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蓋

fēng gài [feng gai]
繁体 风盖
注音 ㄈㄥ ㄍㄞˋ

词语释义

指荷叶。

風蓋的网络释义

风盖

  • 指荷叶。 北周 庾信 《赋得荷》:“秋衣行欲制,风盖渐应欹。” 宋 朱熹 《圭父为彦集置酒白莲沼上彦集有诗因次其韵呈坐上诸友》:“共怜的皪水花浄,并倚离披风盖凉。”
  • 汉字详情

    fēng,fěng [feng]
    部首: 909
    笔画: 9
    五笔: MTJI
    仓颉: HNHLI
    四角: 77210

    详细解释

    名詞

    (1) (形聲。從蟲,凡聲。“風動蟲生”故字從“蟲”。本義:空氣流動的自然現象;尤指空氣與地球錶麵平行的自然運動)

    (2) 同本義

    風,八風也。東方曰明庶風,東南曰清明風,南方曰景風,西南曰涼風,西方曰闾闔風,西北曰不周風,北方曰廣莫風,東北曰融風。風動蟲生,故蟲八日而化。——《説文》

    立春條風。——《易·通卦驗》

    東北條風。——《廣雅·釋天》

    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條風至。——《淮南子·天文》

    條風居東北維,主出萬物條之。言條治萬物而出之。——《史記·律書》

    今日不鳳(風)?——《殷虚文字甲編》

    見事風生,無所回避。——《漢書·趙尹韓張兩王傳》

    大風起兮雲飛揚。——劉邦《大風歌》

    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鹹陽城東樓》

    (3) 又如:狂風(猛烈的風);風信(風的大小及風嚮);風團、糰(旋風。比喻飛快);風吹日炙(風吹日曬);風雹(颳風下雹);風潦(風灾和水灾);風霰(風雪)

    (4) 風俗;風氣

    今將移風易俗,其道誠難。——《資治通鑒》

    奸黨散落,風俗大改。——《漢書·趙尹韓張兩王傳》

    故爲之説,以俟觀人風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説》

    移風易俗。——《荀子·樂論》

    (5) 又如:風美(風俗淳美);風純(風俗純樸);風淪(風俗淪落敗壞);風習(風俗習慣);風浮(風俗浮薄)

    (6) 風範,氣度,韵緻

    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漢· 司馬遷《報任安書》

    (7) 又如:風局(風範,器宇);風錶(風範儀錶);風則(風範);風裁(風采,氣度);風期(氣度,襟懷);風節(氣度情操)

    (8) 文學藝術作品的風格特點 。如:風神(指文學藝術作品的風格,氣韵);風徽(文章的風格、氣韵)

    (9) 風聲,消息

    但有知風來報的賞錢百兩。——《二刻拍案驚奇》

    (10) 又如:風警(風聲很緊);風汛(風聲;消息);風音(風聲);風路(風聲,綫索);聞風而動

    (11) “詩經”六義之一。指《詩經》中三種詩歌類型的一種,即《國風》中收集的民俗歌謠

    風有采蘩采蘋。——《左傳·隱公三年》

    樂操土風,不忘舊也。——《左傳·成公九年》

    (12) 又如:風賦(指“詩”六義中的風和賦);風人屺岵(詩人的悲涼傷感)

    (13) 男女間的情愛

    他如今大了,漸知風月,便看上了秦鍾、鐘 人物風流。——《紅樓夢》

    (14) 又如:風月(指男女間的情愛);風月常新(指情愛永久不斷);風月子弟(沉湎于風月場的子弟)

    (15) 風紀,教化 。如:風惠(教化恩澤);風馳(形容德化廣布);風愛(風澤德化);風調(指教化清和);風略(風紀和方略);風政(教化政治)

    (16) 威勢,氣勢 。如:風掃(形容勢力猛烈有如狂風席卷一般);風檣陣馬(乘風之船,破陣之馬。比喻氣勢雄厚)

    (17) 六淫之一。顛狂病,也指顛狂。後作“病”。如:風眩(癲癇);風痴(瘋癲痴呆)

    (18) 姓

    動詞

    (1) 颳風;起風

    風則襲裘,雨則禦蓋。——宋· 蘇、囌軾《教戰守》

    風雨晨昏,羈魂有伴,當、噹不孤寂。——清· 袁枚《祭妹文》

    (2) 借風力吹 。如:風乾、幹(由風吹乾、幹);風鷄(借風力吹乾、幹的鷄)

    (3) 走逸

    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左傳·僖公四年》

    庫莫奚國有馬百匹因風入境。——《北魏書》

    (4) 嬉戲

    衆人憂得你苦,你却在這裏風!快上山去!——《水滸全傳》

    (1) 傳説的,没有確實根據的 。如:風謠(民歌,民謠);風言(流言,無根據的話)

    (2) 放蕩 。如:風魔(放浪,輕狂;瘋子);風流博浪(風流放蕩)

    (3) 通“瘋”。癲狂

    奈何以國家科第放此風漢及第耶?——《玉泉子·真録》

    你原來是個風和尚。——《西游記》

    (4) 又如:風發、髮(發、髮瘋);風病(精神病);風涎(患風疾的病根);風欠(瘋狂);風風勢勢(舉動不正常,易衝動)

