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

lú gǔ [lu gu]
繁体 顱骨
注音 ㄌㄨˊ ㄍㄨ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颅骨 lúgǔ

(1) 在成人由23 块扁骨构成的头骨。分为脑颅和面颅

cranial bones; skull

词语解释

  1. 头骨。

    《新唐书·武元衡传》:“復击其左股,徒御格鬭不胜,皆骇走,遂害 元衡 ,批颅骨持去。”

引证解释

⒈ 头骨。

《新唐书·武元衡传》:“復击其左股,徒御格鬭不胜,皆骇走,遂害元衡,批颅骨持去。”

颅骨的国语词典

构成头颅的骨头。包括额骨、顶骨、颞骨、枕骨等,主要功用为保护脑部。一般称为「头骨」。

颅骨的网络释义

颅骨

  • 颅骨(skull)位于脊柱上方,由23块形状和大小不同的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中耳的3对听小骨未计入)。除下颌骨及舌骨外,其余各骨彼此借缝或软骨牢固连结,起着保护和支持脑、感觉器官以及消化器和呼吸器的起始部分的作用。
  • 人和脊椎动物头部的骨架。
  • 以眶上缘及外耳门上缘连线为分界线,将颅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脑颅位于颅的后上部,包括成对的顶骨和颞骨,不成对的额骨、蝶骨、枕骨和筛骨,共8块,围成颅腔,容纳脑。面颅为颅的前下部分,包含成对的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腭骨及鼻甲骨,不成对的犁骨、下颌骨、舌骨,共15块,构成眶、鼻腔、口腔和面部的骨性支架。
  • 颅骨造句

    根据棘螈头颅骨的骨缝形态进行的研究发现,棘螈可能是直接在或近水边咬住猎物。
    这具神秘女性木乃伊被发现时,颅骨以及头上传统的莫希草编都保存完好。
    我的鼻梁骨断了,颅骨骨折,颈部有两根骨头被高温熔化而接在一起,四根肋骨骨裂,脊椎上也有一处骨折,左肩关节脱臼,这处伤至今未曾痊愈。
    不过,基姆的伤远不如克瑞基特的伤严重,车盖塌陷致使她颅骨骨折。
    那些眼珠或藏进颅骨眼眶,或于地板上溜溜直转,跳来跳去甚是活跃,还不时发出微不可查的嘶嘶怪笑。
    你正在看的是嘎巴拉。它是用高僧的颅骨制成的藏传佛教法器。
    颅骨膜血窦是一种罕见的血管畸形,颅内与颅外血液循环借扩张的颅骨板障静脉形成异常交通。
    背景:钛板作为颅骨修复体因良好特性得到广泛应用。
    救护车撞上简巧函汽车右侧致汽车失控冲撞等红灯的摩托车手,简妇则是蜘蛛网膜下出血、意识丧失、颅骨穹窿骨折,急救后成植物人,被宣告为禁治产人。
    我颅骨缺损,断了一条腿和三根手指,身上几百次溃烂,这样我都没死,我觉得我再去寻死就太傲娇了。我只是想,一个人静静。”首领看着他的眼睛,黎簇眨巴眨巴眼睛,做了一个的眼神。南派三叔。
    进入恶人谷,一股血腥之气扑面而来,只呛得林烈风险些呕吐,道路两侧更是白骨成堆,有许多头颅骨已经干枯,但是每个颅骨上的下颚皆已粉碎,残缺不全。
    盗墓者毁害了木乃伊的颅骨以及胸脯。为了帮忙证验身份,福莱彻为木乃伊拍下了采光片。
    结果颅骨纤维异常增生常侵犯额骨、蝶骨体、颧弓、蝶骨大翼和小翼及筛骨,并导致视神经管和眶上、下裂狭窄。
    从前你对我说,心魔的名字叫求而不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魔。我看着你,那些不该属于此时的我的记忆像锥子刺迸颅骨。你想用虚假将我束缚住,你以为世间无人可看透华胥幻境,阿拂,那只是你的以为罢了。”。唐七公子。
    位于那曲比如县境内,是用人头颅骨堆砌成的围墙,是研究人类丧葬文化的绝好例证。
    小儿颅骨板障处血肿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到目前为止文献上只报告九个案例。
    龙王龙是草食性的,头颅骨上布满小钉角及肿块,口鼻长,生存于晚白垩纪。
    目的通过固定幼兔颅骨缝,模拟颅骨多骨缝早闭,观察固定后颅颌面生长方式的变化及相互影响的关系。
    目的探讨人自体颅骨离体保存回植修复颅骨缺损的新方法。
    在身上涂战漆和纹身在暴蛮也是禁忌,不过颅骨制的耳环和挂饰,金属饰钉和鼻环倒颇受欢迎。

