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旨
词语释义
题旨
(1) 文章题目的意义、主旨
(2) 文艺作品主题的意义
词语解释
诗文命题的主旨。
《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但凡老师宿儒,经旨必然十分透彻,后生家专工四书,经义必然不精。如今到不要取四经整齐,但是有些笔资的,不妨题旨影响,这定是少年之辈了。”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一:“此处点醒题旨,既突兀,又绵密,妙只五字束住。” 鲁迅 《花边文学·安贫乐道法》:“这比题旨更进了一步,说是连不能‘充腹’也不要紧的。”
引证解释
⒈ 诗文命题的主旨。
引《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但凡老师宿儒,经旨必然十分透彻,后生家专工四书,经义必然不精。如今到不要取四经整齐,但是有些笔资的,不妨题旨影响,这定是少年之辈了。”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此处点醒题旨,既突兀,又绵密,妙只五字束住。”
鲁迅《花边文学·安贫乐道法》:“这比题旨更进了一步,说是连不能‘充腹’也不要紧的。”
题旨的国语词典
创作文章时,指题目的意义。
如:「写作文前,务必先看清题旨。」
题旨的网络释义
题旨
题旨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页(
),是声。页,头。本义:额头)(2) 同本义
题,额也。——《说文》
雕题交趾。——《礼记·王制》
赤眉圆题。——《汉书·司马相如传》
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庄子·马蹄》。释文引司马崔云:“月题,马额上当颅如月形者也。”
文题白身,名曰孟极。——《山海经·北山经》
雕题黑齿。——《楚辞·招魂》
连缓耳,琐雕题。——《后汉书·杜笃传》
(3) 《雕题交阯》——《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
(4) 又如:题注(以头额撞击);黑牛白题(黑牛白额)
(5) 物品的前端或顶端 堂高数仞,榱题数尺。——《孟子》
(6) 又如:榱题(屋檐的椽头。榱,椽子)
(7) 题目;标题
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脱脱等《宋史》
(8) 又如:试题(考试时让应考者作答的问题);题头(标题,篇目);题意(题目的旨意);题号(标题名称);题位(题目的要求,作文的规则)
(9) 书签;标签
委之在深箧,蠹鱼坏其题。——唐· 李白《感兴八首》
(10) 标志
欲垦荒田,先立表题。——《晋书》
(11) 奏章。明、清两代公文用语之一。又指上奏 。
(12) 如:题参(参奏;奏本弹劾);题本(上奏章);题估(清代公文用语);题奏(题本用奏本);题留(清代公文用语);题补(清代公文用语);题销(上奏报销);题请(上奏呈请)
动词
(1) 书写;题署
题名其上。——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题赞(在书画上题写几句有关的话或留作纪念的话);题款(署名或题字在书画上);题诗(作诗。题在书画,器物或墙壁之上);题叶(在叶上题诗);题署(签署,书写文书封筒;题壁(在壁上题诗写字))
(3) 谈及
且把闲话休题。——《水浒传》
(4) 又如:休题旧事;题说(说起)
(5) 品评;评论
一经品题,便作佳士。——李白《与韩荆州书》
(6) 又如:题拂(评论,标榜);题品(品评。也作题评);题评(品评。同题品)
(7) 鸣;叫
遍青山,题经子杜鹃。——明· 汤显祖《牡丹亭》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doi5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象“匕”(
)即匙形,下面是口,以匙入口,表示味道好。”“口”隶变为“日”。《说文》:“从甘,匕声。本义:味美)(2) 同本义
旨,美也。从甘,匕声。——《说文》
既饮旨酒。——《诗·鲁颂·泮水》
告旨。——《仪礼·乡饮礼》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礼记·学记》
(3) 又如:旨甘(美好的食物);旨味(美味);旨肴(美味的菜肴)
(4) 美好
垂功烈而不刊,不亦旨哉!——柳宗元《与李睦州论服气书》
名词
(1) 美味的食品
我有旨畜,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食旨不甘,闻乐不乐。——《论语·阳货》
(2) 又如:甘旨(美味的食物);旨蓄(贮藏的美好食品);旨嘉(美酒佳肴)
(3) 意思;意义
妙达此旨,始可言文。——《宋书·谢灵运传论》
(4) 又如:主旨(主要的意义、用意或目的);大旨(主要的意思);宏旨(大旨;要旨);微旨(不是明说,而是含蓄表达出来的意思)
(5) 意图;宗旨
其旨远,其辞文。——《易·系辞下》
肃宣 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资治通鉴》
(6) 又如:宗旨(主要的目的和意图);旨譬(用意和取譬);旨统(旨趣的系统)
(7) 长官的命令
初举孝廉,再迁圉令,以礼理人,以德化俗。…今承旨而杀之,是逆天心,顺府意也,其罚重矣。——《后汉书》
(8) 皇帝的意见,命令
旨,凡天子谕告臣民曰诏旨,下承上曰奉旨。——《正字通》
(9) 又如:传旨;听旨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zi3 [客语拼音字汇] zi3 [陆丰腔] zhi3 [客英字典] zhi3 [沙头角腔] zi3 [梅县腔] tje3 [东莞腔] zi3 [台湾四县腔] zih3 [海陆丰腔] zh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旨 | 職雉 | 章 | 脂B開 | 上聲 | 紙 | 開口三等 | 脂B | 止 | cjiix/tjyy | tɕ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