    (5) 〈副〉 通“凡”( fán)。大凡,大概

    願先生之言其風也。——《莊子·天地》

    英文翻译

    wind; air; manners, atmosphere

    方言集汇

    ◎ 粤语:fung1 fung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ng1 fung3 [客英字典] fung1 [沙头角腔] fung1 [台湾四县腔] fung1 fung3 [梅县腔] fung1 [陆丰腔] fung1 [东莞腔] fung1 [宝安腔] fung1 [客语拼音字汇] f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方戎東三平聲開口三等piungpĭuŋ
    gài,gě,hé,hài [gai,ge,he,hai]
    部首: 301
    笔画: 13
    五笔: AFCL
    仓颉: TGIT
    四角: 44102

    详细解释

    gài

    名詞

    (1) (形聲。從艸,盍( )聲。本義:用蘆葦或茅草編成的覆蓋物)

    (2) 苫,用茅草編成的遮蓋物,可以蔽體或覆屋頂

    李巡曰:“編菅茅以覆屋曰苫。——《爾雅》。按,覆屋用茅若葦。葦不白,惟茅白也。

    乃祖吾離被苫蓋,蒙荆棘,以來歸我先君。——《左傳·襄公十四年》

    (3) 又如:苫蓋(茅草覆蓋物)

    (4) 雨傘

    今王公貴人處于重屋之下,出則乘輿,風則襲裘,雨則禦蓋,凡所以虑患之具莫不備至。——宋· 蘇、囌軾《教戰守》

    (5) 車篷

    縣尉得張黄蓋、擁纛,前驅清道而後行,非故事,邑人以爲榮。——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己亭亭如蓋矣。——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6) 又如:蓋弓(車蓋弓。古代車上支撑車蓋的弓形木架)

    (7) 容器的蓋子

    其牙機巧製,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後漢書·張衡傳》

    (8) 又如:壺蓋;盒蓋;引擎蓋;照像機鏡頭罩蓋;窄口瓶蓋;蓋盅(一種有蓋子的茶杯)

    (9) 耮 。一種整地的農具。如:蓋磨(即耮。平整土地的農具)

    (10) 通“闔”( )。門扇

    還復、複瞻被九蓋皆繼。——《荀子·宥坐》

    動詞

    (1) 遮蔽;掩蓋;引申爲概括

    蓋,加也,加物上也。——《釋名·釋言語》

    盆蓋井口,毋令烟上泄。——《墨子·備穴》

    日月欲明,而浮雲蓋之。——《淮南子·説林》

    所蓋多矣。——《左傳·成公二年》

    我今將修飾之,拊循之,掩蓋之。——《荀子·王製》

    治捨蓋屋。——王褒《僮約》

    堂北五步,據層崖積石,嵌空垤塊,雜木异草蓋覆其上。——唐· 白居易《廬山草堂記》

    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後漢書·張衡傳》

    (2) 又如:蓋臉(遮羞);蓋抹(掩蓋;遮掩);蓋藏(掩蓋;隱藏)

    (3) 引申爲勝過、超出

    功蓋天下。——《莊子·應帝王》

    况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衆士慕仰,若水之歸海。——《資治通鑒》

    (4) 又如:蓋代(絶代,絶世)

    (5) 建造 。如:蓋新房;蓋造(建造)

    (6) 通“害”( hài)。傷害,殺害

    群後之逮在下,明明棐常,鰥寡無蓋。——《書·吕刑》

    謨蓋都君,鹹我績。——《孟子·萬章上》

    (7) 又如:相蓋(相害;加害)

    (8) 通“闔”。關閉

    蓋天下,視海内,長舉而無止,爲之有道乎?——《管子·山權數》


    (1) 因爲,由于

    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諸葛亮《出師錶》

    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强援,不能獨完。——宋· 蘇、囌洵《六國論》

    (2) 又如:蓋緣(因爲);蓋因(因爲);有所不知,蓋未學也

    (3) 發、髮語詞

    蓋聞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爲一元。——《西游記》

    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唐· 柳宗元《捕蛇者説》

    蓋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副詞

    (1) 錶示推測,相當、噹于“大約”、“大概”

    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予以未時還家,而汝以辰時氣絶。四支猶温,一目未瞑,蓋猶忍死待予也。——清· 袁枚《祭妹文》

    (2) 却,則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實繁,剋終者蓋寡。——唐·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3) 通“盍”( )

    (4) 何

    技蓋至此乎?——《莊子·養生主》

    (5) 何不

    我任我輦,我車我牛,我行既集,蓋雲歸哉?——《詩·小雅·黍苗》

    (6) 另見

    名詞

    (1) 古地名 。戰國齊蓋邑,漢置蓋縣,北齊廢。故城在今山東省沂水縣西北

    (2) 另見 gài

    (1) 古同“盍”,文言虚詞,何不。

    英文翻译

    cover, hide, protect

    方言集汇

    ◎ 粤语:gap3 goi3 hap6 koi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oi5 [客语拼音字汇] goi4 hab5 [海陆丰腔] goi5 gai5 hap7 [东莞腔] goi5 [台湾四县腔] goi5 gai5 hap7 [客英字典] goi5 [宝安腔] goi5 | hap8 [梅县腔] goi5 [陆丰腔] goi5
    ◎ 潮州话:g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古太泰開去聲開口一等kad/kay

    風蓋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