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狂

diān kuáng [ dian kuang]
繁体 顛狂
注音 ㄉ一ㄢ ㄎㄨㄤˊ

词语释义

颠狂 diānkuáng

(1) 言谈举止违背常情,放荡不羁

demented

词语解释

  1. 精神病名。也指精神病人的狂乱表现。

    《黄帝甲乙经·十二经脉络脉支别下》:“其病气逆,则喉痺瘁瘖,实则颠狂,虚则足不收脛枯。” 唐 李冗 《独异志》卷中:“ 后汉 明帝 杨后 ,花面美色,有颠狂病,发则杀人。唯内傅 孟召 为文哀怨,后每读之,颠狂輒醒。” 清 袁枚 《新齐谐·沉姓妻》:“安未半刻,又作哭声曰:‘汝擒我孙去,我在此亦能索汝命。’言毕颠狂如故。”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在极度的紧张中,他几乎像颠狂了一般。”

  2. 举止狂乱貌。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一:“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大平诏书》:“他若自驱陷阱者,鍊食洋烟最颠狂。” 康濯 《东方红》第七章五:“放水的日子, 孟虎堂 简直颠狂疯傻得戳开两个大巴掌,把 李炳臣 左右死死扠住,喷着唾沫,直对他嘶声喜嚷。”

  3. 形容放浪不受约束。

    唐 姚合 《寄王度》诗:“顦顇 王居士 ,颠狂不称时。” 宋 刘过 《忆鄂渚》诗:“空餘 黄鹤 旧题诗,醉笔颠狂惊 李白 。” 明 高启 《谢庐山宋隐君寄惠所制墨》诗:“但学颠狂如 醉旭 ,头髮可濡秋未秃。”

  4. 激烈动荡貌。

    唐 张鷟 《游仙窟》:“当时腹里颠狂,心中沸乱。” 元 无名氏 《衣袄车》第一折:“恰便似颠狂飞柳絮,我则见纷纷的剪鹅毛。”《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这阵大风不知坏了多少船隻,直颠狂到日落时方息。”

引证解释

⒈ 精神病名。也指精神病人的狂乱表现。

《黄帝甲乙经·十二经脉络脉支别下》:“其病气逆,则喉痺瘁瘖,实则颠狂,虚则足不收脛枯。”
唐李冗《独异志》卷中:“后汉明帝杨后,花面美色,有颠狂病,发则杀人。唯内傅孟召为文哀怨,后每读之,颠狂輒醒。”
清袁枚《新齐谐·沉姓妻》:“安未半刻,又作哭声曰:‘汝擒我孙去,我在此亦能索汝命。’言毕颠狂如故。”
曹禺《北京人》第三幕:“在极度的紧张中,他几乎像颠狂了一般。”

⒉ 举止狂乱貌。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一:“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大平诏书》:“他若自驱陷阱者,鍊食洋烟最颠狂。”
康濯《东方红》第七章五:“放水的日子, 孟虎堂简直颠狂疯傻得戳开两个大巴掌,把李炳臣左右死死扠住,喷着唾沫,直对他嘶声喜嚷。”

⒊ 形容放浪不受约束。

唐姚合《寄王度》诗:“顦顇王居士,颠狂不称时。”
宋刘过《忆鄂渚》诗:“空餘黄鹤旧题诗,醉笔颠狂惊李白。”
明高启《谢庐山宋隐君寄惠所制墨》诗:“但学颠狂如醉旭,头髮可濡秋未秃。”

⒋ 激烈动荡貌。

唐张鷟《游仙窟》:“当时腹里颠狂,心中沸乱。”
元无名氏《衣袄车》第一折:“恰便似颠狂飞柳絮,我则见纷纷的剪鹅毛。”
《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这阵大风不知坏了多少船隻,直颠狂到日落时方息。”

