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yù yuē [yu yue]
繁体 預約
注音 ㄩˋ ㄩㄝ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预约 yùyuē

(1) 预先约定时间

make an appointment

(2) 预订

预约稿件
order;subscribe

词语解释

  1. 事先约定。

    唐 李商隐 《忆雪》诗:“预约延 枚 酒,虚乘访 戴 船。” 宋 侯寘 《风入松》词:“锦笺预约 西湖 上,共幽深,竹院松庄。”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再版《北平笺谱》,此地有人要预约两部,但不知尚有馀本否?”

  2. 事先的约定。

    王西彦 《病人》:“三天是一个很短的日期,我不知道他为什么对我作这样的预约。” 茅盾 《创造》三:“永久是预约,永久是明年,直到孩子大了,不再要了,也就没有事了。”

引证解释

⒈ 事先约定。

唐李商隐《忆雪》诗:“预约延枚酒,虚乘访戴船。”
宋侯寘《风入松》词:“锦笺预约西湖上,共幽深,竹院松庄。”
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再版《北平笺谱》,此地有人要预约两部,但不知尚有馀本否?”

⒉ 事先的约定。

王西彦《病人》:“三天是一个很短的日期,我不知道他为什么对我作这样的预约。”
茅盾《创造》三:“永久是预约,永久是明年,直到孩子大了,不再要了,也就没有事了。”

预约的国语词典

事先约定。

预约的网络释义

预约

  • 预约:词语
  • 预约:邵洪演唱歌曲
  • 预约 (词语)

  • 预约,即“约定将来订立一定契约的契约”。通常,人们把将来要订立的契约称为本约,而以订立本约为其标的合同便是预约。按照私法自治原则,当事人享有广泛的合同自由,包括是否订立合同、与谁订立合同、订立什么样内容与形式的合同的自由等。预约,无疑是对与谁和就何种事情订立合同等作出预先安排,这似乎是对当事人合同自由进行了限制,实质上却把合同自由运用到极至。
  • 预约造句

    过了预约时间了,他还迟迟不到,害得大家望眼欲穿。
    笔试加后面的三大关快的话两个月就可以搞定了,要是你的教练帮你预约或者安排你上车什么的,你也很快的。
    拜访他人尽量不做不速之客,要提前打招呼预约;拜访时间不宜选择三餐或对方睡觉的时间。
    那是一种不可违背的预约和力量。
    看你在网上是否快速约考成功,有的人一两次就预约上了,但有的人预约十次八次都不成功,耽误时间了。还有考试顺利通过又快点预约下科目,相反考不合格又要补考,重新再预约,多么耽误时间。
    在人生最美的时间能与你相伴,希望这十年只是一个开始,预约你所有的将来。
    所有预约都必须用信函形式。
    你好,不过网络要求严格,我也不能告诉你啊,你可以百度搜索哈尔滨五博胃肠医院,他们的官网上就有电话,还能网上预约啥的呢。
    电话预约客户是推销员与潜在客户进行紧密联系的纽带。
    本人所发房源绝对真实有效,机不可失,看房提前预约看房!
    要做到这一点,预约电话的工作人员工商管理硕士招生。
    在旅行计划处理完毕后马上将所有预约的确认返回到客户。
    它虽然是预售合同,但不是预约,而是本约。
    可设定所有可供预约使用的资源基本资料,如会议室、设备、人员、与车辆等。
    车主可凭网上打印的预约单办理“变号”手续。
    每团人数为15至30人,每节导赏约一小时,可预约参观个别展览或全馆导游。
    宣武医院预约挂号网忠告,痔疮便血不及时治疗将产生一系列继发性危害。
    结果对面的美发厅总是不断地有许许多多的年轻女士们去预约。
    MarkLogue称:“首先让我感到惊讶的是看到了当时的这封预约卡。”。
    申请人须本人到车管总所提交以上资料,经审核符合规定的预约相关考试。

    汉字详情

    [yu]
    部首: 616
    笔画: 10
    五笔: CBD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NNMBO
    四角: 1128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页( xié), 予声。本义:安乐。经典通用“豫”字)

