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词

tí cí [ti ci]
繁体 題詞
注音 ㄊ一ˊ ㄘ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题词,题辞 tící,tící

(1) 为勉励或留作纪念而写下的一段话

write a few words of appreciation,commemoration or encouragement

(2) 所题的词。冠于一部著作之前,以一种较正式或不甚正式的样式或方式,题写给予某人的姓名及祝贺词

inscription;dedication

(3) 序文

foreword

词语解释

  1. 文体名。即题辞。

    清 闰湘 《<湘烟小录>前记》:“ 广平居士 以 梅垞生 新谱《影梅庵传奇》乞 云公子 题词,俾紓折玉之感。公子读之,益增悽恨。时距 紫妹 之仙去者十日矣。”参见“ 题辞 ”。

  2. 题写一段话以表示纪念或勉励。

    《人民日报》1991.5.19:“ 江泽民 总书记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并题词。”

  3. 指所题写的留作纪念或勉励的文字。

    袁鹰 《悲欢·深深的怀念》:“ 中甸 草原的 藏 族农奴,背诵着 贺龙 总指挥给喇嘛寺的亲笔题词。”参见“ 题辞 ”。

引证解释

⒈ 文体名。即题辞。参见“题辞”。

清闰湘《<湘烟小录>前记》:“广平居士以梅垞生新谱《影梅庵传奇》乞云公子题词,俾紓折玉之感。公子读之,益增悽恨。时距紫妹之仙去者十日矣。”

⒉ 题写一段话以表示纪念或勉励。

《人民日报》1991.5.19:“江泽民总书记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并题词。”

⒊ 指所题写的留作纪念或勉励的文字。参见“题辞”。

袁鹰《悲欢·深深的怀念》:“中甸草原的藏族农奴,背诵着贺龙总指挥给喇嘛寺的亲笔题词。”

题词的国语词典

在器物上题写词句。

如:「老师在书的扉页上题词,勉励学生勤奋不懈。」

题词的网络释义

题词

  • 题词,也称题辞,是礼仪类应用文体之一,是为给人、物或事留作纪念而题写的文字。
  • 题词造句

    毕业时,同学们互相题词,留做纪念。
    长辈人给后人题词时经常用"鹏程万里"一类词语。
    只见他握笔在手,文武双全,一篇题词一挥而就。
    信封内有一张由蒋介石以楷书写上“志当存高远”的题词。
    一段时期以来,举凡社庆、台庆、校庆、厂庆、院庆、市庆等等,几乎都要兴师动众,铺排张扬敦请领导题词,邀约名人出席,拉来大腕添彩,拼凑明星助兴。
    红军历史上第一位医学博士涂通今,第一任核司令张蕴钰,进藏部队第一任后勤司令陈明义等也曾热情赠予亲笔字画和题词。
    促进发展”;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郭东坡题词“团结合作。
    主题词胃肿瘤;视黄酸;肿瘤转移;肿瘤细胞,培养的。
    这口古井虽历经千年沧桑依然甘冽如故,雕刻精美的牌坊高高耸立,就连中国封建科举的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状元陈继昌的亲笔题词也清晰可辨。
    业余水平拍出题词的照片作品不怎样却颇珍贵。
    上刻蒋介石亲笔题词“亲爱精诚”。
    奉献者;被题献者接受题词的人,如一部文学作品的。
    不参加剪彩、奠基等公务活动;不再担任名誉职务;不写序言不题词。
    不过就算莫言真的错了,那他也不是古今闹出题词糗事的第一人。
    周公强调的核心观点,就是后世经常重复的“明德慎罚”——这四个字,构成了《康诰》的主题词。
    其中厢房上方都有名人的题词牌匾,牌匾写有龙马精神,轻世傲物,蛟龙戏水,丹凤来仪,洄澜涌月。
    可至今尚未查找到光绪御赐亲书的“广雅书院”匾额,但几经考证后,他终于确定了意喻为“学问渊博、平个端正”的“经明行修”匾额题词。
    全国人大代表、空政文工团演员王莉为中广军事网友题词。
    国学大师季羡林亲笔题词“天道酬勤”、“至德要道”,以表彰他们在高考中取得的好成绩,并寄语希望他们今后努力学习最精要的道理。
    原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为红旗村题词“中国朝鲜族第一村”。