颠狂的网络释义

颠狂

  • 颠狂,汉语词汇
  • 拼音:diān kuáng
  • 注音:ㄉㄧㄢ ㄎㄨㄤˊ
  • 基本解释:[demented] 形容言谈举止违背常情,放荡不羁
  • 颠狂造句

    九,安葬后,家人出现男女忤逆,颠狂劫盗的现象。
    颠狂的马,往往是容易闪失;慌张的人,时常会出乱子。民谚 
    那些挥霍无度的男人和那些终日沉湎于享乐的女人——当他们和她们凑在一起的时候,人生便显得颠狂又迷醉。梁晓声 
    有乾旱临到她的众水,就必乾涸。因为这是有雕刻偶像之地,人因偶像而颠狂。
    她和同事相处的方式处于颠狂的边缘。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 
    所以这里保罗不是说他是颠狂的,而是有人因为他敬神而把他看作是颠狂的。
    颠狂凤女,春迷洞口之云;前度刘郎,夜捣蓝桥之杵,直到午夜。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一张白纸放在那里,没有笔尖爬行,它了无改变。稿纸的功能不是保持洁癖,是承受思想的欺负,搭载文字的污染。没有思想的欺负,它活不起;没有文字的颠狂,它会死去。张佳羽 
    三十未封侯,颠狂遍九州。平生镆铘剑,不报小人雠。张祜 
    也有地方习俗是挂石榴、胡蒜或山丹,胡蒜除邪治虫毒;山丹方剂治颠狂,榴花悬门避黄巢,石榴花正是这个季节的花卉,也有治病的功能。
    我记得那段经历愉悦无比,辛迪的舌头以种种不可思议的方式抚触着我,令我为之颠狂不已。
    若不做尽狂事,岂非名难副实!此刻,作为我,也同样在此时颠狂!为了一个“娱乐”。
    试与更番纵,全没些儿缝,这回风味成颠狂,动动动,臂儿相兜,唇儿相凑,舌儿相弄。
    狂态不过是激情表露过剩,不受规范的激情大部分就是颠狂。
    皓虎颠狂,素麟猖獗,挚断珍珠索。
    浅酒人前共,软玉灯边拥。回眸入抱总合情,痛痛痛。轻把郎推。渐闻声颤,微惊红涌。试与更番纵,全没些儿缝,这回风味成颠狂,动动动,臂儿相兜,唇儿相凑,舌儿相弄。赵佶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李逐水流。
    一抔苏小是耶非,绣口花腮烂舞衣。自古佳人难再得,从今比翼罢双飞。薤边露眼啼痕浅,松下同心结带稀。恨不颠狂如大阮,欠将一曲恸兵闺。徐渭 

    汉字详情

    diān [dian]
    部首: 616
    笔画: 16
    五笔: FHWM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JCMBO
    四角: 418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页( xié),真声。本义:头顶)

    (2) 同本义

    颠,顶也。——《说文》

    班序颠毛。——《国语·齐语》

    诲于华颠胡老。——《后汉书·蔡邕传》

    (3) 又如:颠毛(头发);颠顶(头顶);颠童(形容老人头发稀少)

    (4) 泛指物体的顶部

    (5) 如:颠日(天日,天空的太阳);颠杪(顶端末梢);颠委(指水的上源和下游)

    (6) 马的额头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诗·秦风·车邻》

    (7) 本,始

    聊书其颠委以为之记。——清· 王士祯《西城别墅记》

    (8) 古县名 。指滇池县,西汉置。治所在今云南省晋宁县东。两汉为益州郡治所

    (9) 姓

    动词

    (1) “颠”假借为“蹎”。仆倒,倒下

    人亦有言,颠沛之揭。——《诗·大雅·荡》

    颠越不恭。——《书·盘庚中》

    造次必如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论语·季氏》

    杜回踬而颠。——《左传·宣公十五年》

    (2) 又如:颠踬(被东西绊倒。比喻坎坷不顺利);颠不刺(颠倒;风流);颠头播脑(摇头晃脑。形容得意的样子)

