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番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犹翻转。
明 康海 《中山狼》第四折:“那负亲戚的,傍他吃,靠他穿,贫穷与你资助,患难与你扶持,纔竪得起脊梁,便颠番面皮,转眼无情。”
引证解释
⒈ 犹翻转。
引明康海《中山狼》第四折:“那负亲戚的,傍他吃,靠他穿,贫穷与你资助,患难与你扶持,纔竪得起脊梁,便颠番面皮,转眼无情。”
颠番的网络释义
颠番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页(
),真声。本义:头顶)(2) 同本义
颠,顶也。——《说文》
班序颠毛。——《国语·齐语》
诲于华颠胡老。——《后汉书·蔡邕传》
(3) 又如:颠毛(头发);颠顶(头顶);颠童(形容老人头发稀少)
(4) 泛指物体的顶部
(5) 如:颠日(天日,天空的太阳);颠杪(顶端末梢);颠委(指水的上源和下游)
(6) 马的额头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诗·秦风·车邻》
(7) 本,始
聊书其颠委以为之记。——清· 王士祯《西城别墅记》
(8) 古县名 。指滇池县,西汉置。治所在今云南省晋宁县东。两汉为益州郡治所
(9) 姓
动词
(1) “颠”假借为“蹎”。仆倒,倒下
人亦有言,颠沛之揭。——《诗·大雅·荡》
颠越不恭。——《书·盘庚中》
造次必如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论语·季氏》
杜回踬而颠。——《左传·宣公十五年》
(2) 又如:颠踬(被东西绊倒。比喻坎坷不顺利);颠不刺(颠倒;风流);颠头播脑(摇头晃脑。形容得意的样子)
(3) 跑,跳起来跑 。如:对不起,我得颠儿了
(4) 上下倒置
颠之倒之。——《诗·齐风·东方未明》
(5) 又
倒之颠之。
(6) 又如:颠蹶(颠倒失次);颠错(颠倒错乱);颠趾(颠倒失所)
(7) 陨坠,覆亡 。如:颠陨(坠落);颠殒(死亡,覆灭);颠坠(坠落,陨落);颠跻(坠落);颠越(陨落,坠下)
(8) 颠簸 。如:车颠得厉害;颠动(抖动)
(9) 掂 。如:颠夺(反复斟酌);颠算(反复盘算)
形容词
(1) 狼狈困顿 。如:颠连(困苦不堪);颠沛(动荡;困苦);颠险(挫折,磨难)
(2) 疯狂,发疯,发狂。通“癫”
闻客语声知贵贱,持花歌咏似狂颠。——唐· 张籍《罗道士》
(3) 又如:颠狂(木指精神失常,引申为放荡不羁);颠劣(颠狂顽劣)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fān
动词
(1)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象野兽的足掌和爪,下面的“田”象兽足踩出的印子。①本义:兽足。②更替,替代,轮流)
(2) 更替,轮值
顿兵一万,番代往来。——《北史·贺弼传》
漏鼓移则番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番代(轮流更换);番休(轮流休息);番更(轮流巡夜)
(4) 用同“翻” 。如:番将转来(翻转过来);番修(翻修);番身(翻身)
量词
(1) 次,回
迭为三番。——《列子·汤问》
(2) 又如:几番风雨;番把(几次);番番是福(每件事都吉利)
(3) 种 。如:别有一番天地;别有一番滋味;一番江水一番鱼
(4) 片;枚;块
宫中造清思院新殿,用铜镜三千片,黄白金薄十万番。——《旧唐书》
(5) 古代计算纸张的单位
秩满归,吏以纸万番赆之, 暹为受百番。——《新唐书》
(6) 倍 。如:翻番;翻了一番
形容词
(1) 旧时对西方边境各少数民族和外国的称呼 。如:番西(四川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番钱(外族钱币);番王(少数民族的领袖);番客(指客居中国的外族人或外国人;或客居南洋的中国人)
(2) 通“蕃”。草木茂盛
子子孙孙,永永番昌。——汉《白石神君碑》
名词
(1) 通“藩”。篱笆
抗折其貌以象墁(
以泥茨涂屋)茨番阏( 雍塞)也。——《荀子·礼论》。杨倞注:“番,读为藩。藩篱也。”(2) 另见
pān
名词
(1) 姓
皇父卿士,番维司徒。——《诗·小雅》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an1 [台湾四县腔] fan1 [宝安腔] fan1 | pan1 | po2 [海陆丰腔] fan1 [梅县腔] fan1 [陆丰腔] fan1 [东莞腔] fan1 [沙头角腔] fan1 [客语拼音字汇] fan1 fon1 pan1
◎ 潮州话:何冤1 颇鞍1 ,huang1 [潮州]huêng1 ,puan1(phua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煩 | 附袁 | 並 | 元合 | 平聲 | 元 | 合口三等 | 元 | 臻 | byan/bvan | bʰĭwɐ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