颚骨

è gǔ [ e gu]
繁体 顎骨
注音 ㄜˋ ㄍㄨˇ

词语释义

俗称腮帮骨。

词语解释

  1. 俗称腮帮骨。

    巴金 《黑土·卢骚与罗伯斯庇尔》:“一下就把那根绑着他受伤的顎骨的绷带拉掉。他的嘴大大地张开,一些牙齿落了下来。”

引证解释

⒈ 俗称腮帮骨。

巴金《黑土·卢骚与罗伯斯庇尔》:“一下就把那根绑着他受伤的顎骨的绷带拉掉。他的嘴大大地张开,一些牙齿落了下来。”

颚骨的国语词典

构成颜面中央及下方各三分之一部分的骨骼。包括左右各一合成、固定不动的上颚骨,以及其下方能够作开闭运动的下颚骨,所有的上下牙齿即植立于颚骨上面,发挥咀嚼功能。

颚骨的网络释义

颚骨

  • 颚骨指下巴上面的骨头。可分为上颚骨和下颚骨,上颚骨及蝶骨间有一裂缝称眶下裂,下颚骨 及髁状突和颞骨的下颚窝及关节结节形成关节,称为颞颚关节(可动)。
  • 颚骨造句

    请注意下颚骨是如何联锁而形成坚墙的。
    许多化石猿只发现了颚骨与牙齿,牠们的身体姿势、行进模式、脑量、体重,我们一无所知。
    用猛犸骨头、下颚骨和头骨建造房屋,在旧石器时代的猛犸狩猎文化中很普遍。
    然而,结合西方标准的宽下颚骨和大笑脸,便造就了一个中国人看了想吐的怪物。
    因为他们大多上颚骨比较小,下颚平面角大,加上东方人的骨头又比西方人的硬,这些因素无形中加大了矫正牙齿的难度。
    有一类鲸鱼,用从上颚骨垂下来的长条状的骨头代替牙齿,它就是须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
    中颜面骨与下颚骨是构成颜面主要的部份。
    他认为,更接近真相的解释是,那个巨大的下颚骨是男性留下的,其他的化石则全是女性的。
    强壮齿龈和颚骨,减少疾病传染。
    就这样,那个德玛尼斯出土的下颚骨,不但没有得到古人类学界大老的认可,还惹了一身腥。
    正常萌发者较阻生者有较长而前突的上下颚,较小的下颚骨体下颚枝交角与较前倾的下颚中切齿角度。
    在颚骨顶部有陶瓷罐这些陶瓷罐中可能装有为来世准备的物品。
    发出声波的部位是它的前额,而接收声波的器官位于它的下颚骨。
    发生在上颚骨比下颚骨多,而女性的好发比例也比男性高。
    头骨是类鲸,但他的下颚骨缺少很大的空间,这个空间里应该是被脂肪和油填满的而且现代的鲸鱼利用它来听到水下的声音的。
    因此,利用自体骨移植来重建上颚骨的连贯性,是相当重要的。
    此外,矫正牙齿跟头骨也有关系,日本人大多上颚骨比较小,下颚平面较大,加上东方人的骨头又比西方人的硬,这些因素无形中加大了矫正牙齿的难度。
    龟龟的耳鼓膜通常在下颚骨的后边。
    颚骨坏死是一种罕见但却很严重的状况,通常会对颚骨造成严重的损害。
    红带鳟身上的斑点大,体色深,有时还有类似切喉鳟的斜切斑,但没有切喉鳟的颚骨或舌骨上的那么长的长牙。

    汉字详情

    è [e]
    部首: 616
    笔画: 15
    五笔: KKFM
    五行:
    仓颉: RSMBO
    四角: 612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动物的颌的俗称。骨名 。如:上颚;下颚

    (2) 腭。分隔口腔和鼻腔的组织 。如:颚骨(生理学名词。俗称腮帮骨。人有下颚骨及上颚骨)

    英文翻译

    jaw

    方言集汇

    ◎ 粤语:ngok6

    宋本广韵

    gǔ,gū [gu]
    部首: 902
    笔画: 9
    五笔: ME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BB
    四角: 77227

    详细解释

    (1) ——表示声、形、动作。如:骨都都(形容连续不断向外冒);骨骨农农(咕咕哝哝;嘀嘀咕咕);骨辘辘(象声词。滚动声)

    (2) 另见

    名词

    (1) (会意。从冎( guǎ),小篆象去掉肉的骨形,意思是“剐”。从肉,表示骨与肉相连。“骨”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骨”的字多与骨头和人体有关。本义:骨头)

    (2) 同本义

    骨,肉之覈也。——《说文》

    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风生木与骨。——《管子·四时》

    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战国策·燕策》

    以刀刺骨。——《韩非子·安危》

    而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骨头,脊椎动物的骨骼的各个坚硬的部分。解剖学名词。如:骨空(即骨孔);骨腔;尺骨;肋骨;龙骨(鸟类的胸骨);听骨;颌骨

    (4) 比喻在物体内部支撑的架子。如:钢骨水泥;船的龙骨;主心骨;骨扇(折扇)

    (5) 人的躯干 。如:骨相(依人的骨胳与相貌,可推测其穷通祸福之五星);骨骸(形体)

    (6) 尸骨,尸首。指死去的人

    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清· 袁枚《祭妹文》

    (7) 又如:骨殖;骨朽(死亡已久)

    (8) 人的品质、气概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唐· 杜甫《送孔巢父发游江东兼呈李白》

    (9) 又如:傲骨;媚骨;骨清(超凡脱俗,具有神仙资质);骨格(品德;气度)

    (10) 比喻文学作品的刚健风格

    蓬莱文章 建安骨,中间 小谢又清发。—— 唐·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1) 又如:骨格(诗文的体式和风格);风骨(诗文雄健有力的风格)

    (12) 比喻刚毅正直 。如:骨直(躯干挺直。比喻刚正强毅);骨鲠之臣(刚正直谏之臣)

    (13) 比喻瘦劲的书体

    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 唐· 张彦远《法书要录》引 南朝梁· 袁昂《古今书评》

    (14) 又如:骨力

    (15) 另见

    英文翻译

    bone; skeleton; frame, framework

    方言集汇

    ◎ 粤语:gwat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ut7 [客语拼音字汇] gud5 [海陆丰腔] gut7 [客英字典] gwut7 [台湾四县腔] gut7 [东莞腔] gut7 [宝安腔] gut7 [陆丰腔] gut7 [梅县腔] gu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一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忽入聲合口一等kuotkuə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