    (2) 同本义

    仙亭日登眺, 虎丘时游预。—— 唐· 白居易《和微之诗》

    (3) 预先,事先。事先有准备。通“豫”

    预备走舸。(豫备轻快的小船。豫,同“预”,预先。舸,船;走舸,快船,偏正式词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4) 又如:预虑(事先考虑);预筮(预卜吉凶);预借元宵(预先点放灯);预日(提前一天);预图(预先考虑);预置(事前陈设)

    动词

    (1) 参与。通“与”

    凡事相及为预。——《珠丛》

    且灌夫何预也?——《汉书·灌夫传》。 师古曰:“预读曰豫。预,干也。”

    次日设朝,董太后降旨,封 皇子协为 陈留王, 董重为骠骑将军, 张让等共预朝政。——《三国演义》

    (2) 又如:预席(参加宴会);预选(参与考试选拔);预会(参加集会);预宴(赴宴)

    英文翻译

    prepare, arrange; in advanc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6

    宋本广韵

    yuē,yāo [yue,yao]
    部首: 332
    笔画: 6
    五笔: XQYY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VMPI
    四角: 27120

    详细解释

    yāo

    动词

    (1)用秤称物 。如:给我约二斤肉。

    (2)另见 yuē。

    yuē

    名词

    (1) (形声。从糸( ),勺声。糸是细丝,有缠束作用。本义:绳索)

    (2) 同本义

    人寻约。——《左传》注

    (3) 又如:寻约(八尺长的绳子)

    (4) 共同商定的事,共同议定要遵守的条文 。如:约儿(字据;契约);和约;契约;条约如:约法三章。

    (5) 盟约;相期的诺言

    负约不偿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6) 又如:约酬(契约,文券)

    (7) 姓

    动词

    (1) 缠束;环束

    约之阁阁。——《诗·小雅·斯干》

    约,缠束也。——《说文》

    凡任索约。——《考工记·匠人》。注:“缩也。”

    约绥约辔。——《仪礼·既夕礼》

    约车治装。——《战国策·齐策四》

    约车骑百乘。——《史记·魏公子列传》

    银蒜又垂碧户中,樱桃花下约帘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2) 又如:约指(环束于指);约臂(戴在手臂上的环形装饰品)

    (3) 约定,以语言或文字订立共同应遵守的条件

    约为婚姻。——《史记·项羽本纪》

    与诸将约曰。

    不敢稍逾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必如约。——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4) 又如:相约(相互约定);预约(预先约定);约分鸿沟(楚汉相争,双方曾约定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约信(用言辞订立相互信守之约定)

    (5) 邀请

    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6) 又如:约交(缔交);约结(结交;邀结);约从(邀约合纵)

    (7) 束缚,约束

    言语之约束也。——《周礼·司约》注

    约我以礼。——《论语》

    (8) 又如:约己(约束自己);约身(约束自身);约礼(用礼约束自己)

    (9) 阻止;阻拦 。如:约拦(约栏。阻挡;阻拦);约住(止住;停住);约水(拦水)

    (10) 少;省减;简约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待人也轻以约。——唐· 韩愈《原毁》

    以约失之者鲜矣。——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11) 又如:约薄(刻薄);约省(减省;简约);约损(减省;俭约);约节(简约;节俭);约俭(简约省俭)

    (12) 置办;配备 。如:约车(备车)

    (13) 求取 。如:约功(求取功名)

    (14) 估量

    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约烧房铺数百间。——《广东军务记》

    (15) 又如:约末(约莫);约料(估计;料想);约度(估计;衡量);约谅(料想;忖度)

    (16) 涂饰 。如:约黄(涂饰黄色)

    副词

    大概 。如:约有五十人;约迭(粗略估计);约计(约略计算)

    形容词

    (1) 贫困 。如:约居(居于贫困)

    (2) 简要

    读书一事,要由博而返之约,总以心得为主。——《儒林外史》

    博而不杂,约而不漏。——《文史通义》

    (3) 又如:约简(俭约简易);约艳(简洁华丽)

    (4) 卑微;卑下 。如:约辞(卑下的言辞)

    英文翻译

    treaty, agreement, covenant

    方言集汇

    ◎ 粤语:joek3

    宋本广韵