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牧

pō mù [ po mu]
繁体 頗牧
注音 ㄆㄛ ㄇㄨˋ

词语释义

1.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与李牧的并称。 2.名将的代称。

词语解释

  1. 战国 时 赵国 名将 廉颇 与 李牧 的并称。

    汉 扬雄 《法言·重黎》:“或问 冯唐 面 文帝 ,得 廉颇 、 李牧 不能用也,谅乎?曰:彼将有激也,亲屈帝尊,信 亚夫 之军,至 颇 牧 ,曷不用哉?”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论苏黄文字》:“与其远想 颇 牧 ,不若暗合 孙 吴 。” 林学衡 《赠人四首·赠苏干宝》诗:“此去先鞭君猛着,中原 颇 牧 好追寻。”

  2. 名将的代称。

    《新唐书·毕諴传》:“帝悦曰:‘吾将择能帅者,孰谓 颇 牧 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 明 张居正 《送敕使阅武》诗:“始知 颇 牧 在禁中,何事劳师勤远略。” 续范亭 《五百字诗》序:“在座诸君,皆为 颇 牧 ,吾人咏歌,愿宗 高 鲁 。”

引证解释

⒈ 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与李牧的并称。

汉扬雄《法言·重黎》:“或问冯唐面文帝,得廉颇、李牧不能用也,谅乎?曰:彼将有激也,亲屈帝尊,信亚夫之军,至颇牧,曷不用哉?”
宋陈善《扪虱新话·论苏黄文字》:“与其远想颇牧,不若暗合孙吴。”
林学衡《赠人四首·赠苏干宝》诗:“此去先鞭君猛着,中原颇牧好追寻。”

⒉ 名将的代称。

《新唐书·毕諴传》:“帝悦曰:‘吾将择能帅者,孰谓颇牧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
明张居正《送敕使阅武》诗:“始知颇牧在禁中,何事劳师勤远略。”
续范亭《五百字诗》序:“在座诸君,皆为颇牧,吾人咏歌,愿宗高鲁。”

颇牧的网络释义

颇牧

  • 颇牧,战国时赵国廉颇与李牧的并称,后为名将的代称。
  • 汉字详情

    [po]
    部首: 616
    笔画: 11
    五笔: HCDM
    五行:
    仓颉: DEMBO
    四角: 4128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页,皮声。页( xié),人头。本义:头偏)

    (2) 同本义

    颇,头偏也。——《说文》

    (3) 偏,倾斜,不平正

    循绳墨而不颇。——《楚辞·离骚》

    天不颇覆,地不偏载。——《史记·匈奴列传》

    无偏无颇,遵王之义。——《书·洪范》

    (4) 又如:颇覆(偏至一侧,只覆盖一部分。喻偏颇不公平;倾覆,倾倒);颇廻(偏差不正);颇侧(偏侧,不正);颇缘(饰有斜纹的边缘)

    (5) 偏邪,不公正

    君刑已颇,何以为盟主?——《左传·昭公二年》

    朝廷不颇。——《荀子·臣道》

    刑之颇纇。——《左传·昭公十六年》

    书辞无颇。——《左传·昭公十二年》

    人用侧颇僻。——《汉书·王嘉传》

    (6) 又如:偏颇(偏于一方,不公正);颇子(歪心邪意;歹心);颇僻(偏颇邪僻);颇偏(不公平。也作“偏颇”);颇邪(偏颇邪恶);颇说(邪说);颇险(邪恶不正);颇辞(不正之辞);颇类(偏颇不平);颇激(偏激)

    副词

    (1) 略微;稍

    颇通诸子百家之书。——《史记·贾生列传》

    周以来乃颇可著。——《史记·三代世表》

    山界颇开。——《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

    (2) 又如:颇识几字,颇可(稍可);颇有用;颇败(稍微击败);颇采(稍稍采用);颇脱(时或,间或);颇讥(略有讥刺)

    (3) 很;甚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4) 又如:颇颇(很是;甚是);颇为出色;颇多;颇少;颇佳;颇甚(极甚);颇为得体(甚为切当)

    (5) 不可。通“叵” 。如:颇奈(颇耐。可憎,可恨。同叵耐);颇我(我是彼非)

    英文翻译

    lean one side; very, ra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po1 po2
    ◎ 潮州话:po2 [饶平、揭阳、潮阳]pua2

    宋本广韵

    [mu]
    部首: 422
    笔画: 8
    五笔: TR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HQOK
    四角: 285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牛,从攴( ),表示手拿棍棒牧牛(羊)。本义:放牧牲畜)

    (2) 同本义

    掌牧六牲。——《周礼·牧人》

    谁扞牧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牛曰牧。”

    周宣王之牧正。——《列子·黄帝》。注:“养禽兽之长也。”

    牧人乃梦。——《诗·小雅·无羊》

    郊外谓之牧。——《尔雅》

    使牧羝。——《汉书·李广苏建传》

    权汉节牧羊。

    郴州荛牧儿。——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行牧且荛。

    (3) 又如:牧所(牧养牲畜的处所);牧苑(牧场。牧地。牧放牲畜的地方);牧子(放牧的人;牧童);牧夫(放牧牲畜的人)

    (4) 统治;主管

    请牧基贤者思。——《荀子·成相》。注:“治也。”

    (5) 又如:牧司(牧夫,牧人。管民政的地方官);牧字(治理抚育)

    名词

    (1) 牧人;牧民

    牧,养牛人也。——《说文》

    尔牧来思。——《诗·小雅·无羊》

    马有圉,牛有牧。——《左传·昭公七年》

    (2) 又如:牧豕奴(放牧牲畜的仆人);牧笛(牧民或牧童所吹的笛子);牧啸(牧人的啸歌);牧奴(对放牧者的蔑称)

    (3) 牧场 。如:牧丁(旧时官府牧场的差役);牧长(牧场的长官);牧监(隋唐掌牧地的官署)

    (4) 掌畜牧的官员或官署

    而建其牧。——《周礼·大宰》。注:“侯伯有功德者,加命作州长,谓之牧。”

    八命作牧。——《周礼·大宗伯》

    吾记天圣中先公为 群牧判官。—— 司马光《训俭示康》

    (5) 又如:牧马所(宋有牧马监,掌牧马之事;小说家所捏造的一种职司);牧正(牧官之长,主管畜牧)

    (6) 古代州的长官

    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礼记·曲礼》

    (7) 又如:牧令(旧时称地方长官);牧守(牧伯。州郡的长官);牧宰(泛指州县长官)

    (8) 姓

    英文翻译

    tend cattle, shepherd

    方言集汇

    ◎ 粤语:muk6
    ◎ 客家话:[梅县腔] muk8 [台湾四县腔] muk8 [东莞腔] muk7 [陆丰腔] muk7 [客语拼音字汇] mug6 [海陆丰腔] muk8 [宝安腔] muk8 [客英字典] mu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mĭukmiuk

    颇牧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