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驸

é fù [ e fu]
繁体 額駙
注音 ㄜˊ ㄈㄨˋ

词语释义

指驸马。清制,对公主﹑格格配偶的称号。固伦公主 皇后的女儿 丈夫称固伦额驸。其下又有郡主额驸﹑乡君额驸等。

词语解释

  1. 指驸马。

    清 制,对公主、格格配偶的称号。固伦公主(皇后的女儿)丈夫称固伦额驸。其下又有郡主额驸、乡君额驸等。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二:“水陆衝要徧置私人,各省提镇多其心腹。子为额駙,朝政纤悉,旦夕飞报。”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 蒙古 一额駙尝射得一狐。”

引证解释

⒈ 指驸马。 清制,对公主、格格配偶的称号。固伦公主(皇后的女儿)丈夫称固伦额驸。其下又有郡主额驸、乡君额驸等。

清魏源《圣武记》卷二:“水陆衝要徧置私人,各省提镇多其心腹。子为额駙,朝政纤悉,旦夕飞报。”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蒙古一额駙尝射得一狐。”

额驸的国语词典

清代对驸马的称呼。

额驸的网络释义

额驸

  • 清宗室、贵族女婿的封号。
  • 汉字详情

    é [e]
    部首: 616
    笔画: 15
    五笔: PTKM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JRMBO
    四角: 316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页( xié),客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额头,脑门)

    (2) 同本义

    頟,颡也。从页,各声。字亦作额。——《说文》

    封说为龙頟侯。——《汉书·卫青传》

    龙额。——《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3) 又如:额颅(额头,前额);额颅盖(前额);额花(妇女用来贴在额上的以纸、绢、玉等做成的装饰花);额黄(六朝至唐时的妇女,喜欢在额间涂上黄颜色作为装饰,称为额黄。也称“额山”)

    (4) 店铺或厅堂正面和顶部挂的有字的板,牌匾 。如:匾额;额名(在匾额上题写的名称);额籍(匾额与名录)

    (5) 规定的数目 。如:额地(计入纳税纳粮数额的田地);额外主事(明清各部中,等级最低的官员);额子(定额,规定的数目)

    (6) 物体上首接近顶端的部分 。如:额子(无顶的头巾);碑额;崖额

    英文翻译

    forehead; tablet, plaque; fixed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k6
    ◎ 潮州话:hiah8

    宋本广韵

    [fu]
    部首: 320
    笔画: 8
    五笔: CWFY
    五行:
    仓颉: NMODI
    四角: 741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马,付声。副马。本义:驾副车或备用的马)

    (2) 同本义

    驸,副马也。——《说文》。桂馥注:“副马也者,《后汉书·鲁恭传》:‘赐驸马从驾’。注云:‘驸,副也,非正所乘,皆为副。’

    驸马都尉。——《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3) 又指驾副车的马

    (4) 通“辅”。车厢外的立木。引申为辅助

    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史记》

    英文翻译

    extra horse; imperial son-in-law

    方言集汇

    ◎ 粤语:fu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