    汉字详情

    [ti]
    部首: 616
    笔画: 15
    五笔: JGH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AOMBO
    四角: 61808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页( xié),是声。页,头。本义:额头)

    (2) 同本义

    题,额也。——《说文》

    雕题交趾。——《礼记·王制》

    赤眉圆题。——《汉书·司马相如传》

    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庄子·马蹄》。释文引司马崔云:“月题,马额上当颅如月形者也。”

    文题白身,名曰孟极。——《山海经·北山经》

    雕题黑齿。——《楚辞·招魂》

    连缓耳,琐雕题。——《后汉书·杜笃传》

    (3) 《雕题交阯》——《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

    (4) 又如:题注(以头额撞击);黑牛白题(黑牛白额)

    (5) 物品的前端或顶端 堂高数仞,榱题数尺。——《孟子》

    (6) 又如:榱题(屋檐的椽头。榱,椽子)

    (7) 题目;标题

    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脱脱等《宋史》

    (8) 又如:试题(考试时让应考者作答的问题);题头(标题,篇目);题意(题目的旨意);题号(标题名称);题位(题目的要求,作文的规则)

    (9) 书签;标签

    委之在深箧,蠹鱼坏其题。——唐· 李白《感兴八首》

    (10) 标志

    欲垦荒田,先立表题。——《晋书》

    (11) 奏章。明、清两代公文用语之一。又指上奏 。

    (12) 如:题参(参奏;奏本弹劾);题本(上奏章);题估(清代公文用语);题奏(题本用奏本);题留(清代公文用语);题补(清代公文用语);题销(上奏报销);题请(上奏呈请)

    动词

    (1) 书写;题署

    题名其上。——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题赞(在书画上题写几句有关的话或留作纪念的话);题款(署名或题字在书画上);题诗(作诗。题在书画,器物或墙壁之上);题叶(在叶上题诗);题署(签署,书写文书封筒;题壁(在壁上题诗写字))

    (3) 谈及

    且把闲话休题。——《水浒传》

    (4) 又如:休题旧事;题说(说起)

    (5) 品评;评论

    一经品题,便作佳士。——李白《与韩荆州书》

    (6) 又如:题拂(评论,标榜);题品(品评。也作题评);题评(品评。同题品)

    (7) 鸣;叫

    遍青山,题经子杜鹃。——明· 汤显祖《牡丹亭》

    英文翻译

    forehead; title, headline; theme

    方言集汇

    ◎ 粤语:tai4
    ◎ 潮州话:doi5

    宋本广韵

    [ci]
    部首: 226
    笔画: 7
    五笔: YNGK
    五行:
    吉凶:
    仓颉: IVSMR
    四角: 377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

    (2) 同本义

    词,意内而言外也。——《说文》

    词色甚强。——《世说新语·轻诋》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杜甫《石壕吏》

    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宗臣《报刘一丈书》

    (3) 又如: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色(声色);词锋(犀利的文笔,好像刀剑的锋芒);词不达意

    (4) 诗文中的词语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5) 又如:词科(文词科场;科举考场);词场(文坛、文苑、文辞荟萃的地方;文词科试的场所);词翰(词章);词章(文辞的通称。后用以专称诗赋文章而言)

    (6) 状纸;诉讼

    次日,一乘轿子抬到县门口,正值知县坐早堂,就喊了冤,知县叫补进词来。——《儒林外史》

    (7) 又如:词状(状词;诉状);词因(原因,情由。多指供词,讼状所陈述的内容);词讼(同辞讼。诉讼)

    (8)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 。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动词

    说,告诉

    其词于宾曰。——《礼记·曾子问》

    英文翻译

    words; phrase, expres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ci4

    宋本广韵

    题词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