沤。——唐· 李咸用《和殷衙推春霖即事》。

    (9) 又如:阵头雨(雷阵雨);阵影(阵云的阴影)

    动词

    (1) 布阵,列阵

    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岳飞传》

    量词

    (1) 表示事物经过的一定时间段落

    每一阵至。——《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2) 又如:一阵雨;一阵风;一阵寒潮;一阵喧哗;一阵尘暴

    英文翻译

    column, row or file of troops

    方言集汇

    ◎ 粤语:zan6

    宋本广韵

    [ma]
    部首: 320
    笔画: 3
    五笔: CNN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VSM
    四角: 7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方言集汇

    ◎ 粤语:maa5
    ◎ 潮州话:bhê2 maⁿ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