    (3) 跑,跳起来跑 。如:对不起,我得颠儿了

    (4) 上下倒置

    颠之倒之。——《诗·齐风·东方未明》

    (5) 又

    倒之颠之。

    (6) 又如:颠蹶(颠倒失次);颠错(颠倒错乱);颠趾(颠倒失所)

    (7) 陨坠,覆亡 。如:颠陨(坠落);颠殒(死亡,覆灭);颠坠(坠落,陨落);颠跻(坠落);颠越(陨落,坠下)

    (8) 颠簸 。如:车颠得厉害;颠动(抖动)

    (9) 掂 。如:颠夺(反复斟酌);颠算(反复盘算)

    形容词

    (1) 狼狈困顿 。如:颠连(困苦不堪);颠沛(动荡;困苦);颠险(挫折,磨难)

    (2) 疯狂,发疯,发狂。通“癫”

    闻客语声知贵贱,持花歌咏似狂颠。——唐· 张籍《罗道士》

    (3) 又如:颠狂(木指精神失常,引申为放荡不羁);颠劣(颠狂顽劣)

    英文翻译

    top, peak, summit; upset

    方言集汇

    ◎ 粤语:din1

    宋本广韵

    kuáng [kuang]
    部首: 324
    笔画: 7
    五笔: QTG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KHMG
    四角: 4121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本义:狗发疯)

    (2) 同本义。也指狗发疯

    狂,狾犬也。——《说文》

    值狂犬之暴怒,加楚害于微躯。——三国魏· 阮籍《鸠赋》

    (3) 又如:狂犬(凶猛的狗)

    (4) 引申指“人的精神失常”,“疯癫”

    狂夫瞿瞿。——《诗·齐风·东方未明》

    狂走者累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忽忽如狂。——《汉书·李广苏建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狂死(因疯疾致死);狂易(精神失常);狂惑(精神错乱;疯癫);狂徒(狂人)

    (6) 狂妄

    幼而狂。——《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其蔽也狂。——《论语》。注:“妄抵触人。”

    愈以是得狂名。——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7) 又如:狂谬(狂妄荒谬);狂且(行动轻狂之人);狂乖(狂妄狡猾);狂纵(狂妄放肆);狂轻(狂妄而轻浮);狂悖(狂妄背理;猖獗);狂且(行动轻狂);狂话(狂妄的话);狂狡(狂妄狡诈);狂戾(狂妄暴戾);狂惑(狂妄昏惑)

    (8) 狂放,任性放荡

    狂夫之言,圣人择之。——清· 刘开《问说》

    (9) 如:狂士(狂放的读书人);狂朋怪侣(行为狂放不循常轨的朋友);狂态(狂放的态度)

    (10) 凶猛

    狂风吹古月。——李白《司马将军歌》

    (11) 又如:狂风毒雨(狂风暴雨)

    (12) 汹涌

    挽狂澜于既倒。——韩愈《进学解》

    (13) 又如:狂涛(汹涌的波涛);狂浪(汹涌的浪涛);狂流(汹涌的水波)

    动词

    (1) 通“诳”。欺骗

    吾以是狂而不信也。——《庄子·逍遥游》

    使子必智而寿,则世必以为狂。——《韩非子·显学》

    (2) 通“往”( wǎng)。去

    我其发出狂。——《书·微子》

    英文翻译

    insane, mad; violent; wild

    方言集汇

    ◎ 粤语:kong4 kwong4
    ◎ 客家话:[陆丰腔] kong3 [宝安腔] kong2 [海陆丰腔] kong2 [东莞腔] kong2 [沙头角腔] kong2 [梅县腔] kong2 [台湾四县腔] kong2 [客语拼音字汇] kong2 kuong2 [客英字典] kwong2 k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巨王陽合平聲合口三等gyang/gvanggʰĭwa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