    汉字详情

    [lu]
    部首: 616
    笔画: 11
    五笔: HNDM
    五行:
    仓颉: YSMBO
    四角: 212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页( xié),盧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头盖骨)

    (2) 同本义

    首身分离,暴骨草泽,头颅僵仆,相望于境。——《战国策·秦策四》

    (3) 如:颅脑(头骨和脑子)

    (4) 头,头颅

    俽余志之精锐,拟青颅而点项。——《文选·潘岳·射雉赋》

    (5) 额头

    头陷颅碎。——《后汉书·马融传》

    (6) 又如:颅颡(额头)

    英文翻译

    skull

    方言集汇

    ◎ 粤语:lou4

    宋本广韵

    gǔ,gū [gu]
    部首: 902
    笔画: 9
    五笔: ME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BB
    四角: 77227

    详细解释

    (1) ——表示声、形、动作。如:骨都都(形容连续不断向外冒);骨骨农农(咕咕哝哝;嘀嘀咕咕);骨辘辘(象声词。滚动声)

    (2) 另见

    名词

    (1) (会意。从冎( guǎ),小篆象去掉肉的骨形,意思是“剐”。从肉,表示骨与肉相连。“骨”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骨”的字多与骨头和人体有关。本义:骨头)

    (2) 同本义

    骨,肉之覈也。——《说文》

    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风生木与骨。——《管子·四时》

    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战国策·燕策》

    以刀刺骨。——《韩非子·安危》

    而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骨头,脊椎动物的骨骼的各个坚硬的部分。解剖学名词。如:骨空(即骨孔);骨腔;尺骨;肋骨;龙骨(鸟类的胸骨);听骨;颌骨

    (4) 比喻在物体内部支撑的架子。如:钢骨水泥;船的龙骨;主心骨;骨扇(折扇)

    (5) 人的躯干 。如:骨相(依人的骨胳与相貌,可推测其穷通祸福之五星);骨骸(形体)

    (6) 尸骨,尸首。指死去的人

    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清· 袁枚《祭妹文》

    (7) 又如:骨殖;骨朽(死亡已久)

    (8) 人的品质、气概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唐· 杜甫《送孔巢父发游江东兼呈李白》

    (9) 又如:傲骨;媚骨;骨清(超凡脱俗,具有神仙资质);骨格(品德;气度)

    (10) 比喻文学作品的刚健风格

    蓬莱文章 建安骨,中间 小谢又清发。—— 唐·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1) 又如:骨格(诗文的体式和风格);风骨(诗文雄健有力的风格)

    (12) 比喻刚毅正直 。如:骨直(躯干挺直。比喻刚正强毅);骨鲠之臣(刚正直谏之臣)

    (13) 比喻瘦劲的书体

    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 唐· 张彦远《法书要录》引 南朝梁· 袁昂《古今书评》

    (14) 又如:骨力

    (15) 另见

    英文翻译

    bone; skeleton; frame, framework

    方言集汇

    ◎ 粤语:gwat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ut7 [客语拼音字汇] gud5 [海陆丰腔] gut7 [客英字典] gwut7 [台湾四县腔] gut7 [东莞腔] gut7 [宝安腔] gut7 [陆丰腔] gut7 [梅县腔] gu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一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忽入聲合口一等kuotkuə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